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卦進化史(2)

我愛偷窺:為何我們愛上自我暴露和窺視他人 作者:霍爾·涅茲維奇


我們靈長類動物喜愛大型的社會群體,甚至需要它們才能生存,可是我們有相處的問題。一方面來說,群體中似乎永遠有一兩個想不勞而獲的人。鄧巴討論瑞典生物學家馬各耐斯·恩奎斯特(Magnus Enquist)和奧托·雷瑪(Otto Leimar)的研究,在書中寫道:“他們指出,任何高度社會化的物種都面臨被不勞而獲利用的可能風險,亦即享受你工作成果的個體,雖承諾日后會回報,實際上卻沒有?!边@兩位瑞典學者的研究顯示,群體越大,就會有更多想不勞而獲的個體出現(xiàn),而且他們會得逞。“在一個很大又分散的群體中,不勞而獲者永遠可以在被發(fā)現(xiàn)前先溜掉……在群體中,不勞而獲者的不可靠從一個群體傳到另一個群體,需要時間?!彼砸蝗鹤晕易鹬氐男尚稍撛趺崔k?答案是八卦。

在大群體中生活的靈長類花很多時間為彼此梳理。它們?yōu)楸舜耸崂淼臅r間,遠超過健康與衛(wèi)生的需要。事實上,靈長類間的梳理行為是為了建立關系。梳理讓人舒服,得花許多時間。這是排除不勞而獲者的方法,不肯花時間幫別人梳理和被梳理的個體,會被群體排斥。鄧巴認為,梳理是八卦的早期形式,是一種信號方式,點明誰是盟友,誰是外人,誰實際上不屬于群體,又或者誰是群體不要的,因為它們違反社會習俗?!盎蛟S語言演進不是為了區(qū)分誰是朋友和熟人,而是區(qū)分誰是群體中的不勞而獲者,并強迫它們遵守規(guī)范……八卦的演進可能是為了控制不勞而獲者?!?/p>

一旦發(fā)展出能在大群體中和諧生活的工具,猴子和猩猩就變成地球的優(yōu)勢物種。這些動物的數(shù)目不停增長,也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它們開始進化、發(fā)展出語言能力。語言讓新人類能夠拓展社交網(wǎng)絡,因而更具優(yōu)勢,更有效率:

語言讓我們能在一個有更多個體的網(wǎng)絡中交換信息,這是猴子與猿類所不能及的。如果猴子與猿類彼此梳理的功能是為了建立信任及分辨誰是盟友的個人知識,那么語言還有一個附加優(yōu)勢:它能讓你述說許多關于你的事,你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你是什么樣的人;它同時能讓你以多種細微方式傳達身為盟友或朋友的你是否可靠。

鄧巴及部分學者認為,一般人居住在約150 人左右的“社群”中,這表示有150 個人實際上認識你。這個數(shù)字是一般黑猩猩群體的3倍。這個數(shù)字為什么變成標準?鄧巴的理論指出,150 “大約是所有活著的子孫的數(shù)目……根據(jù)我們對狩獵采集與農業(yè)社會的觀察,可以推估當時一對夫婦的生育能力持續(xù)到第四代的出生……5個世代表示從你一直回到你的曾曾曾祖母,或是任何能確定親屬關系的那一代。”換言之,人類大腦的進化讓我們能記得、辨認約150 個人左右的社群,而且住在當中,一個我們能集體辨識與定位的社群。語言是我們用以表達社交知識與八卦的工具,讓人類的群體擴增為黑猩猩群體的3倍。和我們的猿類遠祖一樣,在前工業(yè)時期,我們安全地住在村莊與社群里,因為擁有能區(qū)分出不勞而獲者與佯裝者的機制,知道他們不是我們的家族成員,或者不是社會的生產(chǎn)分子。這個機制就是八卦:大家都互相認識,而且對我們的自我感知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每個人都知道我們的存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