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學之本體(3)

國學概論 作者:章太炎


三、歷史非小說傳奇

后世的歷史,因為辭采不豐美,描寫不入神,大家以為是紀實的;對于古史,若《史記》《漢書》,以其敘述和描寫的關系,引起許多人的懷疑:

《刺客列傳》記荊軻刺秦王事,《項羽本紀》記項羽垓下之敗,真是活龍活現(xiàn)。大家看了,以為事實上未必如此,太史公并未眼見,也不過如《水滸傳》里說武松、宋江,信手寫去罷了。實則太史公作史擇雅去疑,慎之又慎。像伯夷、叔齊的事,曾經(jīng)孔子講及,所以他替二人作傳;那許由、務光之流,就缺而不錄了。項羽、荊軻的事跡,昭昭在人耳目,太史公雖沒親見,但傳說很多,他就可憑著那傳說寫出了?!妒酚洝分性斢浳渎裕恢鬼椨鹨蝗?;但若夏侯嬰、周勃、灌嬰等傳,對于他們的戰(zhàn)功,只書得某城,斬首若干級,升什么官,竟像記一筆賬似的;這也因沒有特別的傳說,只將報告記了一番就算了。如果太史公有意偽述,那么《刺客列傳》除荊軻外,行刺的情形,只曹沫、專諸還有些敘述,豫讓、聶政等竟完全略過,這是什么道理呢?《水滸傳》有百零八個好漢,所以施耐庵不能個個描摹,《刺客列傳》只五個人,難道太史公不能逐人描寫嗎?這都因荊軻行刺的情形有傳說可憑,別人沒有,所以如此的。

“商山四皓”一事,有人以為四個老人哪里能夠使高祖這樣聽從,《史記》所載未必是實。但須知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為多數(shù)人所合力做成,而史家常在甲傳中歸功于甲,在乙傳中又歸功于乙。漢惠免廢,商山四皓也是有功之一,所以在《留侯世家》中如此說,并無可疑。

史書原多可疑的地方,但并非像小說那樣的虛構(gòu)。如劉知幾《史通》曾疑更始刮席事為不確;因為更始起自草澤時,已有英雄氣概,何至為眾所擁立時,竟羞懼不敢仰視而以指刮席呢?這大概是光武一方面誣蔑更始的話。又如史書寫王莽竟寫得同子一般,這樣愚的人怎能篡漢?這也是因漢室中興,對于王莽當然特別貶斥。這種以成敗論人的習氣,史家在所不免,但并非像小說的虛構(gòu)。

考《漢書·藝文志》已列小說于各家之一,但那只是縣志之類,如所謂《周考》《周紀》者。最早是見于《莊子》,有“飾小說以干縣令”一語。這所謂“小說”,卻又指那時的小政客不能游說六國侯王,只能在地方官前說幾句本地方的話。這都和后世小說不同。劉宋時有《世說新語》一書,所記多為有風趣的魏晉人的言行;但和正史不同的地方,只時日多顛倒處,事實并非虛構(gòu)。唐人始多筆記小說,且有因愛憎而特加揄揚或貶抑者,去事實稍遠;《新唐書》因《舊唐書》所記事實不詳備,多采取此等筆記。但司馬溫公作《通鑒》對于此等事實必由各方面搜羅證據(jù),見有可疑者即刪去,可見作史是極慎重將事的。和現(xiàn)在小說最相近的是宋代的《宣和遺事》,彼記宋徽宗游李師師家,寫得非常生動,又有宋江等三十六人,大約《水滸傳》即脫胎于此書。古書中全屬虛構(gòu)者也非沒有,但多專記神仙鬼怪,如宋人所輯《太平廣記》之類;這與《聊齋志異》相當,非《水滸傳》可比,而且正史中也向不采取。所以正史中雖有些敘事很生動的地方,但絕與小說、傳奇不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