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名少年的感受:舊中國氣數(shù)已盡(2)

中國天機 作者:王蒙


前蘇聯(lián)歌曲充滿熱血沸騰的動員力:“兄弟們/向太陽/向自由/向著那光明的路/你看那黑暗已消滅/萬丈光芒在前頭”,“……你光榮的生命犧牲/在我們苦難的斗爭中/你光榮地拋棄頭顱”,“生活像泥河一樣流/機器吃我們的肉……”

當(dāng)然,這些歌曲都趕不上《國際歌》:“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jié)起來到明天……”更趕不上《共產(chǎn)黨宣言》的口號:無產(chǎn)階級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是全世界。還有就是:“全世界無產(chǎn)者,團結(jié)起來!”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悲情,這樣的獻(xiàn)身,這樣的壯美與沉醉。唱著這樣的歌,讀著這樣的書,呼喊著這樣的口號,你敢于向敵人的刺刀猛沖。

而在1996年,當(dāng)我參觀倫敦的馬克思墓的時候,我想起來的是1987年訪問匈牙利布達(dá)佩斯市時聽一個匈牙利朋友講的政治笑話,他說,中蘇珍寶島邊境沖突時期,他們那里流傳著一個段子:馬克思托夢說,他已經(jīng)將“聯(lián)合起來”的口號改為“全世界的無產(chǎn)者,你們互相離開得遠(yuǎn)一點吧”。

你可以說,1946年的認(rèn)識是太天真了??梢哉f,那時如何會想得到中國革命、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會是這樣曲折和充滿歧路與歧義?歧路亡羊,歧路會令羊羔們發(fā)瘋。可以說,熱血沸騰難免醞釀荒唐與風(fēng)險,艱難險阻難免挑動拼命與不計后果。但人類就是這樣活過來的,青春就是這樣熱烈,應(yīng)該這樣熱烈一番,不可能經(jīng)驗老到后再過活再做一些想做的事。歷史更多得多的時候不是在沙龍與會客室里,不是在明窗凈幾的書桌前,經(jīng)過千百次觀察、制圖與運算,經(jīng)過千百次果蠅與白鼠的試驗才確定了自己的運動方向與方式。歷史的操盤手不是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的冷面冷心,不是“飲水差知等暖寒”(錢鍾書詩)的智者……而是有時是電能積累后的晴天霹靂,也許是慘叫,也許是痛哭失聲,也許是高歌入云、地覆天翻。歷史不是繡花女與外科醫(yī)生的精美作業(yè),歷史有些時候更像是藝術(shù)家與不要命的敢死隊員和沖鋒槍手的隨心所欲與鬼斧神工。

革命的思想動機是從哪里來的?人與人各不相同。小時候家里生活無著,不止一次是到了做飯的時間,母親、姨媽與姥姥臨時想轍:吃什么?做什么?沒有糧食啦,沒有蔬菜啦,什么能充饑的都沒有啦,然后東翻西找,找出一件舊棉袍,當(dāng)?shù)?,買二斤雜面條,回來燒火做飯。

我們的境遇其實并不符合典型化的階級理論,我們不是工農(nóng),不是“吃的豬狗食,做的牛馬活”,不能說家境的困難是來自地主階級的剝削與反動政府的壓迫。我們的困難是由于父母不和,由于母親的沒有職業(yè)也缺少求職的能力。舊中國的一大特點一大痼疾就是大量的人沒有固定的工作,甚至也不想找工作,因為中國人從來沒有想到過人人都應(yīng)該或者都可能上班:為社會工作。小時候,我見到的鄰居街坊,他們當(dāng)中的婦女,百分之八九十在家賦閑。男人呢?至少百分之二十,也是待著沒事。

但我還是因之產(chǎn)生了一種天生的對于富人的仇恨。認(rèn)為自己的窮困是富足的人為富不仁的結(jié)果,這是一個非常煽情也十足不需要動腦筋的挑動與激勵。我長期住在西四至平安里一帶,我多次路過西四的山東老館子同和居,常常聞到從這個館子里冒出來的雞鴨魚肉的香氣,看到胖乎乎的我以為是庸俗不堪的用餐者從館子里走出來。我相信衣食無著的讀書人都特容易痛感到吃得飽穿得暖的人是多么庸俗低下。我對這樣的館子這樣的食客十分?jǐn)骋?,也可能與我喜愛文學(xué)有關(guān),我讀過的作品早就培養(yǎng)了我的喜貧仇富的思想。我在小學(xué)三年級的作文中,就宣稱“假如我是一只老虎,我要把那些富人吃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