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恐懼的核心根源(1)

探索與洞察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你說你可以智慧地處理某些恐懼,對此我表示懷疑。因為智慧只有當恐懼不復存在時才會出現(xiàn)。

普普爾·賈亞卡爾(普):克里希那吉,在你昨天的講話中,你說到在面對恐懼和化解恐懼的過程中,最大的保障是智慧。但真正的問題在于,當我們身處危機之中,當來自無意識的恐懼吞沒了你,此時智慧在哪里呢,哪里還會有智慧的立足之地呢?你曾說過,智慧需要我們?nèi)シ穸ㄗ钃踉谒缆飞系恼系K,需要傾聽和觀察。但是,當一個人被無法遏制的恐懼所淹沒——這種恐懼沒有起因,或者也可能有一個無法立即識別出的起因——此時哪里還會有智慧的立足之地呢?我們要怎樣去處理這些恐懼呢?因為它們就是埋藏于人類內(nèi)心最底層的最原始的恐懼。而這其中的一種就是對自我被摧毀的恐懼。

提問者甲(甲):或者對自我的毫無意義感到恐懼。

普:這個我們可以應付,但對于無法存在的恐懼卻無法解決。

克里希那穆提(克):我們昨天就是這么說的,不是嗎?害怕無法存在或者無法“成為”。

普:而那其實就是恐懼的結構。

克:你的問題是什么?我們一起在討論或者探索的是什么?

普:我們要怎樣應對恐懼?你還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你曾說過智慧就是最大的保障。事實的確如此,但是當恐懼吞沒你時,智慧又在哪里呢?

克:你說的是,當恐懼的巨浪襲來時,智慧就不見了。此時,我們要怎樣去應對恐懼的浪潮呢?是這個問題嗎?

普:是的。

克:那就討論一下吧。

蘇南達·帕特瓦爾丹(蘇):我們明白恐懼就如同一棵樹上的枝條。你知道自己害怕的各種事物,并且在逐個處理它們的過程中,你也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害怕,但是你并沒有因此擺脫恐懼。所以,這種拋開枝節(jié)而直接看到恐懼的品質是什么?

克:啊,不。你很聰明,但聰明過頭了。克曾經(jīng)問過,我們是要去修剪枝葉呢,還是要探究恐懼的根源?不是嗎?

蘇:是恐懼每一個單獨分支的根源嗎?

克:不,是恐懼的根源。也就是說,拋開所有這些大大小小的枝條和樹干——去看恐懼的根源、它的整個基礎、它的最深處。

蘇:有時候,你是通過一個恐懼而看到恐懼的根源的。

克:讓我們來搞清楚。

普:你也許通過一個恐懼看到了根源,然后覺得自己自由了,但是還存在著如此之多你完全未曾意識到的恐懼。

克:我明白。所以你的意思是:存在著無意識和有意識的恐懼,并且無意識的恐懼常常會變得格外強大,在那些時刻中,智慧并沒有運作。那么,我們要怎樣應對這些無意識的、無法控制而又令人害怕的恐懼的浪潮呢?是這樣嗎?

普:是的。這種恐懼似乎以物質的形式顯現(xiàn)了出來,它是一個壓垮了你的物理事實。

克:是的,它擾亂了你的神經(jīng)和生理。我明白。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俗蛱煺f過,不是嗎,當有了不安全感,當有了深深的不確定感,當有了孤獨感,當有了被他人徹底拋棄的感受,有一種完全的孤立感、不存在感以及徹底無助的感覺時,那些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恐懼,深層的恐懼就會出現(xiàn)。這些事情喚起了一種很深層的恐懼,而當這種深層的恐懼出現(xiàn)時,顯然智慧就不在了。于是我們問:要怎樣去應對這難以駕馭、無法抑制、不請自來的恐懼呢?是這個問題嗎?就是這樣。

普:當然,一個人無論覺得自己已經(jīng)在多大程度上面對了已知的恐懼,但是在無意識層面,他還是被恐懼淹沒了。

克:我知道,我知道。這就是我們想表達的意思。我們在問,你要怎樣處理這個問題?我認為在意識層面,我們多多少少都能應對恐懼。身體上的、有意識的、日常的恐懼,我們都能夠處理。

普:也可以不去搭理它們。

克:不去搭理它們。或者你知道該怎么處理它們,也就是說,外圍的智慧就可以處理這些恐懼。是的,沒錯。

普:你甚至可以允許它們綻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