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二

雙魚 作者:金國棟


青春

《雙魚》是一部描寫青春隱痛的小說,它能夠引導你,慢慢深入自我青春的內部?!峨p魚》人物繁多,故事線索各自朝著不同方向發(fā)展,卻最終合為一條主要故事線索。如此種種,便構筑了一個錯亂的青春世界。你如果全身心地投入這本書,默讀每一個字,它就會把你拖向很遠很遠的地方,你的眼界開始模糊,你將看到一個充滿溫情與傷痛的世界。然后你會看到愛,看到愛背后所隱忍的仇恨。你很快會發(fā)現(xiàn),它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故事,而是某個故事的幻影,你的幻覺。所以,字里行間的人物也不再是人物了,它們跳離出來,變成你自己,變成人物的影子。場景也抽象地變?yōu)槟愕氖澜纾粋€真實的世界。你處于這個世界中,看到周邊穿插在故事里的男男女女,或者你就是他們中的某一個。你懷疑自己不是在閱讀,而是在演繹真實的生活。這種懷疑直接搗毀你的本我存在。你能夠在想象的王國里看到自己的哀傷、快樂、無助與希求。

我不是一個愛看青春文學的人。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我曾一度對青春文學棄若敝屣,總覺得它們不夠深刻,內容淺淡。顯然,《雙魚》給了我曾經(jīng)的質疑一個有力的回應。

我始終認為,一部好的小說,它的語言色彩是需要極其豐富的。它要美,要模糊。否則,太激進、太直白的文字,只會讓人看得興味索然,了無生趣。好的小說會引人入勝。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一種感覺,就是那種“看進去”的感覺。你徹底忘記了自我存在,只有潛意識在文字和故事的海洋里暢游。

《雙魚》的文字就是如此。我以一個純粹的讀者角度去看這本書,發(fā)現(xiàn)其中的很多語言異常美,仿佛文字是筆者手心的一粒珍珠,用美麗的包裝紙世襲珍藏。比如開篇序幕,對雨的描寫。那種凄涼的陰雨,洶涌、密密稠稠,昭示著一個偌大的悲劇,亦為通篇奠定了文風基礎。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夏洛母親為了女兒去“碰瓷”的篇章。在這個篇章里,有著豐美的結構主義色彩。當夏洛被一聲剎車響驚醒,她決定走出去看看是不是母親被撞了。她是有心理準備的,所以她表面看起來平靜安穩(wěn)。是生活的貧窮教會她如何調節(jié)自己,貧窮將這個家庭逼入絕境。他們卻還在試圖捕獲一絲一縷卑微的光明。直至夏洛遠遠看見清晨稀薄的微光中母親忙碌的身影,她走上前要一杯豆?jié){喝,然后去上學。初看此處的那一刻,真的,我的心跳得十分兇猛。后來,母親真的決定要犧牲自己了,夏洛在學校與母親心靈的遙遙相望,那種無奈與悲苦,是窮人都體會過的。

我在我的小說里也曾描寫過一個因為貧窮而掙扎的人。他憎恨貧窮,又終日與貧窮相互牽絆。貧窮在表面上是他的敵人,可實質,卻是貧窮為他最終解開了貧窮的桎梏。因為貧窮給予他重壓,所以促使他爆發(fā)了自己的潛能,掙脫貧窮,拋棄貧窮。但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能完全拋棄它,貧窮依舊纏繞他不放。貧窮是烙印。后來,他接受了自己的貧窮。這是一種自我的獲救,是另一種接受的偉大。

就像《雙魚》里的夏洛,她亦有著貧窮情結。當她獲得SISSI借給她的十萬元。她并沒有去國外留學,而是選擇陪伴母親,這是大愛。還有后來SISSI家族破落,她搬去夏洛的家里,卻感到舒適溫暖。這都是藏在生活不幸里的幸福。不幸使人平等。

所以我說這本書讓我拋卻了當初看待青春文學的想法。它在試圖描寫青春的傷痛時,同樣描寫了隱藏在青春內部的強大的光明。要獲得光明,必須穿越無邊的黑暗,就像獲得幸福,必須嘗盡不幸的滋味。

最后,讓我們再回到青春。

青春的表面,是陽光的,健康的,豐美而富饒的。但永遠不要忘記,它的基底,是布滿縱橫交錯的陰霾的。它是撒旦的正面,是上帝的反面。青春期所有的不平衡、顛倒、虛妄、假面、錯落、諷刺、荒誕,其實都是真實的發(fā)生與存在,但它們卻最終迎向青春的光明。

黑暗與光明永不會相交。但黑暗與光明可以同時反作用于彼此。就像快樂與隱痛的蒙蔽,靈魂與肉體的不相協(xié)調。

青春?青春!

它留下的是無邊的快樂回憶。

它留下那些傷痛,是為了我們最后的懷念。

你對過去揮揮手,終于告別青春。

你的告別是為了懷念。

而我覺得,《雙魚》是一個很好的紀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