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十四歲開始去單獨旅行的。有些男孩開始得更早,還在小學時代先騎自行車去鄰近縣份的青年之家投宿一夜??傊?,大家都越走越遠。
有一次在香港,我跟幾個日本朋友聊聊天。大家年齡差不多,均是一九六○年代初出生,在海外待過許多年的資深浪子。談起平生第一次的單獨旅行,幾乎每人都說是中學時代,拿到日本青年之家(Youth Hostel)協(xié)會的會員證,買了國鐵(當年的日本國有鐵道)周游券,去了為期幾天的小旅行。
那是一九七○年代中期,日本全國正興起一場個人旅行熱潮的年代。每個火車站里都貼著國鐵跟廣告公司電通合作進行的推銷活動“Discover Japan”的彩色大海報。上面介紹的是萩市、津和野、倉敷、金澤等所謂“小京都”,還有古老街道的驛站村鎮(zhèn)如妻籠宿、馬籠宿等??偟膩碚f,是有歷史、有文化、有美食,卻從沒成為商業(yè)性觀光區(qū)的小地方。
推銷活動針對的是年紀二十出頭的女大學生和女職員。一九七○年,以年輕女性為讀者對象的時尚雜志《anan》創(chuàng)刊,翌年《non.no》也跟上了。兩份雜志,除了時裝以外,還都推出了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和旅行。彩頁上每期刊登,兩個女性一起坐火車到稍微偏僻但充滿魅力的小地方,下榻于民宿,走路去附近賣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小商店,在家族經營的飯館嘗嘗當地風味的報導。她們提著用藤編的旅行箱,戴著系了絲帶的大草帽,穿著睡衣般寬松的棉布長袍和平底鞋。轉眼之間,日本各地的“小京都”和老驛站村鎮(zhèn)都擁來了大量的年輕女孩,都打扮得一模一樣,而且全帶著《anan》和《non.no》。媒體把她們稱為“an non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