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政第二

論語全解 作者:李小龍


為政第二

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眾星共②之?!?/p>

字詞解釋

①北辰:北極星。

②共:同“拱”,環(huán)繞,環(huán)抱。

白話翻譯

孔子說:“用道德教化來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于一定的位置,眾多的星辰都環(huán)繞著它?!?

主旨講解治理國家的核心不是鎮(zhèn)壓與欺騙,而是以高尚的道德來教化民眾。

2·2子曰:“《詩》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無邪’③。”

字詞解釋①《詩》三百:《詩經(jīng)》共有三百零五篇,這里的“三百”是舉其整數(shù)。

②蔽:概括,涵蓋。

③思無邪:出自《詩經(jīng)·魯頌·駉》篇,孔子借用這句話來評論《詩經(jīng)》的總體特色。

白話翻譯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沒有邪念’?!?

主旨講解

《詩經(jīng)》是先秦時期的詩歌總集,里面的作品主題、風(fēng)格等均各有不同,但孔子卻認為它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無邪”。這也就是說,這三百馀篇面貌各異的詩作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感情純正。

聯(lián)想與思考你一定學(xué)習(xí)過《詩經(jīng)》中的一些名作,如《關(guān)雎》、《碩鼠》、《伐檀》等,請結(jié)合它

們來理解孔子“思無邪”的評價。

2·3子曰:“道①之以政,齊②之以刑,民免③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④?!?/p>

字詞解釋

①道:同“導(dǎo)”,治理,引導(dǎo)。

②齊:整齊,約束,統(tǒng)一。

③免:免罪,免刑,免禍。

④格:歸服,親近。

白話翻譯

孔子說:“用政令來領(lǐng)導(dǎo)他們,用刑罰來整頓他們,人民只能一時免于犯罪,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來引導(dǎo)他們,用禮教來約束他們,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會人心歸服。 ”

主旨講解

治理國家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方針大概只有兩種:一是用法律來約束,用刑罰來使人畏懼;二是用禮儀來規(guī)范,用道德來引導(dǎo)??鬃诱J為,法治只是下策。因為它雖然也能達到保障社會安定的目的,卻是一種強制性的力量,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對人類理智與情感的蔑視。而德治則從教化人類的思想開始,是抓住了根本。

溫故知新

孔子說的是儒家的一種政治理想。事實上,直到當(dāng)今世界,法治依然是世界各國昀核心的統(tǒng)治手段。這并不是說人們沒有發(fā)現(xiàn)孔子所指出的差別,而是社會發(fā)展程度還遠遠不可能實施德治。我們還只能以法治為主,輔助以德治,來盡量消除法治所產(chǎn)生的消極后果。

2·4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③矩?!?/p>

字詞解釋

①有:同“又”,表示相加的關(guān)系。

②天命:孔子的“天命”概念很復(fù)雜,含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稟賦、人生的職責(zé)等多

重意思。

③逾:越過,超過。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有志于學(xué)問;三十歲時能自立于世;四十歲時,遇事就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歲時聽到不同的言論能隱其惡而揚其善;到了七十歲,我便能隨心所欲,不會越出規(guī)矩?!?

主旨講解

一個人在成長歷程中一定要明白,什么階段應(yīng)該達到什么樣的境界。青少年時期,應(yīng)該確定一生的志向;循此而進,三十歲時便可以自立于世;四十歲時對社會與歷史便不會再有困惑;五十歲時便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位置上;六十歲時能夠尊重不同立場發(fā)出的聲音;直到七十歲,便能處于規(guī)矩之中,又超于規(guī)矩之外。

人生領(lǐng)悟

不同的階段,不同的任務(wù)

人生一世應(yīng)該做的事情很多,但每個階段都有它的核心。青少年時期要努力向?qū)W,如果這個時候放棄學(xué)業(yè)而全力掙錢或談戀愛,便是錯誤的,因為那是下一階段的任務(wù)。而且,我們?nèi)羰窃谇嗌倌陼r期沒有好好學(xué)習(xí),就會影響到以后人生各個階段任務(wù)的完成。

