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概述

乾隆帝及其時代 作者:戴逸 著


乾隆皇帝姓愛新覺羅,名弘歷。清康熙五十年生,嘉慶四年死(1711—1799),享年88歲。他在位60年,傳位于皇十五子颙琰(即嘉慶帝),又當了三年多太上皇。他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一個,在位時間僅比祖父康熙少一年而居第二,但做太上皇時仍獨攬大權,因此,他實際掌握權力的時間比所有的帝王更長。

乾清宮正殿,雍正帝的傳位密詔即庋藏于“正大光明”匾額之后。

乾隆帝的生父為雍正帝,生母鈕祜祿氏,其母初為雍親王府格格,后被尊為孝圣憲皇后。乾隆帝有兄弟10人,多早殤。他排行第四,為皇四子,初封和碩寶親王。他幼即聰穎,深得祖父、父親的寵愛。雍正即位時,定秘密建儲的制度,將弘歷的名字密寫封緘,藏于大內(nèi)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后,雍正病逝,啟視傳位密詔,弘歷繼皇帝位。1736年,改元乾隆?;饰皇谑苤H,沒有經(jīng)過祖輩、父輩那樣劍光刀影、驚心動魄的激烈爭奪。他即位,既有雍正煌煌遺詔的合法根據(jù),他兄弟10人又大多已不在人世,繼位時在世的只有兩位弟弟,一位是與他同齡的五弟弘晝(封和親王),另一位是年僅兩歲的十弟弘瞻(后封果親王)。這兩個人的地位、才智或年齡均不足以和弘歷爭逐帝位。因此,乾隆繼位,順利接班,風平浪靜,沒有發(fā)生政治動蕩。

乾隆統(tǒng)治時期,清王朝國力鼎盛。當時,經(jīng)濟繁榮、國庫充裕、社會安定、戶口大增,邊疆的統(tǒng)一得以鞏固,中國的版圖于此奠定。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達到了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在高度的繁榮昌盛之中,社會矛盾逐漸激化,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也叩關而至,清王朝正走過了全盛的階段,幾千年從未有過的嚴重危機正在日益臨近。

研究乾隆帝,既要研究他的思想、行為、政策、功績、失誤,也要研究他的經(jīng)歷、性格、才能、愛好、心態(tài),而更重要的是要著眼于一個時代,即18世紀的中國。乾隆帝誕生于18世紀之初,逝世于18世紀的最后年代,高度發(fā)達的中國封建社會培育了這樣一個有才能、有作為、有個性的統(tǒng)治者,產(chǎn)生了一位既仁慈又殘暴、既英明又短視的君主。他的思想、行動及其制定的政策是在中國18世紀的特定環(huán)境中形成的,甚至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環(huán)境造就了歷史人物,而人物又在改變、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乾隆帝長時期站在18世紀的最前列,運籌帷幄,驅遣群僚,叱咤風云,在他的巨大身影下,翻過了一頁又一頁的歷史篇章。他所思、所言、所行深刻地影響著時代。在一定意義上,他是18世紀中國歷史的參與者、領導者和塑造者。

乾隆帝知識廣博,才能卓越,自幼聰慧。11歲時晉謁祖父康熙帝,當面背誦書文,一字無誤,得到老皇帝的歡心,被養(yǎng)育宮中,隨侍左右。乾隆帝后來經(jīng)常懷念這段經(jīng)歷,視為不世之恩榮。少年和青年時代受到嚴格的、良好的教育,熟讀儒家經(jīng)典,得到名師福敏、蔡世遠、朱軾等的教導,研經(jīng)習史,作文吟詩,又酷愛書法、圖畫、文物,精嫻音律,熱心園林建筑,全面通曉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他的愛好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兼具學者、詩人、藝術家、鑒賞家的氣質。通多種語言,不但精于漢文,而且熟諳滿語,與大臣討論政事,經(jīng)常使用滿語,還懂得蒙古語、維吾爾語與藏語,能和來朝的少數(shù)民族領袖直接交談。他愛好體育武事,經(jīng)常騎馬射箭,秋狝圍獵,觀看冰嬉、摔跤、龍舟等。曾多年隨侍皇帝左右的著名歷史學家趙翼說:“上最善射,每夏日引見武官畢,即在宮門外較射,秋出塞亦如之。射以三番為率,番必三矢,每發(fā)輒中圓的,九矢率中六、七,此余所常見者?!?sup>由于勤習武事,經(jīng)常鍛煉,故身體健康,精力過人,很少生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他已79歲,朝鮮使者洪仁點覲見后,說他“尚如六十余歲人,筋力則耳目聰明,步履便捷矣”

