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敬畏就要有所不為 2

做最好的共產(chǎn)黨員 作者:魏風華 汪維宏


胡家父子說的是西晉時的胡質(zhì)、胡威。胡質(zhì)在荊州當刺史,兒子胡威去探望。雖然是官員家庭,但由于非常廉潔,胡家沒有什么余財,更別提仆人了,胡威只能一個人從洛陽趕往荊州。相聚多日后,父子分手,胡質(zhì)送給兒子一匹絲絹當盤纏。胡威就很驚奇,問:“父親以廉潔著稱,怎么還藏著一匹絲絹?”胡質(zhì)告訴兒子,說這匹絲絹是從自己的俸祿中節(jié)省下來的,胡威這才放心。

胡質(zhì)手下的一名差官不放心胡威一個人回去,就請假以探親為名,護送胡質(zhì)走。在路上,胡威弄清真相,便相贈絲絹,叫他回去。后來,胡質(zhì)知道了詳情,很生氣,嚴厲批評了差官。

再后來,胡威也做了官,也十分廉潔,上朝不坐轎子,還經(jīng)常用自己的俸祿救濟災(zāi)民。晉武帝司馬炎問胡威:“你們父子誰更清廉?”胡威說他不如父親,原因是:“父親廉潔,不求名;我雖然也清廉,但還是希望人們知道我的名聲。”回答得很誠懇。

胡質(zhì)不求名,因為覺得做官就應(yīng)該清廉,這是份內(nèi)之事。當今的某些人對比胡家父子,難道不慚愧嗎?手里攥著公權(quán),胡作又非為,到頭來終會受到法律的嚴懲。所謂“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禍”,套用民間的一句話,就叫“人在做,天在看”。

重慶司法局原局長文強的案子大家都很熟悉了,他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quán)力,充當黑社會的保護傘,反過來魚肉人民,敗壞黨的形象,不但成為巨貪,還成為一方“霸王”。再看看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的案例,這個人貪污受賄的錢多、房多、情婦多,被送外號“許三多”。“許三多”坐在副市長的位置上,手里有公權(quán),心里沒百姓,只知道拼命斂財,多達兩個億。臨行前,許邁永獲準與妻子見最后一面。生死之際,面對曾共同生活的妻子,他表達了自己的悔意,更為自己身敗名裂、不能讓家人脫身事外而自責。

不管是“文強們”,還是“許三多們”,在任上時,呼風喚雨,貌似很精明,但實際上不會算“成本高,風險大”、“貪口一開,萬劫不復(fù)”這筆簡單的“人生賬”。

莊子有句話說得好:“錢財不積則貪者憂,權(quán)勢不尤則夸者悲。”意思是說:錢財積蓄得不多,貪婪的人就擔憂;權(quán)勢不出眾,權(quán)勢欲極強的人就覺得悲哀。這些人之所以走上懸崖,最終身敗名裂,其悲哀正在于此。

所以說,一個黨員尤其是坐在重要位置上的黨員,一定要“有所不為”,敬畏黨員的身份,敬畏手里的權(quán)力,敬畏是你衣食父母的人民。如果失去了這種敬畏之心,最終只會落得人仰馬翻的可恥下場。

如果說文強、許邁永是兩個有代表性的反例,那么江蘇省常熟市蔣巷村黨支部書記常德盛,就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有所不為”的榜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