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斷裂的社會如何重建(1)

閱讀的邏輯 作者:龐溟


在其名著《追尋現(xiàn)代中國》中,美國歷史學家史景遷感嘆:“了解中國沒有終南捷徑……我們可以從任何一點切入歷史記載,帶著縈繞心際的問題,找尋到那些看似能折射現(xiàn)狀的事件、人物和歷史氛圍。”異曲同工的是,在新書《重建社會:轉型社會的秩序再造》中,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則試圖以社會學家的視角,從那些“能折射現(xiàn)狀的事件、人物”中,為我們勾勒出中國轉型社會的輪廓與模樣。

事實上,我們不難從孫立平教授的作品系列中探勘出他學術思想的發(fā)展與變化,以及其背后所折射的中國社會的轉型與變遷。《斷裂》《失衡》與《博弈》所構成的“社會斷裂三部曲”,談論的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斷裂化、定型化為特征的中國社會的基本表征、運作邏輯、利益沖突與和諧之法;“社會轉型三部曲”中已出的兩本《守衛(wèi)底線》與《重建社會》,則強調在社會轉型過程中應堅守社會生活底線、再造基礎秩序。如果說之前作者更注重分析“中國社會是怎么樣”以及“制度是如何失敗的”,那么在《重建社會》一書中,作者則更側重討論“中國社會應該怎么樣”以及“制度怎樣才能成功”。

好的制度不是消滅沖突

在代作序言的《超越穩(wěn)定,重建秩序》一文中,孫教授開門見山地表示,“目前在改革的需求和改革的實際進程之間存在著一個較大反差”,而這種反差與我們對社會矛盾的評估、對社會危機可能性的判斷、已經形成的穩(wěn)定壓倒一切的思維定勢有直接關系,穩(wěn)定思維已經徹底代替了本來內涵更為廣博深邃的和諧概念。聯(lián)系到多年來孫教授一直強調的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結構的“定型化”這一社會背景,即“貧富差距開始固化為一種社會結構”,那么如果片面地強調穩(wěn)定壓倒一切,就很有可能造成這樣一種危險的停滯:觸動基本利益格局的體制變革無法實施,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改革舉步維艱,社會中現(xiàn)有的基本利益格局愈發(fā)穩(wěn)固。

孫教授認為,其實在看待中國社會目前存在的沖突與矛盾時,應當對這個社會的穩(wěn)定有足夠的信心:絕大多數(shù)問題不是威脅全局性穩(wěn)定的問題,我們社會中應對這些問題的條件也相當不錯;更重要的是,基于利益的沖突終究是理性的沖突,是可以用談判、妥協(xié)、討價還價的方式和平地、非暴力地解決的。因此,我們最應當考慮的,不是消滅這些沖突與矛盾,而是要為它們設立規(guī)則、提供制度化的解決方法;我們最應當直面的,是“用秩序思維替代穩(wěn)定思維”,即用主動的、動態(tài)的、與活力兼容的秩序思維重建社會秩序,讓事情進入“可治理狀態(tài)”。在此,孫教授提出了貫穿全書的主題:好的制度不是消滅沖突,而是能夠容納沖突和用制度化的方式解決沖突。

孫教授這一語重心長的建議與告誡,在談論“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時得到了呼應。他在分析金融危機的邏輯及其社會后果后提出,好的制度能讓我們以重建社會為契機再造經濟、以社會變革為手段實現(xiàn)發(fā)展方式的轉變。要知道,中國在這次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面對的問題非常相似?!皻v史表明,一個社會從生活必需品生產時代轉入耐用消費品時代是十分艱難的。轉不過去就會釀成一場危機?!倍谖C中消失的除了經濟層面上有形的財富外,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上人們退減、破滅、消逝的意志、信念與堅持“整個民族精神不振,人人覺得自己孤零零的,誰也不信,啥事也不信,甚至對自己不信任了”,當你讀到這樣似曾相識的句子時,是否相信它指的僅僅是八十年前大洋彼岸的那場風暴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