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教到底是什么(8)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1:智慧教育 作者:凈空法師口述 王海峰 施景培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1:智慧教育


現(xiàn)在佛教變成宗教,我們佛門弟子有罪過。我們老師是大教育家,是大圣大賢,怎么給他從宗教掛上勾?宗教是迷信。我們明白了,搞清楚了,在任何地方我們都要告訴人,佛法不是宗教。這個話不是我先說的,歐陽大師先說的。那好像是在民國十二年,我還沒出生,他在第四中山大學,就是現(xiàn)在的南京師范大學,做了一次很有名的講演,題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做了這么個講題。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的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這得搞清楚。我們學佛,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他的教育教什么?用一句話說,經典里面的話,“諸法實相”。這句話解釋開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教我們(的)是這個。具體來講,不外乎五大項目,這五大項目就是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五個項目都講到究竟圓滿,太珍貴了。后人把他老人家的教學,這些典籍,就是當時這些教材,稱為法寶,有道理!所以我們自己要好好學,要認真地學,要把社會這些誤會糾正過來,這是我們的責任、使命。方老師一生很努力地在做,很可惜他走得太早,七十九歲走的。當時我想,老師如果再能夠多活五年,效果就非常顯著,就能叫社會大眾重新來思考,給佛法定位,佛法確實不是宗教。

(第八十二集)

從世尊一生的行誼來看,佛教就不是宗教。世尊在學習當中,他什么宗教都學過,也可以說他的學術是集宗教之大成,集印度學術之大成,他全學了。最后在菩提樹下把所學的也都放下,這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他這一個示范,意義非常之深,我們要能體會到。我們要想學佛,就得學他這個方法,走他這個路子,我們會有他一樣的成就。他沒有分別、沒有執(zhí)著,對于一切法平等看待,而且都非常認真地學習,所以他沒有一樣不通。在教學的當中,他確實是教學、是教育,他不是宗教。

釋迦牟尼佛的學生,皈依三寶,這是來正式拜老師的學生。當年印度許多宗教徒、宗教的傳教師,都跟釋迦牟尼佛學,佛都接受,都是弟子,一律平等。所以佛教要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它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譬如《地藏經》的婆羅門女,那就是婆羅門教的,那就是有宗教信仰的,她皈依佛門,沒有改變宗教。宗教是侍奉天神的,婆羅門教是大梵天,他們的教主是大梵天王,沒有叫她改變宗教信仰。到佛這里來學什么?到佛這個地方來學定、學慧,最重要是學智慧,要遵守佛的規(guī)矩,就是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第五百六十三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