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得出的結論是不了解歐洲足球,對世界足球的潮流知之甚少。今天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阿根廷人可以隨時跟蹤世界足球的趨勢和動向,還能看到每個對手的比賽錄像。然而,阿根廷人并不愿意放棄自己的踢球方式,尤其是在防守上無法形成自己的體系。而南美的進攻足球在歐洲的防守體系面前常常又顯得無能為力,找不到攻破密集防守的方式。貝爾薩的風格在南美洲可以所向無敵,這一點在他后來擔任智利隊主教練的過程中也得到驗證,但拿到世界賽場上其效力便要大打折扣了。技術足球只有玩到極致才可能出成績,而要做到這一點卻是一項極其艱巨的工程。就阿根廷隊本身的歷史而言,1986年阿根廷隊世界杯奪冠就是因為采用了歐式足球的戰(zhàn)術,以及出了馬拉多納這樣一位超級球星。那次奪冠對于今天的阿根廷隊來說,仍有借鑒意義。
2006年世界杯,里克爾梅力不從心
2006年德國世界杯賽上阿根廷隊增添了新人梅西,他當時年齡尚小,開賽時還不滿19歲。梅西在巴塞羅那隊成名,而在阿根廷國家隊的適應過程卻很長,此時主教練佩克爾曼還沒有把他當作主力隊員使用。佩克爾曼說:“我們要保護他,讓他健康成長。”
這屆世界杯預選賽期間阿根廷隊中途更換教練,2004年9月份佩克爾曼接替貝爾薩執(zhí)掌教鞭。佩克爾曼的執(zhí)教風格相對溫和,沒有貝爾薩那么極端,他打的也是阿根廷傳統(tǒng)足球。佩克爾曼上任后,里克爾梅被起用,全隊運轉速度比貝爾薩階段慢了一些,更強調球員之間的配合。不過,里克爾梅等主力球員不在巔峰期,因而球隊整體上顯得不溫不火,出彩的時候不多。
預選賽上阿根廷隊的狀態(tài)強于南美洲其他球隊,提前三輪出線,出線那一輪比賽阿根廷隊主場以3比1擊敗巴西隊。直到最后一輪阿根廷隊的積分才被巴西隊追平,最終排名巴西隊列南美區(qū)第一位,在凈勝球上超過阿根廷隊。
本屆大賽上阿根廷隊集中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隊員,隊長由索林擔任,隊員中有克雷斯波、特維斯、薩維奧拉、里克爾梅、艾馬爾、馬克西、坎比亞索、阿亞拉、馬斯切拉諾、布爾迪索、海因策、阿邦丹謝里等。
第一階段阿根廷隊又抽在死亡之組,同組中有荷蘭隊、科特迪瓦隊和塞黑隊。6月10日阿根廷隊首戰(zhàn)的對手是科特迪瓦隊,上半場克雷斯波和薩維奧拉各有一粒進球,阿根廷隊以2比0領先。中場休息之后,科特迪瓦隊給阿根廷隊造成很大的麻煩,其中德羅巴在第82分鐘扳回一球。但最終阿根廷隊還是以2比1獲得勝利。
6月16日第二場阿根廷隊與塞黑隊交手。塞黑隊在預選賽中以不敗的戰(zhàn)績出線,大門只被攻破過一次,被預測為本屆大賽上的黑馬。但是,在阿根廷隊的進攻面前塞黑隊卻很快垮了下來,以0比6被藍白之師血洗。阿根廷隊的6粒進球中,馬克西打進兩個,坎比亞索、克雷斯波、特維斯和梅西各攻入一個。梅西是在第75分鐘接替馬克西上場的,這是他第一次踏進世界杯比賽場地,不久之后便打進了他在世界杯賽上的首粒進球。
兩戰(zhàn)兩勝的阿根廷隊已提前獲得出線權,6月21日與同樣獲得晉級資格的荷蘭隊對壘。雙方都不愿意冒險,最終以0比0結束戰(zhàn)斗。需要說明的是,體能狀況并不好的里克爾梅在這場比賽中不愿意休整,堅持要上場比賽,這對他在后面比賽中的發(fā)揮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1/8決賽中阿根廷隊與墨西哥隊碰面,這場比賽在6月24日打響,成為本屆大賽上的經典戰(zhàn)役之一。墨西哥隊開局后不久便控制住場上局面,第5分鐘率先進球。阿根廷隊組織反擊,5分鐘之后克雷斯波將比分扳平。但是在其后的80分鐘里,阿根廷隊始終無法占據優(yōu)勢,你來我往的爭奪之后只能接受1比1的平局。加時賽第8分鐘,馬克西在右路接索林的空中傳球,用胸部停了一下之后左腳打凌空,皮球飛過一段長長的弧線,在遠端立柱內側飛入網內。這一精彩進球幫助阿根廷隊以2比1擊敗墨西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