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在觀看完新聞發(fā)布會后,往往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記者是一份神奇的工作,他們總是擅長從總統(tǒng)的講話中提取最有用的信息!不管總統(tǒng)如何用迂回的手段去對付記者的直接提問。
然而,犀利且必要的提問,才是引出對方表達觀點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那些提出許多“不合格問題”的記者,面對奧巴馬這樣一位應付媒體的高手時,如果沒有對問題的結構進行恰當?shù)慕M織,很難有效地從奧巴馬口中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奧巴馬總是有太多的觀點和信息要表達?!盁o的放矢”是許多不合格的記者的通病。
在這里,我們要質疑并思考在詢問過程中的一個悖論:簡單的問題會導致詳細、目標精準的答案;但拋出復雜的問題,你得到的往往卻是——他不想正面回答,或者毫無限制地圍繞主題繞圈、進行“放縱性地回答”,偶爾會讓你感覺不知所云。
所以,在這本書里,我將告訴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境下,如何從大量的相關信息中找準目標,使用“最簡單卻最有殺傷性的問題”的詢問技巧。
這本書中所提及和揭示的詢問技巧,來源于世界上最具典型性和啟發(fā)性的人類智慧成果,如在軍事詢問和審問時的案例、采訪時的案例、作任務報告時的案例等。
詢問是一門嚴肅的科學,因為其中蘊含了許多特殊的跟人文科學有關聯(lián)的技巧,并遵循一定的邏輯;詢問同樣是一門藝術,因為在一些具體而真實的情境里,詢問會使人置身于一個個恍若夢幻的舞臺上一般,身處其中的人會感受到戲劇性的張力和魅力;詢問還是一門學科,它遵循一定的具有組織性、系統(tǒng)性的原則。
學會提出問題,是有效詢問的根本,是詢問這門學科的“核心”!
這里要注意的是,學會提出問題,關鍵是在詢問的過程中,要盡力地去除你腦中事先形成的固有概念和偏見,以更開放的姿態(tài)去提問!
我所要教你的詢問技巧,與那些強迫的詢問無關,與那些恐嚇的詢問無關,與任何非合作性的低級詢問技巧皆無關,這是一種更加科學的詢問技巧。
在詢問的過程中,我將教會你,如何讓原本參與度很低的人,從排斥回答你的問題,轉向自愿自覺地回答你的問題——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無須將“對立性”的被詢問者變成我們“自己人”——即便他們對我們有戒心,甚至是我們的敵人,我們仍然可以讓他們開口——我們只是掌握了一定的詢問技巧,讓他們瞬間變得樂于合作。
在學習的初始階段,我想首先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詢問者!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以及其他隨之而來的關于“詢問”的許多問題。
事實上,從嬰兒時代開始,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我們每天都在詢問大人各種問題,并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證實,這是一種天生的詢問稟賦。作為成年人,如果我們要發(fā)揮這種天賦,學會如何高效、有效地詢問,首先應該喚醒我們在兒童時代對待各種問題時的頑固勁兒和執(zhí)拗勁兒,找回那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詢問沖動,以及那顆毫無偏見的好奇心。
然而,學會詢問,遠遠不止保持好奇心這么簡單。這還是一個與人的“注意力”有關的問題。
兒童發(fā)問時,他們通常只想獲得針對某個問題的簡單答案。比如,他們會指向一個之前沒見到過的臭蟲,問大人:“這是什么?”然后期待大人作出一個簡單的回答。
作為成年人,我們的詢問卻充滿深謀遠慮,往往試圖在同一時間獲得更為復雜和有效的信息。我們會指著一個臭蟲說:“快看!一只超大個兒的臭蟲!我之前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它從哪里來的,它會咬人嗎,它會吃掉我的西紅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