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屏幕和數(shù)碼的誘惑導致注意力分散

我愿意改變 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馬蒂厄·里卡爾 皮埃爾·哈比 (美國)喬


食物過剩之外還有干擾和誘惑過剩:手機鈴聲、短信、電郵、網(wǎng)站,所有這些數(shù)碼產(chǎn)品衍生物帶來的誘惑都是問題。關于幸福的研究表明,和在樹林或公園里散步半小時相比,在城區(qū)走路半小時對健康的益處小得多,這可能跟空氣污染有些關系,但另一種假說指出,根本原因是注意力不能持續(xù)集中,我們的意識狀態(tài)不斷被噪音、紅綠燈、廣告牌所打斷,城市里的各種刺激不斷捕捉我們的神經(jīng)。

我記得某個病患給我講的一個故事。一天晚上,她在看電視娛樂節(jié)目,偶然望見院子對面的那間公寓里有亮光一閃一閃,像是夜總會里的強力頻閃燈,其實是鄰居家電視機上一陣陣炫目顏色在變幻。她心想:“這人腦子有問題!他要是有癲癇,馬上得犯病……這種亂閃一氣的電視節(jié)目簡直瘋了!”接著她繼續(xù)看電視。突然,她想起了什么,瞧瞧鄰居家的電視,再瞧瞧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兩人看的是同一個節(jié)目!她如此聚精會神地看節(jié)目,竟然沒意識到電視上頻頻切換的鏡頭閃得令人眼花。

大量研究證明,人的幸福并不僅僅與其從事的活動有關,還與是否投入其中有關。

如果拿1960年的電視和今天的電視相比,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主要變化并不是色彩,而是節(jié)奏的加快。過去一個鏡頭長度為幾分鐘,現(xiàn)在的鏡頭幾乎很少超過三秒鐘。這些碎片化的圖像有助于觀眾傾聽發(fā)言者的論點嗎?顯然不。它們不過是把辯論變成了一場秀。

而且,這種碎片化圖像在不知不覺中沖擊了人的大腦,阻礙人們動腦、傾聽、思考和深入判斷,使人僅僅對表象下結論。

一部分人(若不是所有人)因為重重誘惑而變得注意力不穩(wěn)定。修習冥想的人都知道,剛開始冥想時,感覺不到寧靜、虛空,而是內(nèi)心混亂紛擾,思緒不定無法集中。誠然,腦子里總在想這想那是一種自然傾向,而我們目前的周遭環(huán)境不僅沒有助益,而且使這一傾向越來越嚴重,導致我們不再有持續(xù)性的思考,僅僅是對外來的刺激做出反應而已。一切都成了被插播廣告切斷的表演。

大量研究表明,人的思維飄逸四散是種不可抗的自然傾向,但各種外來污染將這種傾向進一步加強。最近,有人做了一項研究,請數(shù)千人每天多次記錄自己在做什么,感覺如何(感覺較好還是較差)以及他們的注意力是集中在眼下正在做的事情還是正在走神。被調(diào)查者為完成這項研究,在手機里下載了一個軟件,在特定時間鬧鈴提醒回答問題。也就是說,要求這些人意識到自己是否全心投入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當中。研究證明,人的幸福并不僅僅與其從事的活動有關,還與是否投入其中有關,無論活動本身是什么。

相反,心神越是渙散,自我感覺就越差。比如,跟朋友們聚在一起卻心不在焉,這種狀態(tài)還不如全力以赴的工作狀態(tài)讓人感覺愉悅!當下的真實提醒我們,注意力穩(wěn)定集中對幸福感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投入自己所從事的活動的方式和存在于世間的方式對于擁有幸福感多么重要,能產(chǎn)生多么重大和不可估量的影響?。?/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