乾隆帝戎裝像。

乾隆帝青年時期朝服像。

乾隆帝身材勻稱,豐腴而略矮,身高約1﹒6公尺(據(jù)覲見他的英國使團人員說身高五呎二吋,約1﹒6公尺)。臉龐呈長方同字型,兩腮稍削,皮膚白皙,微帶紅潤,眼睛黑而明亮,炯炯有神,鼻稍下鉤,體態(tài)文雅,外表平和。青年時代是一位英俊瀟灑的翩翩佳公子,老年時代,則顯示出尊嚴、和藹和慈祥。

乾隆帝有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但作為一位政治家,他勤于理事,始終不懈,獨攬大權,能謀有斷。他即帝位時是個剛滿23歲的青年(按中國的傳統(tǒng)算法是24歲)。在父喪的哀戚氣氛中初登寶座,這個青年人俯視著王公百官,匍匐腳下,聆聽自己的諭旨,高呼萬歲,內(nèi)心第一次體驗到作為“天下主”的愉悅和滿足,同時也喚起強烈的使命感。他認識到:治理一個幅員遼闊、情況復雜、問題繁多的龐大帝國,如同進入一個充滿著種種弊端、陷阱和陰謀的世界,必須小心謹慎,努力以赴,勤勉從事。他告誡自己:“人君之好惡,不可不慎,雖考古書畫,為寄情雅致之為,較溺于聲色貨利為差勝。然與其用志于此,孰若用志于勤政愛民乎?”在多年之內(nèi),工作的重擔使他大大減低了生平的愛好——寫詩和游景。故初年詩作較少,也不常出外巡游,整天埋頭于千頭萬緒的棘手事務中,處理堆積如山的文牘奏折。趙翼記下了乾隆帝勤政的情形:“上每晨起,必以卯刻……自寢宮出,每過一門,必鳴爆竹一聲。余輩在直舍,遙聞爆竹聲自遠漸近,則知圣駕已至乾清宮。計是時,尚須燃燭寸許,始天明也。余輩十余人,閱五、六日輪一早班,已覺勞苦,孰知上日日如此?!?sup>這是平常無事的情形,如果有戰(zhàn)事、河工、賑災、祀典等重要政務,就更加忙碌,精力貫注,孜孜不倦。例如在平定準噶爾戰(zhàn)爭中,“每軍書旁午,應機指示,必揭要領?;驍?shù)百言,或數(shù)十言,軍機大臣承旨出授司員,屬草率至脫腕?;蜍妶蟮揭砸狗?,則預飭內(nèi)監(jiān),雖寢必奏。迨軍機大臣得信入直廬,上已披衣覽畢,召聆久矣。撰擬繕寫,動至一二十刻。上猶秉燭待閱,不稍假寐。”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

乾隆帝觀看蒙古力士表演。

乾隆帝夙興夜寐,孜孜求治,在他統(tǒng)治的前期和中期尤其如此。平日的生活起居也很有規(guī)律,“卯時而起,進早膳后先覽中外庶政,次引公卿大臣與之議決,至午而罷。晚膳后更理未了公事。間或看書、制詩、書字,夜分乃寢”。他幾乎每天如此,循環(huán)往復,度過時光。不僅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固定的安排,而且一年四季的行蹤、起居,也有近乎不變的日程表。每年元旦詣奉先殿、堂子祭祖,至壽康宮向皇太后祝賀,御太和殿受朝,在養(yǎng)心殿開筆,書寫心經(jīng)。正月間的典禮最多,祭太廟、祈谷、宴外藩王公、宴近支宗族、宴廷臣,在重華宮吟詩聯(lián)句,上元節(jié)在圓明園之“山高水長”觀看煙火花燈。二月祭社稷、行耤田、開經(jīng)筵。此時天氣漸轉暖,從大內(nèi)移居圓明園,清明則謁東、西陵(遵化和易縣),或逢巡幸之年,多在本月內(nèi)啟行。四月以后,北方春夏多旱,行雩禮以祈雨,五月端午在圓明園福海觀龍舟競渡。夏秋間,多往避暑山莊,每去必住兩三個月,大會蒙古王公,舉行木蘭秋狝。夏秋如在北京,常去清漪園、玉泉山、香山、湯山、盤山的行宮走動,有時也在南苑騎射行圍。八月為乾隆壽誕,十一月為皇太后壽誕,這是兩個最重要的節(jié)慶日,張燈結彩、點景演戲,成為全國的娛樂日。十一月冬至,舉行隆重的祀天大典,從此由圓明園回居大內(nèi)。十二月朔日開筆寫“福”字,分賜王公大臣。年底,外藩來覲,又必有絡繹不絕的召見、賞賜和宴請,至于皇太后處,每隔幾天必去請安問好。這一大致的日程表,歲以為常,周而復始。乾隆帝就像舞臺上的演員一樣,按照編寫好的劇本,扮演皇帝這一角色。當然,突發(fā)事件和皇帝個人一時興會所至,隨時可以改變?nèi)粘?,但一年的生活起居大致脫離不了這一刻板的程序。一個專制皇帝擁有絕對權力,他自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他想做的事情,而實際上,他的行動卻按著固定的節(jié)拍機械地運轉著,不過這種固定節(jié)拍由傳統(tǒng)、習慣、禮儀需要所形成,皇帝自覺自愿地接受,已變成了專制皇帝個人意志的一部分。

