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齊名,但以杜甫為高
李白信道,是喜歡講神仙、武俠的江湖術士,唐代可用詩應考科舉,但李白并未并未考過,他對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那一套已徹底解放了。
杜甫崇儒,是嚴正的讀書人,他在三十五歲至四十四歲這個時期,吃過殘羹冷炙,生活極為困苦,但心胸卻擴闊了。杜甫的全部人格精神與時代打成一片,與歷史發(fā)生了大關系。
凡每一個時代,其同時代最偉大的人,必有齊名者,如詩人稱“李杜”,文稱“韓柳”,書法家則有“顏柳”,畫家則并稱“吳李”(吳道子與李龍眠)。當時代的氣運轉動時,必同時可出很多人才也。
現(xiàn)在講到盛唐,主要指玄宗開元天寶時期,此時期最著名詩人厥為李白、杜甫,并稱“李杜”,尚有王維。王維、李白同于西元701年生,杜甫則712年生,李白與杜甫齊名。
李白是最難評論的一位詩人。他在當時社會上的地位、名聲遠在杜甫之上,是一位社會文學家。但我們至今仍未能肯定他的真姓與籍貫。他住過蜀,說他是蜀人,或說他是魯人,甚至今日還有人說他是外國人。李白的家世也不清楚。還有,唐代可用詩應考科舉,但李白并未考過。李白是流浪的,到東到西,是一位流浪的人士。朋友中有很多道士,他與王維同和尚來往不同。當他出長安時,有人形容他“仙樂滿囊,道書盈篋”,可見并非是中國正式的士大夫。
王維是居士,杜甫是嚴正的讀書人,李白則是喜歡講神仙、武俠的江湖術士,照理是屬于下層社會的。一種是王維講佛教,一種是杜甫講堯、舜、孔、孟,李白卻又是另一種。他的《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青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間,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可見他對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一套已徹底解放了。
李白有一位姓汪的朋友,有一次他為李白送行,李白亦作詩,道: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也因有這首詩而名流千古。
我們想象中,以為李白狂歌醉酒,以為他十足是一位“楚狂人”了,但也未必,他講起文學來卻是嚴肅、固執(zhí)而守規(guī)矩的。
他的《古風》第一首,后人推崇他寫得極好。其詩云:
大雅久不作,吾衷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zhàn)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此詩主張文學復古,是文學革命,重視大雅正聲??梢娎畎滓沧杂衅湟惶?。他對中國文學史是有見解與批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