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遇見了張學(xué)海

城北說戲 作者:徐城北


張學(xué)海是誰?張君秋的兒子,同時也是張學(xué)津的弟弟,其實,他和學(xué)津是雙胞胎,北京老話里稱呼是“雙棒兒”。

我認識他是在李世濟排演《梅妃》的過程里,李世濟原來在北京京劇團,“文革”后調(diào)來我院,擔任了二團的副團長與第二主演。第一主演兼團長的是著名的高派老生李和曾。二團是典型的矛盾體,團里的骨干是兩套,你是高派那邊的,我就是程派這邊的。幸好兩位不大有合作的戲,所以你來我往都是背后的行為。

那時李世濟正積極排演程派的新戲《梅妃》,學(xué)海在劇中扮演唐明皇,二號人物。他嗓子不是很好,曾拜過周信芳學(xué)麒派,后來沒有在麒派上發(fā)展起來,他就慢慢轉(zhuǎn)向了余派。這一次他遇到了好機會,是李世濟要排《梅妃》。李世濟也很關(guān)心他,特意囑咐他刻畫人物時多借鑒一下言菊朋。言菊朋與程硯秋在這個戲上有很深的合作,雖然是程硯秋的戲,但只要把言菊朋拉進來,其上座情況就會大不一樣。當初新艷秋為了更好地與程硯秋打?qū)ε_,曾專門邀請言菊朋與自己合作,讓言掛頭牌,自己二牌陪伴,但真正得好兒的就是自己了。幾十年過去了,兩個流派的傳人都認識到這一點,尤其是言菊朋的女兒言慧珠反串言派的老生唱這個趙光義,其效果之好也是李世濟本人體會過的。有一年黨中央在上海召開會議,特地把李少春、袁世海、葉盛蘭、杜近芳外加言慧珠等調(diào)過去唱戲,李世濟親眼看到言慧珠的戲,知道言派與程派在這個戲上作用重大。此際自己要排,就必須利用張學(xué)海來打好這張牌。李世濟起用張學(xué)海,這事情還驚動了中南海。一次我在李世濟家談工作,結(jié)果鄧小平的夫人派人給李世濟送來言家三代人的唱片(言菊朋、言少朋、言興朋),讓張學(xué)海好好體會,原因是鄧小平特別喜歡聽言派!可我在劇團中接觸學(xué)海時,發(fā)現(xiàn)這人特踏實,從不擺名家之后的架子,跟劇團各個層次的人都能和睦相處,根本不提他的家事。后來才知道,張君秋家里孩子多,連長子學(xué)津都得自力更生,更何況他的胞弟呢?還聽說,張君秋老母親親自規(guī)定,只有君秋每天吃一只母雞,是他一個人吃,別的小孩都不準向前湊,都只能在飯桌外邊看著老爹一個人啃。不是老太太不疼孫子,實在是疼不過來。別看君秋拿著高工資,但也只夠他一個人的開銷,別的人羨慕,找背靜的地方呆著去,別湊前來添亂!在這樣家庭背景中長大的學(xué)海,自小就知道自己是老幾,所以在家庭生活上一直恪守規(guī)矩,從不“亂說亂動”。在戲班中,好不容易演了唐明皇,那是李世濟給的機遇,還應(yīng)該看成是李世濟給老爸的一種面子。自己不能膨脹,自己能吃幾碗干飯自己知道,絕不能讓旁人背后有閑話。于是,每次后臺他都在既定的位置上,該換裝去換裝,該調(diào)嗓去調(diào)嗓,讓人說不出一點閑話。我在后臺細心觀察了他的一舉一動,我還和他住過一個房間。是兩人一間的,屬于后臺最好的房子。當然,我還和其他角兒合住了賓館,也是倆人一間。主要演員在外住宿時的一言一行,都是很值得玩味的。

戲班里像張學(xué)海這樣的人很多,一切也都進入了程序。進入了程序的戲班,內(nèi)部秩序自然就好,不用人說,更不用硬性的管理與檢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