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脫口而出,實際上是“心”在脫口而出

好好說話 作者:學誠法師


脫口而出,實際上是“心”在脫口而出

什么是脫口而出?好像是下意識說出來的話,實際上是“心”在脫口而出。

有些時候不朝壞的那方面去想,不去做什么,這一點我們可能能控制。但是要不說那句傷人的話,就很難做到。特別是人處在貪嗔癡很嚴重的那種狀態(tài)下的時候,很多傷人傷己的話,往往會脫口而出。所以,佛家特別講求語功德。那么,佛法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用呢?

首先,佛法從兩個角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一個是我們活著的時候,讓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更好。還有一個就是它能影響我們下一生。下一生我們是什么狀態(tài),取決于我們這一生想了什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也就是說,我們要想當下生活質(zhì)量更高,不畏懼生老病死,乃至超越生老病死,就應該從好好說話和好好做事開始。

這是由外而內(nèi),由內(nèi)而外雙向進行的。好好說話就是一種內(nèi)外兼修的法門。

所謂言為心聲,因為話就是自己的心,比如人起了惡念,對別人說話就容易惡語相加;如果某人想討好別人,想達到一些目的,就愛說一些討好的話,這是因為內(nèi)心有了諂曲,自然就會從語言流露出來。

我們有時也會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就是說我心里不愿意,但是又有求于別人,就會說一些違心的話,口是心非的話。聽起來是好話,但實際上是不好的。

那么,怎樣避免心口分離?怎么做到言行一致?

好好地修慈心、悲心、喜心、舍心。這些心念修好以后,我們說出來的話,肯定是出于好心,肯定是對方能接受的好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