孔子對自己一生境界的設(shè)定,是我們規(guī)劃生命歷程的難得坐標。

聯(lián)想與思考

“從心所欲,不逾矩”不但是孔子生命歷程中昀后一重境界,也是人生的昀高境界。

所謂“從心所欲”指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一種完全自由的生命狀弁。然而一個人的“完全自由”就意味著別人的不自由,所以孔子的“從心所欲”還有昀重要的一點,這就是“不逾矩”,即不會越出公認的規(guī)范。這是個人修養(yǎng)與個人自由之間的辯證法:如果一個人能做他想做的所有事情,而這些事情又全都在道德規(guī)范之內(nèi),規(guī)范之外的事他根本就不想做,那么他便避開了個人自由對他人自由的妨礙。這是一種真正的完全自由的境界。

2·5孟懿子①問孝。子曰:“無違?!狈t ②御③,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字詞解釋

①孟懿(yì)子:魯國大夫。他的父親臨終時囑咐他要向孔子學(xué)禮。

②樊遲:孔子的學(xué)生。

③御:駕車,趕車。

白話翻譯

孟懿子問怎樣做才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jié)。”有天,樊遲為孔子駕馬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向我請教孝道,我答復(fù)他:‘不要違背禮節(jié)?!狈t問:“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應(yīng)按規(guī)定的禮節(jié)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后,應(yīng)按規(guī)定的禮節(jié)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主旨講解

中華文化向來主張以“孝”治天下。那么究竟什么是孝呢?孔子提出了很多標準。在此,他根據(jù)具體的情勢,提出了一個新命題,即“無違”。在那禮崩樂壞的時代,這兩個字主要是指“無違禮”。我們現(xiàn)在則可以更寬泛地理解它:即不要違背父母的志愿——古代“孝順”相連,指的也是這個意思。

2·6孟武伯①問孝。子曰:“父母唯其②疾之憂?!?/p>

字詞解釋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

白話翻譯孟武伯問怎樣做才是孝,孔子說:“讓父母只為子女的疾病擔(dān)憂?!?

主旨講解

子女各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xiàn)時,才能使父母只為他們的身體擔(dān)心,而不必擔(dān)心他們?yōu)榉亲鞔?,招來橫禍。

2·7 子游①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②。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③;不敬,何以別乎?”

字詞解釋

①子游:孔子的學(xué)生。

②養(yǎng):供養(yǎng)父母。

③養(yǎng):飼養(yǎng)。

白話翻譯

子游問怎樣做才是孝??鬃诱f:“現(xiàn)在的所謂孝道,往往是說能夠奉養(yǎng)父母便可以了。然而人們對狗、對馬都能去飼養(yǎng)它。如果對父母沒有敬愛之心,那么養(yǎng)活父母和飼養(yǎng)狗馬又有什么分別呢?”

主旨講解

孝之表現(xiàn)千千萬萬,但昀基本的弁度卻是“恭敬”,所以古人又將“孝敬”二字連用。供給父母溫飽之資不過是為人子女者份內(nèi)應(yīng)做的事,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孝,因為人們對于家中飼養(yǎng)的動物也能做到這一點。

人生領(lǐng)悟

贍養(yǎng)應(yīng)有敬意

哪一位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他們撫養(yǎng)子女時,總是帶著一種深深的愛意。

我們做子女的在贍養(yǎng)父母時,也應(yīng)有深深的敬意??墒聦嵣?,當(dāng)今社會卻有很多人連這也做不到,甚至還有虐待父母的。這真是一種恥辱!

2·8子夏問孝。子曰:“色①難。有事,弟子 ②服其勞;有酒食,先生③饌④,曾⑤是以為孝乎?”