乾隆帝儒服寫字像。

傳說中把乾隆帝說成是充滿奇聞逸事的風流天子。其實,他生活很有節(jié)制,不喜飲酒,他一生寫了幾萬首詩,從不以“酒”字入詩,從不暴飲暴食,即使舉行慶節(jié)賀宴,也日落而止,不舉行夜宴,“凡曲宴廷臣,率不過未申時”。他處事很有條理,不躁不亂,很有涵養(yǎng)。他自己說:“‘事煩心不亂,食少病無侵’。此二語為予養(yǎng)心養(yǎng)身良方,原別無求養(yǎng)生之術也?!?sup>和其他皇帝一樣,他有三宮六院許多嬪妃,卻并不沉溺于女色。他和自己的結發(fā)妻子孝賢皇后富察氏感情極篤,伉儷情深,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早逝,其時乾隆年僅36歲,哀傷思念,直至晚年。他歷年寫了許多富有深情的悼念詩賦,其中一首說,“縱糟糠之未歷,實同甘而共辛”,“影與形兮難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信人生之如夢兮,了萬事之皆虛。嗚呼!悲莫悲兮生別離,失內(nèi)佐兮孰予隨”。繼立烏喇那拉氏為皇后,但帝后感情不和。乾隆三十年(1765)第四次南巡,至杭州,因事齟齬,皇后忿恚,自剪其發(fā),乾隆震怒,置后于別宮。翌年皇后死,乾隆帝不以皇后相待,命以皇貴妃禮儀治喪。從此之后,再也不立皇后,帝內(nèi)宮雖有愛寵,但管理嚴格,不準胡作非為。晚年有愛妃惇妃,恃寵驕橫,宮女得罪,竟被杖責致死。乾隆帝惱怒,將惇妃降革為嬪,諭旨說:“事關人命,其得罪本屬不輕,第念其曾育公主,故量從末減耳。若就案情而論,即將伊位號擯黜,亦豈得為過當乎!”

