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信仰的最終目的都是追求幸福
我在美國凈土會見過這樣一對夫婦。丈夫是天主教信徒,妻子對佛教很感興趣。他們家里經(jīng)常舉行家庭法會,起初丈夫反對妻子學習佛教,但是后來妻子在修行過程中變得非常溫柔,丈夫也就沒有理由反對了。
不過對于孩子來說,爸爸去教堂,媽媽去寺廟,的確很容易因為父母宗教不同而感到混亂。這對夫婦的孩子經(jīng)常會看到爸爸媽媽交談的場景,覺得媽媽更有包容性,于是選擇了佛教,大學期間休學來到韓國聞慶市出家之后,開始學習佛教,同時也做起了翻譯工作。沒有人勸孩子選擇哪種宗教,而孩子自己做出了判斷。
丈夫來自天主教家庭,一直堅持去教堂。人們在教堂集會時經(jīng)常談論夫妻矛盾,然而這個家庭幾乎沒什么矛盾,于是,人們都說:“你找了個好老婆。你老婆怎么那么賢惠呢?哎,我們家天天都是戰(zhàn)爭不斷。”
當時這位丈夫說:“如果你羨慕,就把你老婆送到凈土會吧。”通過這句話不難看出,作為天主教徒的丈夫如何看待佛教徒的妻子。
比起我們是否去教堂、是否去寺廟,更重要的是怎樣修行,怎樣讓自己獲得幸福。心靈幸福了,就會變得從容,也更容易理解對方,對子女和丈夫(妻子)的理解幅度也會更為廣闊。
如果你正因為宗教信仰不同的婚姻而心亂,那就祈禱吧。
“佛祖,謝謝您,我的兒子真的很聰明,由他自己選擇人生道路吧。我相信我的兒子。”
如果是這樣的話,該結束的姻緣注定要結束,該繼續(xù)的姻緣也會自然而然地繼續(xù)下去。即使不因父母的介入而分手,有的人硬要往一塊兒湊也是湊不成的。反而是感謝佛祖,相信兒子,兒子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不過,父母也沒有必要掩飾自己的意見,沒有必要心里明明不喜歡卻裝出一副喜歡的樣子,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父母可以這樣說:“這是你的人生,你自己看著辦吧。不過我會為你祈禱的。”
計劃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們總是期待得到更多的利益。盡管自己的兒子存在很多不足,卻希望找到條件優(yōu)越的女性做兒媳;自己都覺得女兒有問題,卻想找到優(yōu)秀的男人做女婿。
父母之心可以理解,但是這樣太矛盾了。身為父母,都很難平心靜氣地對待自己的子女,還指望誰來包容自己的兒子或女兒呢?這樣想想,我們就應該經(jīng)常對兒媳或女婿心懷感激之情了。
父母應該做這樣的感恩祈禱。對兒媳說一句:“孩子,要不是你嫁到我們家,我兒子可能還
是孤家寡人呢,謝謝你救了他。”對女婿說一句:“要不是你,誰照顧我女兒啊。真的謝謝你。”表達過這種感激之情后,父母感到幸福,婚姻雙方也會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