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仇人就是人生動力(1)

吞吳——心理吳越三部曲之三 作者:陳禹安


歷史往往是仇人推動向前的。

除了極少數(shù)遺世獨立的人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避免不了與他人發(fā)生社會聯(lián)系。在社會人際交往中,因著國別、種族、信仰、觀念、利益的不同,人們很容易分化成形形色色的不同群體,并隨之產(chǎn)生分歧、矛盾、敵視、攻擊、傷害。

正如進化論的開創(chuàng)者達爾文在《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一書中所寫到的,“如果我們受到或?qū)⒁艿揭粋€人的蓄意傷害,或者他在無意中冒犯了我們,我們就會對他產(chǎn)生反感。而這種反感很容易就上升為仇恨”,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來得非常容易,但要消除卻十分困難。

懸而未決的“仇恨”,其實正是一種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特殊動力。因為,仇人的存在,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出相關(guān)個體的斗志,促使其遠離安逸,拒絕平庸,不敢松懈,挺身奮斗。當這樣的情形發(fā)生在某些擁有獨特社會資源的重要人物身上時,歷史的進程、社會的面貌、民眾的命運,就統(tǒng)統(tǒng)會被改變。

春秋末期,楚吳越三個南蠻國家數(shù)十年間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恩怨情仇就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證。

楚國在楚平王當政的時候,重用佞臣費無忌。費無忌為了一己之私,先是攛弄楚平王詐奪為兒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國美女孟嬴,后來又離間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關(guān)系,終于導致太子建被廢,亡命天涯。為了斬草除根,費無忌進一步鼓動楚平王殺害無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長子伍尚顧惜父子之情,主動陪父親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卻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擺布,懷著對故國故土的深仇大恨,歷經(jīng)千難萬險,逃亡至楚國的敵國——吳國。

為了借助吳國的力量為自己復仇,伍子胥殫精竭慮,幫助吳國的公子光刺殺吳王僚,成為吳國之王(即吳王闔閭)。此后,伍子胥又幫助闔閭筑建都城,延攬賢才,強兵富國,終于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后,率領(lǐng)吳兵,勢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

復仇的念頭不但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動力,也推動他沖破了所有世俗規(guī)則的束縛。他以楚國舊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毀了楚國歷代國君的宗廟,還將已經(jīng)死去的楚平王掘墳鞭尸,暢快淋漓地報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為“鞭楚”。

但是,楚吳兩國之間的仇恨卻并沒有因為伍子胥的復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這一次復仇,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之間的仇恨。

吳國的另一個鄰國越國,借著吳楚交兵的機會,對吳國的后方發(fā)起了攻擊。吳王闔閭退兵回國休整后,為了報復越國,又親率大軍對越國發(fā)起了攻擊。但是,闔閭過于托大,陰溝翻船,不慎被越國擊敗。英雄一世的闔閭本人也為這一次失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吳越兩國由此結(jié)下了無法開解的血仇。

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繼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殺父之仇。在為父守喪三年后,他親自出征,對越國發(fā)起了報復性的攻擊。這一次,實力弱小的越國不再擁有前一次的幸運,被強悍無敵的吳國打回原形。越國精銳大部被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