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亂世里的司馬家(3)

三國大贏家 作者:韓壘


這樣的社會背景,只有兩個選擇:改變自己,要么被社會改變,僅此而已。

復(fù)雜的社會和人生形勢已經(jīng)深深地影響了司馬懿的思維模式,融入了他的骨子里,使他具備蜥蜴的變色本領(lǐng),以一種近乎動物本能的反應(yīng)來調(diào)整自己、適應(yīng)一切環(huán)境。

總之,黃巾起義改變了天下的形勢,朝廷不再獨大,諸侯林立。撇開那個一無是處的皇帝,大家的地位都是一樣高。給皇帝面子的,逢年過節(jié)給皇帝點禮物,權(quán)當(dāng)施舍;不給面子的,三年五載也不去看望一次,皇帝也無招。

此時的朝廷,已經(jīng)成為宦官的朝廷?;实墼谖沂掷?,誰都得聽我的。

宦官禍亂朝綱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為了主角能夠順利登場,我們暫且不多論。

中平末年,君臣昏庸,宦黨擅權(quán),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把持朝政,朝中重臣慎候何進與張讓水火不容。為了除掉宦官,袁紹給何進出了一條計策:召西北的軍官董卓進京,以武力消滅宦官。

這是貨真價實的一條餿主意。能夠想出這么一條餿主意的人,估計腦子先是被驢踢了,后又被門擠了。董卓何人?虎狼之輩。平復(fù)黃巾起義期間,擴充勢力,擁兵自重,駐兵于河?xùn)|,伺機攻取京都。這一下,居然有人主動請自己入京,對董卓而言,簡直是天上掉下林妹妹的好事,可遇不可求。

宦官之禍,古今皆有,關(guān)鍵是看皇帝是否賢明。只要皇帝賢明,整倒一個宦官簡直不費吹灰之力。但是,袁紹請來了董卓,依靠軍隊平復(fù)宦官之禍,這是引虎驅(qū)狼,須知虎患遠遠大于狼禍。

事情的結(jié)果大家都清楚了,董卓來了,何進掛了,袁紹跑了,董卓禍害朝綱,荼毒天下。

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就簡單了。寫到這里,快進一下,不然主角司馬懿會淚流滿面地抗議:該我出場了。

接下來,十八鎮(zhèn)諸侯掃蕩董卓,天下大亂,劉備趁勢而起,孫策、孫權(quán)占據(jù)江東,曹操挾天子立諸侯,殺呂布、滅袁紹,打得不亦樂乎。此時的天下混亂不堪,一鍋亂粥,管你是紅棗、綠豆還是地瓜,只要敢進去就敢煮你!

“火燒赤壁”之后,三分天下格局已定。曹操回到南郡,收攏殘兵敗將,士氣低落。

到了這里,主角司馬懿終于登場了,三國歷史上的所有重量級謀臣已經(jīng)悉數(shù)亮相。不過,要插入一句話,司馬家族的老大司馬朗名聲在外,董卓手握朝綱,肯定要找一些有名望的人輔佐自己,司馬朗成了首選。司馬家族在地方積累了名望、人脈、勢力,可謂盤根錯節(jié),對董卓提升名望很有幫助。

司馬朗何等人物,一眼便看透董卓,豹子臉、四肢短粗,如同鋼鞭,胸?zé)o點墨,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典型的垃圾股,如假包換。董卓這支垃圾股把持朝綱,完全依靠拳頭。拳頭鎮(zhèn)得住一時,鎮(zhèn)不住永遠。且董卓這人崇尚武力,認(rèn)為武力解決一切。眼光卓越的司馬朗預(yù)測到董卓在位必不能長久,天下必定大亂。且我堂堂司馬百年望族豈會甘愿俯身于你一個大老粗?

當(dāng)然,董卓不是省油的燈,如此優(yōu)秀的且富有影響力的人物,不能為他所用,就要殺掉,以防為對方所累。但是,董卓顧忌司馬家族的影響力,一旦連筋帶肉地拔掉,結(jié)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用之與殺之兩個極端之間,董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被司馬朗主動提出來。這是一個很坑爹的主意——將司馬家族累世經(jīng)營的財產(chǎn)全部送與董卓,換取自由身。

司馬家代代為官,經(jīng)營的家財可比國庫,拱手讓人,換取自由身,這真的很坑爹。不僅坑爹,還坑了祖上,把幾個兄弟也給坑了,其中就有司馬懿。

不過,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留下來的這把“柴”,就是未來五百年歷史的真正主角,這樣算下來,司馬朗的做法并不坑爹,反而是買了一支績優(yōu)股。

司馬朗很聰明,物質(zhì)上我選擇支持你,精神上我選擇無視你。金銀誠可貴,自由價最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