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來為饒益①眾生,故出現(xiàn)于世,令諸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②,離生死苦,得常寂③樂。然皆從兜率陀天④,現(xiàn)最后身⑤,教化諸天子⑥眾。觀諸有情⑦,機(jī)緣將熟,下生人間,示現(xiàn)成道。故我釋迦世尊⑧,示最后身于兜率天上,名曰護(hù)明菩薩。知諸眾生,應(yīng)受妙法,乃乘六牙白象⑨,舉身放大光明;無量諸天作眾伎樂⑩,焚眾名香,散天妙華;隨從菩薩,滿虛空中,呈祥現(xiàn)瑞而下。
于周昭王二十五年癸丑之歲六月八日,明星出時(shí),降神中方迦毗羅國圣王貴族釋迦苗裔凈飯王家,由摩耶夫人右脅而入,滿足十月。夫人欲游觀園林,王即敕諸臣彩女,前后導(dǎo)從,嚴(yán)諸幡蓋,燒香散花;乘于寶輦,往藍(lán)毗尼園。天龍八部,充滿虛空,悉皆隨從。夫人既入園已,諸根寂靜,身輕柔軟,不想三毒。園中有大無憂樹,花色鮮美,枝葉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
時(shí)菩薩便從右脅而出,墮七寶蓮華上,自行七步,舉其右臂,作獅子吼,言曰:“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于今盡矣,此生利益一切天人。”時(shí)天王即以天繒接太子身,九龍吐妙香水,天帝進(jìn)浴前后。忽生四井,水皆香潔。爾時(shí)三千大千世界,放大光明,見諸瑞相。
《周書異記云》:“昭王甲寅之歲六月八日平旦,時(shí)有五色光明入貫太微。蘇由卜曰:‘有圣人生于西方,一千年后,聲教及此。’昭王命鐫石埋之。”周時(shí)六月八日,即今四月八日也。
【注釋】
①“如來”,梵tathqgata,佛十號之一。佛乘真如而來,以成正覺,故稱如來。“饒益”,饒,即豐裕、富足之義;益,指利益;饒益,即給予豐足之利益。
②“知見”,即知識與見解。“開”,即開發(fā)之義。“開佛知見”,指開發(fā)如來藏,破眾生無明,以見實(shí)相之理。“示”,即顯示之義。“示佛知見”,指無明惑障已除,法界諸德體性,即可分明顯示。“悟”,即覺悟之義。“悟佛知見”,指在障除體顯之后,即可覺悟理事融通,無二無別。“入”,即證入之義。“入佛知見”,指事理已然融通,即可自在無礙,證入智慧性海。案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方便品》:“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xiàn)于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xiàn)于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故諸佛只因一大事因緣,即欲令眾生都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才出現(xiàn)于世間。
③“常寂”,常,指無生無滅;寂,指斷絕煩惱。
④“兜率陀天”,梵Tu2ita,意譯為知足天,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此天天人,于自身所受之五欲,喜樂知足,故有此名。
⑤“最后身”,梵antima-deha,指于生死界中最后之身。在小乘,指證得阿羅漢果位者;在大乘,指證得佛果之菩薩。
⑥“天子”,指天王之子。
⑦“有情”,梵sattva,指一切有情感和意識之生物。
⑧“釋迦”,梵!qkya,意譯為能仁,佛種族之名稱。在此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世尊”,梵bhagavat,因佛為世間最尊貴者,又為世間眾生所尊重,故稱世尊。
⑨“六牙白象”,為菩薩降世入胎時(shí)所乘之象。六牙,表菩薩之六度。而象有大力且性情和順,故表菩薩有大威勢且慈悲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