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文”的科學性與現(xiàn)代性(6)

人文科學與現(xiàn)代性 作者:尤西林


因而,當用人文科學代稱的德文“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翻譯穆勒《邏輯學》里“道德科學”(moral sciences)一詞時,[參閱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卷)第3頁關于這一翻譯歷史地位的說明。]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從近代自然科學向現(xiàn)代人文科學的轉(zhuǎn)化。其實,早在穆勒之前的休謨《人類理解研究》第一章開首句中,已有“精神哲學(Moral Philosophy)或人性科學”的提法,[參閱〔英〕休謨《人類理解研究》,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9頁。]只是休謨比穆勒更加審慎恰當?shù)厥褂昧恕罢軐W”而不是“科學”的歸類。

與德語思想堅持人文科學之“科學”地位相同,意大利學者維柯(G. Vico)早在自然科學獨占“科學”一詞的18世紀,就立志為有別于自然科學的“詩意思維”命名一門“新科學”。意大利文的“科學”(scienza)與英文“science”同源于拉丁文“scientia”,因而維柯才針對狹義的自然科學型的“科學”而冠以“新”字。維柯的“新科學”,就是廣義的人文科學,他與德國思想家一樣,都堅持了“人文”的“科學”地位。“科學”,在此是指自古即有、現(xiàn)代以來尤為尊貴的系統(tǒng)知識與真理認識,“人文”要求享占此種知識桂冠,表明了“人文科學”的現(xiàn)代性。它意味著人文科學與自然—社會科學獨立區(qū)分又相互依存的密切關聯(lián)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