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教到底是什么(7)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1:智慧教育 作者:凈空法師口述 王海峰 施景培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1:智慧教育


老師教你,你去查查字典,“宗教”兩個字怎么講。我們查出來了,向老師報告:“宗”有很多意思,它有三個主要的意思,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三個是“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學、教化?!白诮獭边B起來,這就恍然大悟,原來宗教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一下就明白了,以前把這個名詞解釋錯了。這才佩服我們的老祖宗,對于各個教派加一個“宗”字,宗教,這個名稱可以說在教學里真是推崇到至高無上。它是不是主要的教育?是的。為什么?它能幫助你成圣成賢,它能幫助你成佛、成菩薩。這不是主要的教學,還有什么東西是主要的!

它的普世教育,這是對一般人的,對社會大眾的,人人都應當要學的。佛家是十善業(yè)道。你看我們《十善業(yè)道經》前面,如果是完整的本子,這《大藏經》上有,前面有雍正皇帝一篇《上諭》,就等于序文一樣。雍正皇帝推崇,如果社會大眾人人都學十善業(yè)道,天下就太平,皇上就沒事了,垂拱而治。這個教育多重要!儒家普世的教育,現在我們把它提出來,是《弟子規(guī)》。道家的普世教育是《太上感應篇》。佛教的普世教育是《十善業(yè)道》。這三樣東西在古時候沒有人不講,沒有人不認真學習,它不是講、不是背、不是念的,它是要做到的。就是日常生活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一個標準,各個人都遵守。中國幾千年來,諸位看歷史,長治久安、太平盛世從哪來的?從這個教育教出來的。所以古時候中國的宗教教育,是皇上親自主管。儒家的教育交給宰相,底下有教育部,那個時候不叫教育部,叫禮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儒家讓宰相去管,佛跟道皇上管。

以后像伊斯蘭教傳到中國,基督教那時候叫景教,都是唐朝傳過來的,統(tǒng)統(tǒng)由皇室來推行。中華王朝中央政府以平等心對待基督教、對待伊斯蘭教。我看過北京的清真寺,伊斯蘭教道場建筑跟佛教一樣,宮殿式的,看它的匾額,寫著“敕建”兩個字,說明是皇室下命令建的,就(是)國家建的。

以前這些帝王知道重要的教育,推動這個教育天下太平。為什么?人都教好了,人人是好人,這人干的事情全是好事。所以在古時候,諸位要細心去觀察,古時候三百六十行,哪一行最快樂、最令人羨慕?跟諸位說,做官。做官身份很高,待遇也不錯,沒有事情干。為什么?沒有案子辦。一個月要有兩三件案子,很多了,沒有人犯法,沒有人做壞事。這什么緣故?教育教好了。而這個功德里頭,確實宗教教育是主,真的是個主要的東西,把人教好了。大家都學,皇室也學。他不學他怎么知道好?所以他也學,做官的都學。人跟人發(fā)生爭執(zhí),你要去打官司,官府里頭一召見,夫子怎么說的,佛菩薩怎么說的,你還好意思爭執(zhí)嗎?馬上就解決了,就和解,不再相爭。彼此一相讓,問題立刻解決。

(第四百七十四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