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饑荒一直是窮苦民眾生活中揮之不去的陰霾。即使到了現代,由于農業(yè)技術的進步,在世界人口增加的同時,世界糧食產量與人均糧食產量也呈現穩(wěn)步上升的勢頭,看似本應更易避免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饑荒,卻離我們并不遙遠——1943年的孟加拉大饑荒造成超過300萬人的非正常死亡,埃塞俄比亞20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的饑荒也各造成20萬人與100萬人死亡,“三年困難時期”更是成為中國人無法逃避的惡性集體回憶。
事實上,如今全球范圍內能夠提供的食物在數量上遠遠超過需求。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的數據,假如全球的食物能公平分配,平均每個人每天可以獲得2700卡路里的熱量,大大超過每天2000卡路里的人體生理需要。但這種“假如”與“平均”掩蓋了嚴重的不平衡。印度仍有2億人營養(yǎng)不良,而該國糧食儲備卻高達3500萬噸之多。1992年,索馬里的糧倉滿滿、近在咫尺,但成千上萬的民眾卻因為身份地位等原因無法獲取糧食而被活活餓死。歷史上曾多次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的饑荒現象,為何依然存在呢?
在屬于巴黎政治學院“公民叢書”之一的小冊子《饑荒與政治》里,反饑餓國際人道行動組織主席、法國索邦-巴黎第四大學教授西爾維·布呂內爾博士重申和強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的論點:現代饑荒的原因并不在于生產的糧食不夠,而是在于需要糧食的人無法及時與有效地獲得糧食;換言之,饑荒并不是單純的供給不足,而是權利的分配不均、被剝奪甚至喪失。布呂內爾博士以自己20多年來進行反饑餓斗爭的人道援助經驗,進一步提出了現代饑荒現象的幾種模式:“被否饑荒”(被否認的饑荒)、“外示饑荒”(對外展示的饑荒)與“人為饑荒”。
布呂內爾博士認為,營養(yǎng)不良是貧窮落后的結果,而饑荒現象則是地緣政治的產物,比營養(yǎng)不良更難戰(zhàn)勝?!白匀火嚮摹逼鋵嵰巡粡痛嬖?而“養(yǎng)活百億人口”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說,現代饑荒只是人禍的表現??桃庵圃斓摹皞鹘y型饑荒”建立在意識形態(tài)基礎之上,試圖通過切斷一切獲取食物的途徑,將敵對民眾或反叛力量置于死地。但此類行徑為允許信息透明和言論自由、保護非政府組織的行動、通過選舉方式更換昏庸無能政府的民主型政治制度所不容,因此常常成為“被否饑荒”(如1915~1917年的烏克蘭、1943年的孟加拉國)。而在信息迅速傳播、注重“憐憫效應”、國際公共援助向人道化轉型等全球化后果的影響下,“傳統型饑荒”已經轉化為新型的“功利型饑荒”,或是希望從現有形勢中取得利益的“外示饑荒”(如2000年的埃塞俄比亞),或是圍繞戰(zhàn)略目的精心策劃的“人為饑荒”(如安哥拉、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以保證威權政府或邊緣化政治運動實體擴展勢力、控制民眾。
值得注意的是,布呂內爾博士提醒讀者,有的饑荒有可能同時具備上述饑荒模式中的兩種甚至三種,好像“人為且被否的饑荒”(如1932~1933年的烏克蘭、1958~1961年的中國、1975~1979年的柬埔寨)、“人為和外示的饑荒”(如1968~1970年的尼日利亞)和“人為、被否然后又外示的饑荒”(如1983~1985年的埃塞俄比亞、1986~1988年的蘇丹)。我們都很熟悉劉少奇的一個著名觀點:“三分天災,七分人禍”。而在閱讀完布呂內爾博士為我們梳理的意識形態(tài)作用下的饑荒、身為冷戰(zhàn)產物與兩大陣營爭鋒戰(zhàn)場的饑荒、冷戰(zhàn)后被用作“自由世界”宣傳工具的饑荒這一20世紀大饑荒的歷史脈絡后,我們很有可能會對不斷翻新花樣的種種“人禍”感到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