字詞解釋

①色:指和顏悅色。

②弟子:年幼者,晚輩。

③先生:年長者,長輩。

④饌(zhuàn):吃喝。

⑤曾:副詞,竟然。

白話翻譯子夏問怎樣做才是孝??鬃诱f:“子女在父母面前經(jīng)常保持和顏悅色是昀難的。有了事

情由年輕人代勞,有了酒飯讓年老的人吃喝,這樣做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主旨講解

要在父母面前始終都和顏悅色,的確是件困難的事。因為一個人在外界總要受到各種不同情感的沖擊,回到家來面對父母,又要真誠地關(guān)心、體貼父母,把自己的感情調(diào)適到他們的憂樂水平上去,這需要很大的孝心。它比為父母跑跑腿、請他們吃兩頓飯可難多了。

人生領(lǐng)悟

以微笑面對春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就象春天的陽光和雨露,可以沐浴子女的一生,我們無論如何是報答不完的。

但是,我們即便是一株弱小的寸草,也要以恒久的微笑來面對春光,為父母分擔(dān)悲傷,與父母同享快樂。

2·9子曰:“吾與回①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谄渌?,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p>

字詞解釋

①回:即顏回,孔子很鐘愛的學(xué)生。

②?。河^察,考察。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整天和顏回講學(xué)問,他從不提出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愚笨的人。等他退下,我考察他私下里的言行,發(fā)現(xiàn)他對我的話也能充分發(fā)揮,可見顏回并不愚笨?!?

主旨講解

顏回是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著稱的人,他樸實無華,謙虛謹慎,自我修養(yǎng)很高。在聽孔子講課時顏回從不提出反對意見,似乎有些笨,實際上他不但深深地理解孔子的學(xué)說,還能加以應(yīng)用與發(fā)揮——這才是求學(xué)的昀高境界。

人生領(lǐng)悟

言與行

觀察一個人,不僅僅要聽其言,昀重要的是還要觀其行,并將其言與行加以對比。只有

這樣,我們才可以對人有全面的認識。

聯(lián)想與思考

從這一句話中,我們可以同時看到顏回與孔子兩人的特點。顏回對老師十分尊敬與服膺,自己大智若愚,并具有誠樸的性格。孔子則對弟子有包容之心,而且不尚空談,重視實踐,對人從不武斷地下結(jié)論。這對我們今天的學(xué)生和老師都有很大啟發(fā)。

2·10子曰:“視其所以①,觀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④廋⑤哉?人焉廋哉?”

字詞解釋

①所以:原因,根據(jù)。

②所由:所經(jīng)歷的過程。

③安:安適。

④焉:何處,哪里。

⑤廋(sōu):隱匿,隱藏。

白話翻譯

孔子說:“考察一個人做事的動機,觀察他做事的方法,了解他安適于什么境遇。那么,這個人哪里隱藏得住呢?這個人哪里隱藏得住呢?”

主旨講解

對于人來說,語言是大家互相了解的工具,也是彼此誤解的起因。我們習(xí)慣從一個人的言談來了解他,卻忘了言談是可以偽裝的。對此,孔子提出了一個讓人的本真面目無可隱遁的方法,這就是“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2·11子曰:“溫故①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字詞解釋

①故:舊的,原來的。

白話翻譯

孔子說:“在溫習(xí)舊的知識時,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 ”

主旨講解

知識是無窮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涯之生而求無涯之知,就必須獲得一種從舊學(xué)中啟發(fā)新知的能力。

人生領(lǐng)悟

人類創(chuàng)新的規(guī)律

“溫故而知新”不僅是一種學(xué)習(xí)技巧,而且具有方法論的意義,因為人類所有知識中的“新”無一例外都是在“溫故”基礎(chǔ)上得來的,沒有人能在完全脫離前代文化滋養(yǎng)的真空里創(chuàng)造新知。所以在我們創(chuàng)新之前,必須從傳統(tǒng)中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和動力。

2·12子曰:“君子不器①?!?/p>

字詞解釋

①器:器具。

白話翻譯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樣。 ”

主旨講解

凡是人間器具,均有自己具體的用途;而且這種功用大多只有一種,不能互通。君子則應(yīng)當(dāng)博才多藝,無所不能;同時還要在具體的職責(zé)之外,追求人生與社會的理想。

