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今日:命運叵測的分化
20世紀50年代:幫會系統(tǒng)的覆滅
1949年新中國成立,囂張于亂世的江湖幫會大廈訇然坍塌。這一事件既令人稱奇,也見出中國共產(chǎn)黨集體主義組織制度的威力。自明清以來,歷朝就未曾有效地抑制過黑社會團體,更何況在短短數(shù)年徹底搗毀江湖幫會。
新中國成立后,江湖幫會被定性為“反革命”勢力,短短三年內被迅速鎮(zhèn)壓、鏟除,絕大部分幫會頭目被抓捕正法,組織被徹底搗毀。當時采取的策略就是“分化打擊”:結合肅特、剿匪、平叛、反霸、禁煙、禁娼、土改、民改、鎮(zhèn)反、肅反等群眾運動,鏟除了江湖幫會生存的社會基礎。對幫會頭目一律抓捕鎮(zhèn)壓,對游民出身的底層會眾充分解決就業(yè)出路,分配田地,安排工作。江湖幫會不是神仙,歷朝歷代剿而不滅,是因為抓不住要害——就業(yè)、溫飽、“黃賭毒”、匪盜營生。會道門組織原本就十分脆弱松散,命脈一旦被擊中,其覆滅就如摧枯拉朽。四百多年來,封建官府做不到的事,共產(chǎn)黨三年就做到了,說明共產(chǎn)黨的戰(zhàn)斗力,以及蘊含的組織制度力量。中國內地的會道門勢力基本瓦解,在組織上依賴師徒、弟兄或輩分的體系被割斷,幫會組織被迫避走海外,演變成香港三合會、“水房”、“新義安”、“十四K”、“和勝和”,澳門“大圈幫”,臺灣竹聯(lián)幫和北美洪門等等。
1950年是中國江湖史的里程碑,準確地說是秘密社會的一座墓碑。在新中國成立三年中,大陸秘密社會被徹底搗毀,大陸五百年秘密社會走向尾聲。之所以說尾聲而不是毀滅,是因為它后面還有海外的支脈,還有當代“黑社會性質團伙”再度復興。海外幫會是秘密社會正宗嫡傳,但主要勢力局限于海外,盡管近年屢向深圳、珠海邊境地區(qū)蔓延,但收效不大。當代“黑社會團伙”則是秘密社會死灰復燃,但又與傳統(tǒng)幫會沒有直接傳承關系,盡管有時名稱巧合一致,但沒有任何聯(lián)系,是新游民格局的產(chǎn)物。
林林總總的幫會,一夜之間死于非命,既因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強大,也由于江湖樹大招風。江湖幫會在民國初年一朝得勢,一高興就放棄了“秘密”掩護外衣,將秘密社會變?yōu)楣_團體,訴求政經(jīng)分權分肥。不公開,不方便分肥,享受不到政治權利和經(jīng)濟利益;一公開,優(yōu)點就變成缺點,出頭椽子先爛。這也是一種典型的“囚徒困境”。秘密會黨歷朝歷代剿之不滅,并非有強大戰(zhàn)斗力,而是行蹤詭秘、飄忽不定,名單譜系保密,信息聯(lián)絡暗語化,圍剿不易。到民國時期,秘密社會一旦公開,好處自然是黨徒身份貴族化,習氣、做派也成了個人炫耀資本,引得街頭市民追逐模仿,這同時亦意味著秘密社會丟掉護法金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只等有朝一日更強大的組織來剿滅。這一日,沒有出現(xiàn)在國民黨執(zhí)政時代,而出現(xiàn)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露頭的洪門、青幫、紅幫、一貫道、同善社等等,在“一打三反”“鎮(zhèn)壓反革命”等一連串運動中遭遇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