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jīng)學之派別(2)

國學概論 作者:章太炎


《儀禮》——當時稱為《士禮》——在古文今文,只為文字上的差別。《周禮》在漢初不以為經(jīng)典,東漢始有杜子春和二鄭替彼注釋。此外,今古文便各自為別了。

今古文的區(qū)別,本來只在文字版本上。因為六經(jīng)遭秦火,秦代遺老就所能記憶的,用當代語言記出,稱為今文;后來從山崖屋壁發(fā)現(xiàn)古時原本,稱為古文;也不過像近代今版、古版的分別罷了。但今文所記憶,和古文所發(fā)現(xiàn)的篇幅的多少,已有不同;今文家所主張和古文家所說,根本上又有不同;因此分道揚鑣。古文家異于今文家之點,在下文細說:

一、《易》以費氏為古文家,是劉向定的;因為劉向校書時,就各家《易經(jīng)》文字上看,只有費氏相同,所以推為古文家。以《易》而論,今古文也還只文字上的不同。

二、魯恭王發(fā)孔壁得《尚書》,《尚書》的篇數(shù)就發(fā)生問題;據(jù)《書傳》——太史公曰“《書傳》《禮記》自孔氏”,可見孔安國家藏《書傳》,確自孔壁得來——稱《書序》有百篇,而據(jù)伏生所傳只有二十九篇(可分為三十四篇),壁中所得卻有四十六篇(可分為五十八篇),相差已十七篇。并且《書傳》所載和今文更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孟子是當時善治《詩》《書》的學者,他所引的“葛伯求餉”“象日以殺舜為事”等,在今文確是沒有的,可見事實上又不同了。

三、《詩》因葉韻易于記憶,當時并未失傳,本無今古文之分。毛氏所傳《詩》三百十一篇,比三家所傳多“笙詩”六篇;而所謂“笙詩”也只有名沒有內容的?!睹姟匪粤杏诠盼模橇⒄f不同。他的立說,關于事實和《左傳》相同;關于典章制度和《周禮》相同;關于訓詁,又和《爾雅》相同。

四、鄭康成注《儀禮》,并存古今文。大概高堂生傳十七篇和古文無大出入??妆诘谩抖Y》五十六篇,比高堂生多三十九篇,這三十九篇和今文中有大不同之點:今文治《禮》,是“推士禮致于天子”,全屬臆測的;此三十九篇卻載士以上的禮很多。二戴的主張,原不可考;但晉人賀循引《禮》,是我們可據(jù)以為張本的。

五、“《左氏》多古文古言”?!稘h書·藝文志》說:《左氏傳》是張蒼所獻。賈誼事張蒼,習《左氏傳》,所以《賈誼新書》引《左氏傳》的地方很多。《左氏傳》的事實,和《公羊》多不相同?!豆攘骸分惺聦嵼^《公羊》確實一些,也和《左氏》有出入。至經(jīng)文本無不同,但《公羊》《谷梁》是十一篇,《左氏》有十二篇,因《公》《谷》是附閔于莊的。閔公只有三年,附于莊公,原無大異;但何休解《公羊》,卻說出一番理由來,以為“孝子三年無改于父道”,故此附閔于莊了。

六、《周禮》,漢時河間獻王向民間抄來,馬融說是“出自山崖屋壁”的。這書在戰(zhàn)國時已和諸侯王的政策不對,差不多被毀棄掉;所以孟子說:“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薄盾髯印分泻汀吨芏Y》相合的地方很多,或者他曾見過。孟子實來見過《周禮》,西漢人亦未見過;《禮記·王制篇》也和《周禮》不同。孟子答北宮锜說“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禮》卻說是“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锻踔啤分v官制是“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但古代王畿千里,幾和現(xiàn)在江蘇一般大小,這一百二十個官員,恐怕不夠吧!《周禮》稱有三百六十官,此三百六十官亦為官名而非官缺,一官實不止一人,如就府吏胥徒合計,當時固有五萬余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