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迪牧活佛一見駐藏大臣文碩,就把沱美帶給他的憤恨暫時放到了一邊。這是在丹吉林大自在佛殿二層的佛舍,攝政王修行歇息的私密之地。說明這個場合并不正式,兩個人少了禮儀,也少了距離,差不多可以用親密友好來形容了。
讓座倒茶,寒暄了幾句后,攝政王迪牧問道:“大人光臨丹吉林自然不是來求佛問經(jīng)的。你看我這里的佛,都把眼睛閉上了。”
文碩說:“攝政佛如何這樣說,難道我就不能求佛問經(jīng)了?”
迪牧說:“對不信仰的人,佛就是一團泥巴、幾根木頭、二兩金銀、三斤銅鐵。眼里沒佛,佛就回避了。”
文碩點點頭:“說不定有一天佛不僅不回避我,還會主動來找我。”
迪牧說:“大人說的不會是我吧?”
文碩笑道:“就是你。不過今天是我來找佛的。請問大活佛,前線的情況怎么樣了?”
迪牧說:“派出去的快馬使者遲遲不見回復(fù),我也很著急呀。大人的派去的魏冰豪可有消息?”
文碩搖了搖頭:“請問攝政佛,目前西藏有多少戰(zhàn)爭經(jīng)費?”
迪牧想了想說:“我們西藏的土地屬于噶廈政府的不多,政府把它劃為谿卡賞賜了幾百年,差不多也賞賜完了。得到賞賜的貴族、活佛和寺院根據(jù)谿卡的收成每年向政府繳納賦稅,賦稅是很少的,因為噶廈不需要。噶廈的僧俗官員都是從他們自己的谿卡得到收入,政府只是獎勵性地發(fā)一點薪水。我們西藏也沒有一支龐大的軍隊需要政府供給,幾個代本團不超過五千人,還都是常年分散在自己家里的。交通運輸和各種勞役更是免費支差,政府半克銀子也不花。政府的開銷有限,也就沒有必要儲備太多經(jīng)費,有一些儲備也是為了達賴喇嘛的用度,為了向寺院發(fā)放布施、資助全藏性的大型法會。所以我們在《抗英七條》中規(guī)定,解決戰(zhàn)爭經(jīng)費必須施行戰(zhàn)時稅收,就是政府需要多少,以賦稅的名義向貴族、活佛和寺院所屬的各個谿卡攤派多少。這件事已經(jīng)下了文書,派人分頭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