人生領(lǐng)悟

人應(yīng)該多方面發(fā)展

在當(dāng)代社會中,每個人都被社會或自己有意地培養(yǎng)為一個“器”,就是只有某一方面的才能,只會做某一種工作。這其實是人在生存的壓力下不得不做出的一種選擇,它壓抑了然的許多潛在才能,窒息了人的全面發(fā)展。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盡量擺脫這種“器”的生存狀弁,要明白人類除了生存之外還應(yīng)有更多的追求。

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①,而后從之?!?/p>

字詞解釋

①其言:指要說出的話。

白話翻譯

子貢問怎樣做才是君子??鬃诱f:“先要有行動來實踐所要說的話,語言在行動之后再說出口。”

主旨講解君子的表現(xiàn)也是多方面的,但孔子指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條,即先做后說。

人生領(lǐng)悟

言與行

一個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與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這就是“言”與“行”。言是一種規(guī)劃和顯示,行才是目的和實質(zhì)。真正的君子都應(yīng)該是早行的巨人,而非空言欺世的侏儒。

2·14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p>

字詞解釋

①周:古代指用道義來團結(jié)人。

②比:以利害關(guān)系結(jié)黨營私。

白話翻譯孔子說:“君子是用道義團結(jié)人,而不是結(jié)黨營私;小人是相互勾結(jié),而不是團結(jié)。 ”

主旨講解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社會中的人總會被歸入各種小圈子中去,但君子與小人卻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君子是大公無私的,他們的凝聚是基于道義;小人則斤斤計較,他們的結(jié)黨是為了利益。

2·15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①,思而不學(xué)則殆②?!?

字詞解釋

①罔(wǎng):同“惘”,迷惑,迷惘。

②殆(dài):開疑。

白話翻譯孔子說:“只是學(xué)習(xí)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惘;只是空想而不去學(xué)習(xí),就會疑而不決。 ”

主旨講解

讀書做學(xué)問必須兩手抓,一是從書本上學(xué)習(xí)先人遺留下來的文化積累;二是自己在面對文化遺產(chǎn)時也應(yīng)有獨立的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人生領(lǐng)悟

學(xué)習(xí)與思考

學(xué)習(xí)就好比吃食物。對于一個生命體而言,不攝取食物自然會死亡;一個人如果只吃進食物而不消化,其生命依然無法延續(xù)。思考就是對“吃進”知識的消化。

2·16子曰:“攻①乎異端②,斯③害也已?!?/p>

字詞解釋

①攻:攻擊。

②異端:不正確的意見、學(xué)說。

③斯:代詞,這。

白話翻譯孔子說:“攻擊與自己不同的主張,這不過是制造新的禍害罷了。 ”

主旨講解對與自己不同的主張大加攻伐,這種弁度有害而無益。

走向社會

志同道合與阿附

人類的許多思想認識都非常復(fù)雜,往往既有一定合理成分,也有不足之處。要簡單判斷

它們的正誤,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都要有孔子的雅量,對于與你意見分歧的人,一定要尊重,并盡量從他的角度來考慮,自己的意見是否真的無懈可擊?而對于事事贊同你的人則一定要小心,因為你要分清這究竟是志同道合還是對一種阿附。

2·17子曰:“由①!誨②女③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④也。”

字詞解釋

①由: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

②誨:教導(dǎo),教育。

③女:同“汝”,你。

④知:前五個“知”字意謂了解、知道、懂得,末一個“知”字同“智”,明智,聰明。

白話翻譯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

主旨講解

人類總會面對諸多未知的東西,這時昀正確的弁度便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強“不知”以為“知”,那是欺騙;強“知”以為“不知”,那是虛偽。

人生領(lǐng)悟

坦誠是擁有知識的開始

在老師、同學(xué)、朋友、親人面前,不要掩蓋自己的無知。如果有人為我們指出,我們應(yīng)該感謝他。因為無知并不可怕——知道了自己的無知就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來消除它;昀可怕的是無知于自己的無知,因為你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知識上的缺陷。

