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雄
如果你既年輕又有理想、有才華、有不服輸?shù)木?,同時還有一顆清醒的頭腦和一個精心策劃的奔往成功的縝密計劃,那你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劍圣喵大師。
像看一朵花綻放,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我眼看著劍圣喵大師完成了從無名小卒到“網(wǎng)紅”作家的轉變。不得不感慨網(wǎng)絡時代“造神”的速度,感慨喵大師的奮發(fā)與執(zhí)著,也感慨在這個越來越令我看不懂的時代里奇跡的涌現(xiàn)。
寫很多文章,出一本書,開設微課,成為“網(wǎng)紅”作家,這些事會給他的生活和人生帶來改變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否則喵大師不會如此努力,而且樂在其中。他的目的就是讓自己通過這種改變來脫胎換骨,憑借這些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幾個層次、把同齡人甩下幾條街、讓人仰視嗎?好像又不是。至少我每次見到喵大師,都會看到他那謙恭的笑容,感知到他的堅定與溫和,我會忍不住地想:“這是一個多么有禮貌的小伙子。我要是有個女兒,就讓她嫁給他!”
可惜,我沒有女兒,所以只能期盼劍圣喵大師能夠遇到和他同樣優(yōu)秀的女孩,并在今后的人生中擁有他該有的幸福。
從字里行間,我能看到劍圣喵大師變成熟的過程——像一只蛹化身為蝶,變化的過程就是成熟的過程——褪去青澀變得圓潤,拋去單調(diào)變得豐富,走出迷茫找到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最初我讀他的文字會感到一絲艱澀,到后來讀著感覺自然流暢起來……不過是短短一年的時間,我們還奢望一個人能夠改變多少呢,喵大師成長的速度已經(jīng)讓我們感到驚嘆了!
喵大師是自信的。我不知道他這種自信是來源于實力還是來源于性格。有自信而又有很強的分寸感,便構成了他筆下那個獨特的“我”——那個叫周若愚的青年人。這個“我”輕松自如地點評著他的朋友沙大神和情圣,得心應手地指點著身邊的紅男綠女,瀟灑隨意地評說著人世的奮斗與犧牲,診斷著情商、人格、心理、愛情、事業(yè)、人際關系等種種病癥,然后像老中醫(yī)不容置疑地給人開處方一樣,開出自己的藥方。這不是活脫脫一個年輕老中醫(yī)的形象嗎?我這個比喻讓他吃了一驚。
回到他這本書。他說:“你幫我想想書名好嗎?”我順口答應下來,卻發(fā)現(xiàn)這實在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就像幫別人家的孩子取名,你怎么知道別人中意與否?叫《心戰(zhàn)術之劍圣喵大師篇》,叫《忍or不忍——若愚說》,還是叫《貼心與冷讀》好?我似乎也陷入了選擇困難癥。轉念一想,書名固然重要,可內(nèi)容才是更吸引人的東西,這本書應該說是有“料”的——至于這種“料”是普通的石料還是玉石毛料,甚或是已經(jīng)成型的珍寶之作,內(nèi)里藏著黃金般的東西,能照亮自己的眼、點亮自己的心,得讀者親自去品鑒,我不想做過多的引導。
這本書的體例是我想點贊的地方。原本珍珠般散著的一篇篇文章,以講故事的方式被串在了一起,似散,也不散,讀來還是饒有趣味的。不管是編輯的功勞還是喵大師自己的主意,這種小小的創(chuàng)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本書有時比初戀還難忘,我理解喵大師此刻的心情。那就祝愿本書出版以后,能夠登上暢銷書排行榜,讓作者和出版機構都皆大歡喜!反正祝愿又不需要我開支票。何樂而不為呢?
所有的聊天其實都是在聊尊重,
不斷接納關系是一個人存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