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橫貫公路的東、西段以天池為界,臺東縣的公交車由海端駛來,高雄縣的公交車由甲仙上山,兩邊乘客在此換車。于接駁處有近一小時的休息時間,讓旅者舒展一下受顛簸勞累的筋骨,還可順便觀賞在本島頗負盛名的這片湖泊。海拔2200米的高山,空氣凈潔清新、陽光明亮剔透,極目所及的景色充滿靈氣,天更藍云更近、地更厚草更翠,人就像被大自然洗滌了,更輕安自在。
那天不是假期,游客稀少,我由中央山脈西側上來,只有五位鄉(xiāng)下人同行,是一個小家庭的三口陪同年長父母游覽。三代同堂的天倫樂,連我這外人都感到溫馨無比。老老少少在整個旅途中的言行,時時散發(fā)著溫柔敦厚的慈愛與孝悌,令人深深領受到傳統(tǒng)價值的可貴。正是這些農業(yè)社會根深蒂固的內涵使人與土親,長幼有序,敦親睦鄰,惜物愛物,使幸福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不管是富或貧。
少少幾人全去看湖泊。從公交車停靠的埡口爬一段小山坡就會抵達天池,路途雖短,卻有著每登一步便靠天更近、更能觸及神靈氛圍的震撼。立足于此,自然會明白人類有多渺小,生命是何等脆弱、短暫。
草地如碗盛滿湖水,湖面如鏡映出云天,巍峨的山林守護著周遭一切。我滿懷敬畏地走回埡口,回頭一望,三代同堂的長者遠遠走在家人前頭。草叢小徑雖然起伏不平,莊稼漢的步履卻最是穩(wěn)健。此時此刻,天地之間仿佛唯他獨行,每一步都合著大自然的脈動,優(yōu)雅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