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政府機關有一個經(jīng)常性的活動,就是政治學習。大體而言,2008 年以前,每年都要有不同專題的政治學習。而在2008 年以后,機關的專題學習和學位學習風氣日盛,人事部門與名牌大學聯(lián)合,舉辦各類課程學習活動,機關的學習風氣開始改變。政策設計與政治學習的關系是什么?對此我最直接的體會是,這其實是一種轉(zhuǎn)變機關官員理念的好方法。中國人價值觀的形成,往往是通過背誦經(jīng)典不斷加理解來完成的。從“四書五經(jīng)”,到1958 年推進“大躍進”,出版了《馬恩列斯論共產(chǎn)主義社會》;再到“文化大革命”,出版了《毛主席語錄》,并且劃定要背誦“老三篇”。這樣的學習方式,并不會隨著改革開放而自行消失。況且,1978 年以來,許多新的思想往往通過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文件來體現(xiàn)。在政府機關工作,就一定要對基本文件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政府機關的具體政策,如果不去系統(tǒng)學習有關的文件,那是很難有準確的定位的。需要說明的是,1978 年以來,許多中央文件的產(chǎn)生,往往要不斷地反復征求各個方面也包括地方的意見。比如,黨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常是反復多次征求意見,甚至還要征求黨外人士的意見。這樣的大文件,其實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共識。西方社會實行多黨制,通過公開的意見表達來凝聚社會共識,政治人物在選舉過程中要不斷地辯論,不斷地根據(jù)選民的意見來調(diào)整政策,最終采取一種大多數(shù)人所能接受的政策。我國的政治體制要求黨的文件制定過程要充分地向社會開放,改革開放以來,重要文件的起草,往往要經(jīng)過多方討論修改,文件的語言和內(nèi)容包含很多有價值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