所以說,在知識的海洋中,自大與自卑、謊言與虛榮都是潛伏的暗礁;只有真誠坦率是昀堅固的船槳,擁有它,才可能啟碇遠航。

2·18子張①學(xué)干祿②。子曰:“多聞闕③疑,慎言其余,則寡④尤⑤;多見闕殆 ⑥,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字詞解釋

①子張:孔子的弟子。姓顓(zhuān)孫,名師,字子張。

②干祿:求仕,謀求做官。干:求。祿:古代官吏的俸祿。

③闕:空,缺,有所保留。

④寡:少。

⑤尤:過錯,罪過。

⑥殆:與“疑”同義,開疑。

白話翻譯

子張問孔子學(xué)習(xí)如何求得官職俸祿??鬃诱f:“多聽各種意見,對于你所開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謹慎地說出其余的部分,這樣就能減少過錯。多看各種情況,對于你所開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謹慎地去做其余的,這樣就能減少懊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懊悔,官職俸祿就在這里面了。”

主旨講解

“言寡尤,行寡悔”是所有人,包括求官者的理想。但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孔子指出要“多聞闕疑,多見闕殆”,就是要多聽多看,將有疑問的先放一放,等疑問解除后再來處理。這是一種謹慎的做法,也是一種坦率的弁度。

人生領(lǐng)悟

做事的智慧

我們每天都會聽到許多話,看到許多事。它們有對的,有不對的;更有暫時無法判定對與錯的。面對這些復(fù)雜的事情,我們對的便該執(zhí)行,錯的便該戒懼;而對那些一時無法準確判定是非的,只有先把它們擱置起來,等有了正確的認識再處置。這就是做事的智慧。

2·19哀公①問曰:“何為②則民服③?”孔子對曰 ④:“舉⑤直⑥錯⑦諸⑧枉⑨,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p>

字詞解釋

①哀公:魯國的國君。

②何為:做什么,怎樣做。

③服:服從,馴服。

④對曰:在《論語》中,凡是臣子回答國君的提問,均用“對曰”,表示尊敬。

⑤舉:推舉,選拔。

⑥直:正直的、正派的人。

⑦錯:同“措”,放置。

⑧諸:之于,在……上面。

⑨枉:不正直的、邪惡的人。

白話翻譯

魯哀公問道:“要怎么做才能使老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選拔任用正直的人,放在邪惡的人之上,老百姓就服從了;選拔任用邪惡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會不服?!?

主旨講解

“舉直錯諸枉”與“舉枉錯諸直”有兩個層面的區(qū)別。它一方面是說正直的人在上,人民才會過上好日子;如果奸邪的人在上,必然亂及天下。其另一層意思是,因為所有的官員都選自人民,如果不能選拔真才,便會讓有才之人屈沉下僚,人民自然不會服從。

2·20季康子①問:“使民敬、忠以 ②勸③,如之何?”子曰:“臨

④之以莊⑤,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p>

字詞解釋

①季康子:魯國大夫。

②以:連詞,相對于“而”。

③勸:勤勉,努力。

④臨:對待,特指上對下。

⑤莊:莊重嚴肅。

白話翻譯

季康子問道:“要使百姓恭敬、忠誠并且勤勉努力,應(yīng)該怎么辦呢?”孔子說:“你用莊重嚴肅的弁度對待百姓,百姓就會敬重你;你孝順父母、慈愛幼小,百姓就會忠實于你;你提拔任用正直善良的人、教導(dǎo)那些能力不足的人,百姓就會勤勉努力了?!?

主旨講解歷來的統(tǒng)治者都希望人民對自己恭敬、忠誠并勤勉工作。因為勤勞,所以物質(zhì)財富會增

加;因為對上恭敬、忠誠,就不會生出異心。但他們只知道要求百姓而不知道自律。其實,這是雙方面的,孔子告訴季康子的正是這一點。

2·21或①謂孔子曰:“子奚②不為政?”子曰: “《書》③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④于有⑤政?!且酁檎?,奚其為為政?”

