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爾登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莎士比亞,或塞萬提斯,或魯迅,已經(jīng)是常識了。這常識后面的道理,頗不簡單。在中國,寫魯迅的文章及書,或?qū)W術(shù)的,或通俗的,或歷史的,或文學(xué)的,用一句汗牛充棟來形容,頗不為過;那么,我們普通的讀者,每回在書目上見到、或竟捧起一本以魯迅為主題的書,幾個老問題,?;氐叫念^:為什么這么多人對魯迅懷有持久的興趣,我們還想從他身上獲得什么?為什么是他,不是別人?歸根結(jié)底,我們?yōu)槭裁匆绱松钊胨说男撵`?
一個解釋,是知識傳統(tǒng)的意義,每在其外表之外。比如中國的易學(xué),要是說能從易的經(jīng)傳中鉤索出什么不得了的道理來,我是不信的,但我得承認,在這一過程中,許多零碎的、本來難以立足的觀點或思想方法,寄身易學(xué),托賴以傳。這一點與本書的題旨無關(guān),不多說。
為什么是魯迅?世有所謂名山大川,而又有無數(shù)的山丘,連名字都無福擁有。我們購買可惡的門票,摩肩擦踵地擠上某個名山之頂,而在它周圍,翻翻滾滾的大小諸峰,只成照相的背景。這不是公平與不公平的問題,世界便是如此結(jié)構(gòu),我們便是這樣一些人。雖然山巒的本質(zhì)并無兩樣,雖然每個靈魂的份量都是相同的,然而不得不承認,其中的某一些,確較另一些,更有豐富的呈現(xiàn),更能激發(fā)我們求索的欲望,而在探索的過程中,更提供享受。
人類的探索在兩個方向上運行,一是對物理世界的探索,一是對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人文方向上的工作者,看到科學(xué)家有條不紊的事業(yè),看到他們建立起來的可靠體系,一步步取得的巨大成就,或該有些嫉妒。對人類精神世界的考察,古往今來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知識,可惜這類知識在多數(shù)情況下仍呈碎片的面貌,我們沒有前者所擁有的那種可靠的工具,我們沒有一種滿意的手段,來判定哪些結(jié)論是足夠充分的,可以放心地作為基石來使用,我們沒有信心,來敢于宣布哪一些記錄和觀點是過時的、沒有實際價值的。我們也曾從科學(xué)家那里借來分析的方法,然而只是發(fā)現(xiàn)根本沒辦法決定哪些參數(shù)是重要的,哪些又是無關(guān)緊要的;而不管通過哪種途徑,既已建立的理論體系,無不像外觀過于規(guī)則的包裹,試圖裝入極不規(guī)則的、過多的物品,略一用力,便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