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構成大學“大”的要素 (3)

民國大學 作者:陳平原 謝泳


三、科學方法 自由思考誠然是構成大學大的要素,但自由思考須有條件,否則這種思考不會對人類文明有很大的貢獻。文藝復興與宗教革命帶來自由思考之所以可貴,則因其有優(yōu)良的條件在。這優(yōu)良條件是什么?是科學方法。歐洲于解除權威束縛的奮斗,即同時用力于現代科學的開發(fā),他們運用的方法,是科學方法;他們研究的對象,是自然與社會現象。方法對象都準確,所以產生了偉大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花果。在中國文化史上,自由思考固然被長期錮蔽,現代的科學方法也很難產。試征實來說,儒家的所謂“格物致知”,依朱晦庵解釋,是對任何事必須窮究其道理的意思。原則上不錯,但不善用科學方法,就格不出什么道理。王陽明嘗置身竹林,作格物的嘗試,三日三夜,沒有格出什么,恍然大悟,上了朱夫子的當,于是反求諸己,以為人自有良知良能,盡力窮理于方寸之間,何必向外界格物。陽明的心學,乃與朱子的理學分道揚鑣,但彼此都找不著科學的途徑。清代的漢學家,多少運用了歸納法,把古代經典加以搜集、比較,考訂訓詁,固然有其貢獻,但用功的對象只是書本,學問領域非常狹隘。五四運動的啟蒙工作也是淺嘗輒止,好像提倡白話文的胡適先生,到頭還是回到圖書館去整理國故。這種自由思考,或學問工夫,沒有現代的科學方法為憑借,其對象又限于經典載籍,自然就失掉現代科學教育的意義。

……

所有上方的說話,是要說明一個大學之所成為其大,必須有三個要素,就是:與民眾結合、自由思考和運用科學方法去自由思考。必如是,大學教育才能生根于民眾生活,發(fā)揮其研究學術、培養(yǎng)人才、傳播智慧、化民成俗的功能。本院由民眾力量而創(chuàng)設,它的存在與發(fā)展,仍須仰仗民眾力量的維護支持。在這基礎之上,本院當集中力量,創(chuàng)造教育環(huán)境與學術環(huán)境,培成實事求是、行以求知、追求真理的學風。發(fā)揮光大自由思考的大學傳統(tǒng)及現代科學教育的精神,轉而以教育力量,作用于現實社會,協(xié)助廣大民眾思想、行動與生活的解放。

我的說話有盡,我的期望無窮。希望本院現在的學生、以后的學生,現在的教育、以后的教育,一齊為實現崇高的理想而通力合作,互教共學,躬行實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