字詞解釋

①或:代詞,有人。

②奚:怎么。

③《書》:指《尚書》。

④施:延及,推廣,影響于。

⑤有:助詞,無意義。

白話翻譯

有人對孔子說:“你為什么不參與政治呢?”孔子說: “《尚書》中說:‘孝啊,唯有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并把這種風(fēng)氣推廣到政治上去?!@也算是參與了政治,為什么非得做官才算參與了政治呢?”

主旨講解

在一個政治化的社會形弁中,沒有人能夠超脫于政治之外,但并不是一定要做官才算介入政治。一個人如果以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影響了政治的面貌,那不是更偉大么!古人講以孝治天下,基點正在于此。

2·22子曰:“人而無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車②無輗③,小車④無軏⑤,其何以⑥行之哉?”

字詞解釋

①信:信用,信譽。

②大車:古代用牛拉的車。

③輗(ní):大車轅端與橫木相接處的活鐀。

④小車:古代用馬拉的車。

⑤軏(yuè):與輗相似,是衡與轅之間的關(guān)鍵部位。

⑥何以:以何,用什么,靠什么。

白話翻譯

孔子說:“做一個人卻不講信用,不知道這怎么可以。就像大車上沒有輗,小車上沒有軏,它靠什么行走呢?”

主旨講解

人類社會是一個以每個人的信用為基礎(chǔ)的組合體,如果人人都不講信用,社會生活便難以為繼。信用是社會人昀基本的品質(zhì),是社會得以運轉(zhuǎn)的關(guān)鍵。

人生領(lǐng)悟

誠信是社會的根基

面對陌生的他人和復(fù)雜的社會,一個人改如何開始他做為一個社會人的生命歷程?我們別無選擇,只有相信別人。因為如果你不相信別人,你的社會生活就無法開始。而這也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誠信待人的潛臺詞。

2·23子張問:“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②因③于夏禮,所損益④,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 ⑤百世,可知也?!?/p>

字詞解釋

①世:古時稱三十年為一世,一世為一代。這里指朝代。

②殷:殷朝,即商朝。

③因:因襲,沿襲。

④損益:減少和增加。

⑤雖:即使,縱然。

白話翻譯

子張問:“今后十個朝代(禮儀制度)的事,可以預(yù)知嗎?”孔子說:“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禮儀制度,廢除了哪些,增加了哪些,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了商朝的禮儀制度,廢除了哪些,增加了哪些,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將來有繼承周朝而當(dāng)政的人,即使是一百代之后,也是可以預(yù)知的呀?!?

主旨講解歷史的發(fā)展總是后代繼承了前代的某些方面,又對其進行了斟酌損益。沒有什么制度是完全憑空產(chǎn)生的。

2·24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諂②也。見義不為,無勇也?!?/p>

字詞解釋

①鬼:古代有時以此特指死去的祖先。

②諂:阿諛,諂媚。

白話翻譯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他,這是諂媚。眼見應(yīng)當(dāng)挺身而出的事卻不去做,這是怯懦。”

主旨講解本章所講主要是小人的兩種表現(xiàn),一種是不當(dāng)為而為,一種是當(dāng)為而不為。 古人祭祖,既有追念之心,也有邀福之意。不是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表面是諂媚,暗

地里是為自己邀福。見義勇為的是君子,見義不為的是小人,其“不為”乃是為了避禍。兩種表現(xiàn),或主動邀福,或被動避禍,雖有趨、避的差異,卻同為小人。

人生領(lǐng)悟

見義勇為

“見義勇為”是孔子遺贈給現(xiàn)代社會昀陽剛勇武、也昀能切合當(dāng)下時代的一項文化遺產(chǎn)。然而,我們總是容易囫圇吞棗地理解它,而忽略了其精微的區(qū)分:要真正做到“見義勇為”,首先要分辨何為“義”,其次還要思考如何“勇”——這些都不是僅憑一時血性便可解決的,而是需要智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