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金鎮(zhèn)洪在《呼喚黎明》一書中,介紹自己年輕時在某著名大學當教師,給大一學生講《哲學概論》。一位學生問他可否提問,他允許了,學生站起來問:“老師,真理是什么?”他猶豫了一會兒,用康德的理論回答:“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這樣寫道:‘任何事件或事物,個體的思維與客觀事件或事物相一致時叫做真理?!热缥沂褂玫匿摴P,只要我意識中的鋼筆和實際我手中拿著的鋼筆相一致,這就是真理。這樣的真理概念是認識論上的真理。”
但學生不滿意這個答案,反問道:“教授,這種真理不是我所提問的那種真理。這種真理和我有什么關系呢?”“請您講一講我為之生、為之而死的真理吧?!苯疰?zhèn)洪一下子就懵了,說自己也不知道,學生說:“上一堂課老師講過哲學就是尋找真理的科學。可您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理,那還有什么必要繼續(xù)講下去?老師給我們講一些連自己也不明白的東西,這不是彼此浪費時間嗎?老師不如到此休課吧!”
金鎮(zhèn)洪很受刺激,覺得自己確實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何等荒唐!于是放棄了赴美國留學的機會,辭去大學教師之職,到火車站后面賣起了冰淇淋。
當代人接受的所有教育,都是知識性的教育,不過是為了在未來找一個飯碗的教育。知識并不能解決自身的困惑?!爸v一講我為之生、為之而死的真理”,多么重要問題啊。然而,當代照本宣科的為人師者,有幾人能說得清這樣的真理呢?
太極拳所闡述的實相和真理,和每一個人都有關系。從理上來看,太極拳的修煉,必須通過思維層面的提升來建立一種認識世界和改變身心狀況的思維模式,比如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比如公轉自轉、正反扭環(huán)、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上善若水、天門開闔、有無相生,比如觀自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明心見性……其實,這些就是讓我們來認識宇宙人生真理,進而抵達知生知死、了一無礙、隱顯自如的幸福生活。
太極思想、太極圖、太極拳,三者含三為一,她和儒家、道家、佛家智慧一樣,都是宇宙這個時空結構中最和諧運化規(guī)律的體現,學練者、修學者,如果能體悟到自身身上,則生命智慧就一定能進入別有洞天的時空整體的境界中。
所以,我認為,修學國學和進行太極拳修煉,本身就是一回事。如何抵達?“入門引路需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p>
入門之后,實際上,還需要三大老師的引介,才能豁然貫通,成就出不一樣的國學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學科,而是打成一片的覺悟)和太極拳的功夫來(不是體育,不是招數技法,而是以武證道的境界)。
在這三大老師——以具體傳授技藝的人為師,以儒釋道的圣賢為師,以大自然的自然規(guī)律和法則為師——的引導下,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生命領域的自由自覺自主自控。把握太極拳、太極功夫、太極智慧之流行、化生、對待等規(guī)律,在人生之有為境界、有無境界、無為境界自由行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健康、幸福、智慧、成功、長壽這人生的五大愿景的實現,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總而言之,太極拳和國學,最核心的價值取向,就是讓人脫離物欲和情欲,實現人生真正的成功和終極的省悟——人們就此擺脫恐懼、焦慮、憂郁等不良情緒,實現安寧、平和的心態(tài),以及皮肉筋脈骨及五臟六腑的生理的全面健康,常樂我凈——這其實就是中國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之學問的具體落實。落實的途徑,國學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列子》《金剛經》《六祖壇經》《圓覺經》《黃帝內經》《孫子兵法》《管子》《周易》等等經典為參照系、為拐杖、為渡河之舟,太極拳則以太極拳架(套路招法)、內功心法(心性修為)、太極思維之道(國學的學識和參照系,即思維方式)融為一體的太極拳為根源、為基石、為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