乾隆帝慧賢貴妃像。

乾隆帝受儒家政治哲學的熏陶,以之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他視君主為政治社會結構中的主體,“君者為人倫之極,五倫無不系于君”,“臣奉君、子遵父、妻從夫,不可倒置也”。他也很重視儒家學說中的民本思想,認為君主有責任保護民生,關懷民瘼,重視民心,“民之所與,即天之所與,是以人君祈天永命,莫先于愛民。得民心則為賢而與之,失民心則為否而奪之??刹簧骱??可不懼乎?”他認為:君主應養(yǎng)育萬民,控馭萬民,就像父親對待兒女一樣。庶民安居樂業(yè),政權才能鞏固、長存。人民的力量以被動的形式明顯地反映在他的政策中。他曾模仿李迪的《雞雛待飼圖》作畫一幅,墨刻多分,賜給各省督撫們,要他們照顧百姓,就像照料飼養(yǎng)小雞一樣,“即雛哺之微,寓牧民之旨……欲督撫等體朕惠愛黎元之心,時時以保赤為念,遇有災賑事務,實心經(jīng)理,勿忘小民嗷嗷待哺之情”。這種重民、愛民的思想固然促使他盡可能去減輕人民的負擔,改善人民的生活,但并不影響他在很多場合采取嚴厲的手段去鎮(zhèn)壓人民起義。他認為:君與民的關系如同父與子,父親有養(yǎng)子教子的責任,而兒子亦有尊親孝父的義務。不論老百姓窮困到什么程度,都不能違犯國法,反抗朝廷。否則就是“刁民”、“莠民”,就是不孝的忤逆之子,人人得而誅之,故“恤民”與“懲奸”是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吧w恤民之與懲奸,二者原相濟為用,欲恤民斷不可不懲奸,而非懲奸又斷不能恤民……務期寬嚴并濟,懲勸兼施,洗因循之積弊,歸平康之淳風?!?sup>因此,他對聚眾鬧賑、抗租抗糧、秘密結社、武裝起義竭力鎮(zhèn)壓,常責怪官吏們姑息養(yǎng)奸,邀譽市恩。他處治此類案件總是從重從嚴,近于斬盡殺絕,決不心慈手軟。在這方面,充分暴露了他作為專制君主的猙獰面目。

乾隆通寶。

乾隆帝統(tǒng)治的時間很長,晚年吏治趨于腐敗,諸弊叢生,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反抗斗爭蜂起。他禪位給兒子嘉慶帝的時候,正值湖北白蓮教揭竿而起,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清朝統(tǒng)治盛極而衰。從乾隆帝個人來說,進入老年,理政不如早年之勤勞,用人不如早年之明察,辦事不如早年之決斷,體力漸衰,精神不支。而一切軍國要務仍要由他一人決斷,習慣站在權力巔峰的君主不會因自己精力的衰退而讓出權力,甚至禪位以后,乾隆仍是實際的統(tǒng)治者,嘉慶僅僅是名義上的皇帝,新皇帝很識趣,“自丙辰(嘉慶元年)即位以來,不欲事事。和珅或以政令奏請皇旨,則輒不省。曰:‘惟皇爺處分,朕何敢與焉’”。老皇帝掌握實權,但管不了事,新皇帝又不敢管事,正因為如此,和珅得以狐假虎威,竊取權力,擅作威福。

嘉慶帝朝服像。

和珅書法。

嘉慶帝御筆。

乾隆帝八旬萬壽盛典圖。

任何專制統(tǒng)治者,當他經(jīng)歷了漫長的人生道路,到了晚年,日益走向生命的終點時,他的知識、經(jīng)驗非常豐富,對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反應模式,幾乎是以不變應萬變。他的思想和性格也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青年時代的許多優(yōu)點日益向其反面轉化,頑強變成頑固,自信變成自傲,嚴格變成嚴苛,道德上的正當要求變成僵化的清規(guī)戒律。甚至心理失常,行為怪僻,出人意料。人們既不能理解他,又不敢違拗他。他看著以往親近的伴侶、臣僚、侍役以及從前的敵人,一個個從人世間消逝。連他親生的17個兒子也大多數(shù)先他離開塵世。只有皇八子永璇(儀親王)、皇十一子永瑆(成親王)、皇十五子颙琰(嘉慶帝)、皇十七子永璘(慶親王)還在他的身邊。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在他的寶座下成長、接班、任職,皇帝的周圍被越來越多的陌生人占領、包圍。加之他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本來就不容易接觸實際、了解下情。他在這個日益變得陌生的世界上更加孤寂,他遇事獨斷,無人可以商量,只能自思自忖,傾聽自己心底的回聲,越來越難以和其他人進行思想交流。據(jù)說:乾隆當太上皇時,嘉慶帝與和珅入見。乾隆閉著眼睛,仿佛已經(jīng)睡著,但口中卻念念有詞,也不聞是何語言。久之,乾隆忽然睜目問道:“這些人什么姓名?”嘉慶不知如何對答,和珅卻應聲說“高天德、茍文明”(按:此二人為當時白蓮教起義的著名領袖),嘉慶聽了也莫名其妙。過了幾天,嘉慶“密召珅問曰:‘汝前日召對,上皇云何?汝所對作何解?’珅曰:‘上皇所誦為西域秘密咒。誦之則所惡之人雖在數(shù)千里外,亦當無疾而死,或有奇禍。奴才聞上皇持此咒,知所欲咒者必為教匪悍酋,故以此二人名對也’”。一個叱咤風云的英明君主,晚年對農(nóng)民起義無可奈何,獨自念咒、意欲置敵于死地,這種行為典型地反映出一個意志昏瞀的孤獨老翁的心理狀態(tài),別人幾乎不能理解他。只有一個和珅還能揣摩他的一點心思。乾隆帝晚年所作詩文,詞語重復,陳話連篇,流露出濃厚的自我陶醉、自我吹噓,有時又自我憂傷、自我憤懣的氣息。

