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豆蔻年華:

成語密碼(第1季) 作者:莫彭齡,劉玉凱 編


豆蔻年華:

娉婷少女十三余

某知識性電視節(jié)目曾出了這么一道題:“請問,‘豆蔻年華’專門指多大年紀(jì)的少男少女?”提供的答案是: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這個題目和答案對不對呢?我們得從成語“豆蔻年華”說起。

“豆蔻年華”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边@是杜牧離開揚(yáng)州赴長安任職時,寫給一位歌女的詩。詩中形容這位十三四歲的少女,舉止輕盈,娉婷婀娜,嬌小秀美,宛若農(nóng)歷二月初的豆蔻,含苞待放。這一千古妙喻本來是專指一人的,卷上珠簾,遍揚(yáng)州的女子都沒有人能夠與這位歌女相比,后來的詩文中泛稱十三四歲的女子,卻都是借光得到的美譽(yù)了。

豆蔻是南方多年生草本植物,春末夏初開淡黃色花,秋季所結(jié)的果實(shí)是扁球形,種子很像石榴子,有濃郁的香氣。古典詩文中用來比喻少女,多因?yàn)樗膵尚『蛙跋?。依?jù)此說,開頭的問題和答案中提到“少男”是有誤的。而且若用于女子,也專指未成年的妙齡少女,雖不必拘泥于十三四歲,但也不能超得太多。中國古代文化實(shí)在精致,不同年齡的女孩有不同稱呼:12歲稱金釵之年,13、14歲稱豆蔻年華,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之年。

一部名叫《豆蔻年華》的老電影,就講了一群面臨激烈競爭的女高中生相聚在省重點(diǎn)高中后發(fā)生的故事。主題曲里唱的“我們一天天長大成人,也許長大了失去了純真”,或許就是豆蔻年華的青澀味道吧。

(劉玉凱)

**成語名片**

dòu kòu nián huá

指少女十三四歲或十四五歲的時光。

唐·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奇思妙想**

看漢字變化猜成語

疤—把_____咕—吟_____

鰲—敖_____奏—春_____

卉—開_____湍—而_____

(參考答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