與群眾性的廣播體操相對應的,是私人空間里的“甩手療法”。甩手療法盛行于70年代,先是通過民間口口相傳的方式秘密流傳,據(jù)稱其原理出自佛家健身法?;痉椒ㄊ牵哼x擇一較安靜處站立,避開干擾(如面壁而立),身體站直,腳伸直,腿稍彎,肛門上提,腳趾用力抓住地下,兩腳距離等肩寬,兩臂自然下垂,同時向前后搖甩,向后用力,向前不用力,由隨力自行擺回,兩臂伸直不宜彎,兩眼平視,調勻呼吸,心無雜念。身體微微前傾,著力點在雙腳尖。用力輕微,使雙臂如同鐘擺一樣機械擺而不刻意用力,擺動頻率跟隨脈搏的節(jié)奏,每次大約半小時。動作要領為:上宜虛、下宜實、頭宜懸、口宜隨、胸宜絮、背宜拔、腰宜軸、臂宜搖、肘宜沉、腕宜重、手宜劃、腹宜質、胯宜松、肛宜捷、跟宜穩(wěn)、趾宜抓。甩手次數(shù)無一定之規(guī),視各人情況而定。較好的方法是由兩三百次開始,逐漸做到每回一千多至兩千多次,約半個小時;每日上下午、晚上三次。
這看上去似乎是傳統(tǒng)的中國氣功的簡化版,是一種抽去了氣功之哲學和文化內涵的臨床實用版本。它只能在民間秘密流傳,在私人空間和私人時間里進行。這是在傳統(tǒng)氣功文化和養(yǎng)生術被禁止的年代里,民間養(yǎng)生觀念的自發(fā)性的萌生。這也可以看作是民間個體對高度組織化的集體身體支配的私密的和微弱的抵抗。他們試圖在有限的私人空間里,部分地竊回個體的身體主權,交由自己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