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寂寞余花 (8)

北京法源寺 作者:李敖


“他死那年我二十四歲,經(jīng)史子集倒念了不少。我走的路,也是中國一般知識分子走的老路,就是念古書、應(yīng)科舉??墒蔷沤壬纳斫蹋瑓s給我極大的影響,尤其他死前用火一本一本燒掉他一生的心血,左一本國朝學(xué)案、右一本國朝名臣言行錄;左一本蒙古記、右一本詩文集……燒得滿地都是灰,看得我眼淚都流下來了,勸也勸不住。九江先生立身極為嚴肅,他臨死以前燒他一生著作,態(tài)度平靜而堅決,他古書念得那么好,科舉也考到進士,可是臨死前,卻用行動表示了這些都不是中國知識分子真正的路,人該盡棄俗學(xué),以行動救世。他這些意思,并沒空口要我們學(xué)生如何如何,相反地,他說得很少,只在最后臨死前來了這段不言之教,等于現(xiàn)身說法。他雖在死前三十多年就離開科舉與官場,可是下半生三十年的講學(xué)著書生涯,他竟也在死前加以否定,認為不切實際。他這一燒一死,使我根本上受了大刺激。九江先生死后,我到北京來,開開眼界,也深刻想了想中國的前途。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逛國子監(jiān),這是中國養(yǎng)成知識分子的最高學(xué)府。我走進大門、走進琉璃坊,看看鐘亭鼓亭,又看到蔣衡寫的那些石碑,想到他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寫這八十多萬字的十三經(jīng)石碑,第一流聰明才智消耗在這里,現(xiàn)在對中國有什么用處?中國要救的時候到了,可是這些十三經(jīng)石碑,救不了中國??!我買了很多書,經(jīng)過上海,大量買了江南制造局和外國傳教士印的有關(guān)現(xiàn)代學(xué)問的著作,在家鄉(xiāng)南海的西樵山,閉戶研究了五年。我不會外國文,只能看這些譯本,從譯本里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五年下來,自信有點心得,認為救中國,必須走外國路子,變法圖強不可,所以,五年以后,這次到京師來,看看有沒有機會。這幾天正趕上過年,我對碑刻有興趣,特地到這里來看看舊碑,幸會了法師。法師學(xué)問道德雖然只領(lǐng)教了片羽吉光,可是就已令人景仰不已了。”

“哪里哪里,我們出家人,不足以語此??迪壬蔷沤壬髮W(xué)問家高足,又學(xué)貫中西,我們做和尚的,只隨便看幾本書,哪能受得住你們行家過獎。并且康先生以天下為己任,康濟小民,可以有為,更不是我們出家人所能望康先生項背的?!?/p>

這時候,遠遠的小和尚普凈又走過來。和尚問他:

“有什么事,普凈?”

“總算把萬壽寺的和尚請走了?!?/p>

“你很能干,普凈。”

普凈不好意思,笑了一下,看了康有為一眼,點點頭,又轉(zhuǎn)向師父:

“等下要開飯了?!?/p>

“我知道,你在小飯廳擺一張桌子,今天中午我想請這位康先生賞光,吃個便齋?!?/p>

康有為趕忙邁前一步:“法師不要客氣?!?/p>

“客氣的是康先生,快到吃飯的時候了,何必拘泥一頓飯啊,康先生不是俗人,怎么拘起俗禮來了?并不為康先生特別做,我們吃什么,康先生就吃什么?!?/p>

“也好、也好?!笨涤袨榱⒖桃簿屯饬?。

“那我就去準備?!逼諆艮D(zhuǎn)身要走,和尚叫住他,“來,普凈,我特別為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康先生,是師父所佩服的大學(xué)問家,跟師父也是同鄉(xiāng)。不過康先生才是真正的廣東人。師父這種廣東人,已經(jīng)落伍了?!?/p>

小和尚向康有為合十為禮,康有為也一樣答禮,康有為說:

“一來就打擾小師父了?!?/p>

“哪里會,”小和尚說,“康先生能被我們師父佩服,我們就佩服。我們師父難得邀人吃飯,除非他欣賞這個人?!?/p>

“好了,普凈?!焙蜕行χ?,“你禪機泄露得太多了,快去準備吧!”

“好,去準備,今天康先生運氣好,今天不吃饅頭?!?/p>

“哈哈?!笨涤袨樾χ胺◣熯@位小師弟反應(yīng)真快,他知道廣東人怕饅頭?!?/p>

“還有,普凈,你多炒兩個蛋,跟我們一起吃?!?/p>

“好?!毙『蜕修D(zhuǎn)身走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