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最早的窮人經(jīng)濟學(2)

思想門:先秦諸子思想解讀 作者:黃堅


《非攻》篇,更是直接從老百姓的利益角度,說明戰(zhàn)爭的得不償失,“今師徒唯毋興起……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今唯毋廢一時,則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shù)”,“計其所得,反不如所喪者之多”,“今盡王民之死,嚴下上之患,以爭虛城,則是棄所不足而重所有余也。為政若此,非國之務者也”——顯然,這只是小老百姓的看法,王公大人,豈能作如是觀?“廁役以此饑寒凍餒疾病而轉(zhuǎn)死溝壑中者,不可勝計也。此其不利于人也,天下之厚害矣!而王公大人樂而行之,則此樂賊滅天下之萬民也,豈不悖哉!”(《非攻下》)——那年頭,打仗是來錢、來利最快和最豐厚的勾當,相當于現(xiàn)今的拆遷搞房地產(chǎn)和資本運作,你叫我別弄?怎么可能!死人有什么好奇怪,人反正都要死,只要不死我,不弄白不弄。兩個“樂”字,畫龍點睛,一針見血。

墨子幾乎是本能地意識到,百姓人民經(jīng)濟上的窮困、窘迫,與政治密不可分,這就使墨子將自己的經(jīng)濟觀點,延伸到了政治領域。于是,墨子喊出了即使在今天,也極具震撼和沖擊的聲音,“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法儀》)“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保ā渡匈t上》)“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又選擇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正長?!保ā渡型稀罚┖芎唵危埠車樔恕纳系较?,一律以選當任。當然,怎么選,還得另說,但首先,得是這個字:選。

管你是天子,還是村長。

墨子就這樣,貫穿了中國最早的窮人政治經(jīng)濟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