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試吃之前,一半的被試收到了一條旨在減輕她們內心的罪惡感的信息。信息中說,每個人都會有放縱自己的時候,不要太苛求自己。而另一半被試沒有收到這樣的信息。
最后,當所有的被試都完成了試吃任務后,實驗者給每個糖果碗都稱了重量,看看每個被試吃掉了多少糖果。結果,那些收到信息的被試平均只吃掉了28克糖果,而沒有收到信息的被試,則平均吃掉了近70克糖果,是另一半被試的兩倍還多!
從這個實驗里,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自我諒解”的作用和重要性。在犯了錯誤之后,一個能夠及時自我諒解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重新振作起來,而不是把心理能量消耗在無休止的自責與懊悔當中。
在上述實驗中,所有的被試都是節(jié)食者,實驗者最初的安排就是為了讓她們產生罪惡感。而那些被及時給予信息,緩解了罪惡感的人,很快不再糾結于先前的“錯誤”,從而以更加積極、理性的心態(tài)來面對新的挑戰(zhàn),并在挑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自控力。相反,另一半依然沉溺于罪惡感的被試,卻變本加厲地放縱自己,而在接下來的挑戰(zhàn)中自暴自棄。
回到現(xiàn)實生活。人們在犯錯之后,一定會因為自己的失策而滋生罪惡感。人們一向認為,對錯誤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有助于強化自我責任感,但這其實強化的是罪惡感。而過于沉重的罪惡感,只會讓人背上更為沉重的精神包袱,這反而加大了心理能量的消耗。當一個人把心理能量都用于和自己的罪惡感做斗爭時,他就不可能拿出多余的精力來謀劃未來了。而自我諒解,則能夠幫助人們從錯誤中恢復過來,讓人們忘記曾經的失敗,拋棄犯錯帶來的羞愧與痛苦,從而以全新的姿態(tài)來迎接明天的挑戰(zhàn)。
夫差正是被自己的巨大錯誤所帶來的罪惡感擊倒了!
夫差一心想成為“仁義之君”,做出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宏圖偉業(yè)。在這樣的思路指引下,他頂著社會主流價值準則的壓力(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和第一重臣伍子胥的強力反對,赦免了越王勾踐。他一心以為,自己的仁義之舉必將得到豐厚的回報。但是,勾踐的反戈一擊,讓他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堅持,都成了荒唐的笑柄。父親闔閭“愚昧不仁”的評語,伍子胥多次重復的惡毒詛咒,公孫圣不惜一死的仗義執(zhí)言,紛紛變成了現(xiàn)實,似乎都在暗處譏諷夫差無可救藥地落入愚蠢決策的陷阱。
伍子胥和公孫圣的話,夫差哪怕只是聽進了一句,整個結果就會完全不同,但他偏偏一句也沒聽。一直被幸運籠罩的夫差,一向自尊心極強的夫差,盡管付出了無比的努力,但最終還是沒能擺脫當年闔閭所說的“愚昧不仁”的魔咒,甚至也被自己的兒子太子友所說的“天下之愚,莫甚于此”言中。夫差怎么也轉不過這個彎來,他的思緒一直在懊悔感與罪惡感中打轉。
而這個時候,在伍子胥和公孫圣忠而被疑、信而受死的打擊下,吳國群臣中已經沒有一個人會再來寬解他、勉勵他了。夫差就像上述實驗中,那組沒有接收到相當于“解毒丸”的緩解信息的被試一樣,陷入了極其嚴重的自暴自棄、自我放縱當中。而一個失去意志的人,就等于失去了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則無異于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