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8)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 作者:季羨林


這一小撮人不是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嗎?這一些人也許根本不知道湯因比是何許人。但那沒有關系。他們最怕外國人,反正湯因比是外國人,這一點是錯不了的。對這些人來說,這一點也就夠了。我絕非聽了外國人說中國月亮圓而飄飄然忘乎所以,把久已垂下的尾巴又翹了起來。中國的月亮也有陰晴圓缺,并不總是亮而圓的。但這是另一個問題。我們目前當務之急是全面地、實事求是地從最大的宏觀上來考慮中國文化在世界上已經(jīng)起過的作用和將來能夠起的作用。在這樣的時刻,兼聽則明,湯因比和池田大作的意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對于人類文明前途的問題,我也曾胡思亂想過一些。我現(xiàn)在想從哲學上或者思想方法上來談一談我的想法。西方哲學或者思想方法是分析的,而東方的則是綜合的。這兩種方法異曲同工,各臻其妙。這已幾乎是老生常談,沒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對于分析的前途則恐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首先一個問題是:能不能永恒地分析下去?莊子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從理論上和邏輯上來講,這是毫無問題的。但是,對具體的東西的分析,比如說對原子的分析,能不能越分越細,以至萬世不竭呢?西方的自然科學走的就是分析的道路。一直到今天,這一條路是走得通的?,F(xiàn)在世界上的物質(zhì)文明就來源于此。這是事實,不容否認。但是,這一條路是否能永遠走下去呢?在這里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可以永遠走下去,越分析越小,永不能窮盡。一種認為不行,分析是有盡頭的。我贊同后一種意見。至于我為什么贊同后者,我認為,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我自己解釋不了,我也不相信別人的解釋。只有等將來的實踐來解答了。

我覺得,目前西方的分析已經(jīng)走得夠遠了。雖然還不能說已經(jīng)到了盡頭,但是已經(jīng)露出了強弩之末的端倪。照目前這樣子不斷地再分析下去,總有一天會走到分析的盡頭。那么,怎么辦呢?我在上面已經(jīng)說過,東西兩大文化體系的關系從幾千年的歷史上來看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F(xiàn)在球已經(jīng)快踢到東方文化的場地上來了。東方的綜合可以濟西方分析之窮,這就是我的信念。至于濟之之方究竟如何,有待于事物(其中包含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來提供了。

我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結果就是這樣。希望有識之士共同來討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