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您可能存在的優(yōu)越思想
阿爾貝羅尼提出,羨慕有時被用來“抵消高傲”。這在敵對性羨慕和怨恨的心緒上尤為真切。當我們覺得自己比對方更配得到某種優(yōu)勢時,我們的怨意會特別強烈。
我們認識的第一位羨慕者貝特朗這樣講述他的心理治療所得:
事實上,我明白過來,我的羨慕情緒和我的自我評價過高有關。年少時,我就覺得自己很有能耐,學習和體育都很突出,還很受歡迎。所以,我很早就有了很大的野心?,F(xiàn)在,當我看到有人實現(xiàn)了我的理想而我卻沒有時,我常常就會有這種低級的想法:“這家伙比我好在哪里了?”若這人剛好是我認識又覺得平庸無奇的,那我的情緒會更糟糕。其實,他肯定沒有我認為的那么平庸,畢竟他至少會抓住機會,或者有我沒有的積極性。我發(fā)現(xiàn),要減少對別人的羨慕,必須承認我沒有自己想象的強。
貝特朗正在學習避免成為一個“尖刻”的人——總是心懷羨慕、總覺得自己遭到生活不公平對待的人。
不過,如果認為生活很公平、成功總是屬于配得上的人,這樣的想法也是很荒謬的。若要做到不帶羨慕地承受不公,我們建議您可以讀一下本書在“喜悅”和“悲傷”方面引述的斯多葛主義哲學的理論。
為更公正的世界貢獻己力
不公正會導致敵對性羨慕以怨怒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對于羨慕者而言,這是一種痛苦而危險的情緒。過多的怨怒會威脅一段友誼、一個家庭、一家公司,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
弗朗西斯科·阿爾貝羅尼指出,在體育和科研這兩個領域里,即便競爭激烈,怨怒卻是最少見的,因為行內的規(guī)則和取勝條件均被業(yè)內人士公認為相對清晰、公正。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為更公正的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眾人。請不要再把孩子與他的兄弟姐妹作比較、貶低他,請幫助他按照公平的原則處理沖突,請教會他無論在學校還是工作中都對不應受的懲罰勇敢地說“不”,也請您在他面前以身作則地作出公正的決斷。通過這些簡單的舉動,您就可以減少身邊怨怒的產生了。
不要挑起他人的羨慕
羨慕并不是一種讓人好受的感覺。因此,請再三注意, 不要無端地挑起別人的羨慕情緒。這并不是要您成天隱藏自己的優(yōu)勢,那樣會顯得虛偽;而是建議您不要像約瑟在兄弟面前做的那樣,過分炫耀優(yōu)勢。此外,別人沒有理由懷有與您相同的喜悅,所以也請勿因這些優(yōu)勢表現(xiàn)得太過欣喜。
我們早已發(fā)現(xiàn)不過度挑起他人羨慕之心的益處。在一項研究中,一群學生被要求一起在電腦屏幕前做數學題。當電腦告知某學生他的成績超過了所有人時,他個人單處一室時的喜悅表達遠比與同學們共處一間教室時要強烈得多——不要忘記這份青春時代的大智慧。
學會處理羨慕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