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國理論”與索卡爾事件(1)

后現(xiàn)代文化景觀 作者:陸揚


“法國理論”這個術語的原文不是法語théorie fran?ais,而是美國出產的英語French theory。所謂“法國理論”,就其專門意義上言,指的應是過去將近半個世紀里,德里達、波德里亞、拉康、德勒茲和伽塔利、???、利奧塔、阿爾都塞、克里斯蒂娃,以及埃萊娜·西蘇這一批大家云譎波詭、天馬行空的艱澀文字。法國的一位新銳作者,現(xiàn)為巴黎楠泰爾大學思想史教授的弗朗索瓦·庫塞,在2003年出版的《法國理論:??隆⒌吕镞_、德勒茲公司怎樣改造了美國的知識生活》一書中,即作如是說。該書在過去十年里圍繞“法國理論”反思展開的大量文獻中嶄露頭角。這本書2008年被譯成英文。就像法國的新潮理論總是墻里開花墻外先香,必假道美國的經濟和文化全球化,向世界每一個角落傳播一樣,這本《法國理論》也借此譯本回傳法國本土,成為巴黎學界的一個熱門話題。

當年“法國理論”是假道美國,走向了全球化,以至于斷言后現(xiàn)代的原生態(tài)理論,以及它的幾乎所有靈感,都是來源于“法國理論”,當不是夸張。“法國理論”就像巴黎的時尚,永遠在引領世界潮流。但是今天怎么來看“法國理論”?進入新世紀以來回顧這一段歷程,有關文獻從西爾維爾·洛特林格和桑德·科恩2001年的《法國理論在美國有意思的是,在理論的本土法國,回過頭來看這一段歷史,顯示出來的學術熱情,同樣是難分難解地糾纏著它的這一美國化的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的序言副標題就是《索卡爾效應》。作者開篇就說,在美國,20世紀的最后30年,有幾個法國思想家氣場之好,歷史上只有美國神話里的英雄和娛樂業(yè)的名流可以望其項背。更具體說,這些在本土多遭冷遇的法國思想家們,當時大體可以和好萊塢的西部英雄們一較高低。如德里達好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孤獨的開拓者和征服者,說話云里霧里,可是具有不容爭辯的權威性。波德利亞有似格里高利·派克,有種波西米亞的黑色野性,總是神出鬼沒亮相在你眼前。拉康呢,則是反復無常的羅伯特·米徹姆,充滿殺機,又能出其不意引出反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