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學員培訓課上,一個講師在黑板上點一個斑點,問學員們看到了什么,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學員回答是一個斑點。講師說:“你們怎么就只盯著這個斑點,看不到這么大的一塊黑板呢?黑板上的斑點小得微不足道。假如只盯著它,你們看到題目就會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就會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影響對事物的正確判定。”的確,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什么是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顧名思義就是站在另外的位置上思考、處理問題。換位思考是人對人或是對事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之聯(lián)系起來,站在另一個角度上體驗和思考問題。
在生活和工作中,親朋之間、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難免會產(chǎn)生隔閡和矛盾。當隔閡與矛盾來臨時,很多人常常只會抱怨,指責他人的錯誤。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多從自身找找原因,怨氣消了,矛盾和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媛因為工作問題和父母發(fā)生了爭執(zhí)。她是一家事業(yè)單位的出納,工作穩(wěn)定且工資福利都還不錯,父母希望她好好干下去,可她卻想辭職出來自己干。雙方各不相讓,一次爭吵后,媛一怒之下離家出走。
當時下著很大的雨,媛也沒有帶任何雨具。當她又冷又餓的時候,接到了家里的電話,母親在電話里語重心長地說:“下這么大的雨,你什么都沒帶,小心感冒??!還是回家來吧。也許你有你的打算,我們決定尊重你的想法。”
正是這句話感動了媛,在回家的路上她想了很多,父母是為自己好,況且自己的想法并不很成熟。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當然不希望自己放棄穩(wěn)定的工作出來瞎折騰。換位思考讓媛和家人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同時也讓她對自己的工作有了重新的認識和定位。
其實,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遇事能多替別人想想,多些寬容和諒解,有助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因此,每個人都要把換位思考當成一種最基本的思想方法。
我們遭遇到苦惱與挫折時,習慣的思維方式使我們無法擺脫困擾,除了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之外,還會導致行為上的偏差。所以,我們要從自身的邏輯出發(fā),學會變通進取,換一種態(tài)度看問題,從失敗和挫折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的變遷。
換位思考,可以讓我們突破固有的思考習慣,學會變通,解決常規(guī)思維下難以解決的事情;可以讓我們了解別人的心理需求,感受他人的情緒,將溝通進行到底,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還可以讓我們欣賞到他人的優(yōu)點,并給予對方真誠的鼓勵,使團隊和諧高效;換位思考時,領導可以得到下屬的擁護,下屬可以得到上級的器重;同時,換位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從平庸中分離出來,讓自己變得出類拔萃,步入杰出人士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