乾隆帝即位之前,由于雍正的嚴刑峻法,社會和官場中彌漫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緊張恐慌氣氛。乾隆帝決心加以糾正,他悄悄地但又大幅度地調(diào)整政策,提出“寬嚴相濟”的方針,要以寬大去糾正前朝的嚴刻。所謂“純皇帝(即乾?。┘次?,承憲皇(即雍正)嚴肅之后,皆以寬大為政,罷開墾、停捐納、重農(nóng)桑、汰僧尼之詔累下,萬民歡悅,頌聲如雷”。盡管乾隆前期改變了雍正嚴厲的統(tǒng)治方針,但其性質不超過糾偏補過的范圍,并非全盤否定前期的方針,特別是雍正時期制定的重要的、正確的政策,乾隆時基本沿襲下來,如地丁合一、耗羨歸公、養(yǎng)廉銀制度、秘密建儲、軍機處、改土歸流、對準噶爾議和等。

“寬嚴相濟”的方針幾乎和乾隆朝的統(tǒng)治相始終。從根本上說,政策的“寬”或“嚴”取決于當時的形勢和各種社會力量的對比,當社會安定、吏治清明、矛盾緩和的時候,用不著嚴刑峻法,社會發(fā)展任其自然,政策必趨于寬松,一旦矛盾激化,社會呈現(xiàn)無序和紛亂,而政府還保持著一定的權威時,就需要并能夠進行嚴格的整頓。封建社會中不同的客觀態(tài)勢決定其統(tǒng)治政策或張或弛的節(jié)奏。乾隆帝很懂得封建的統(tǒng)治術,他的政策時寬時嚴,寬嚴結合,適應不同時期的需要。他雖然標榜寬厚,但也經(jīng)常采取極嚴厲的鎮(zhèn)壓手段,以消滅真正的或者只是他臆想中的危害。譬如乾隆十三年(1748)因金川戰(zhàn)敗而大批誅殺大臣的風波,又如乾隆十六年(1751)至十八年(1753)因偽造孫嘉淦奏稿案而追索株連,禍及無辜以及乾隆統(tǒng)治中期眾多的文字獄。

乾隆時代,古代中國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發(fā)展到了最高峰,其繁榮盛況大大超過了包括漢、唐在內(nèi)的所有王朝,這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看:

《姑蘇繁華圖》局部。

第一是經(jīng)濟方面。乾隆時代經(jīng)濟發(fā)展大大超過前代王朝,這可以從人口數(shù)量上進行測定。乾隆朝以前,歷朝歷代的人口最高數(shù)目約在7000萬上下,許多專家認為:由于統(tǒng)計方法不完善,這個數(shù)字比實際偏低,明朝后期中國人口實際已達1億以上。即使如此,乾隆六年(1741)全國人口已有1﹒4億,即已超過歷史上的最高峰值。其后繼續(xù)增長,至乾隆六十(1795)年達2﹒97億人。人口增長必須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相應增長作為前提,也就是說,乾隆以前中國社會最多曾經(jīng)生產(chǎn)過能夠養(yǎng)活1億多人口的糧食,而到乾隆末,中國已能生產(chǎn)足夠養(yǎng)活近3億人之多的糧食,大大超過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發(fā)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會安定,中原地區(qū)長期沒有戰(zhàn)亂,人民得以安心生產(chǎn);二是清廷重視農(nóng)業(yè),獎勵墾荒,減免賦稅,興修水利,賑濟災荒,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的提高;三是農(nóng)業(yè)新品種的推廣,主要是番薯、玉米、花生等作物在明末傳入,在18世紀廣為傳播,各地普遍種植,使糧食和油料產(chǎn)量大增;四是邊疆的開發(fā),乾隆前期經(jīng)過平定準部、平定回部的戰(zhàn)爭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與和平,廣闊的邊疆納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轄之下,在政府的倡導、支持下,中原地區(qū)過剩的人口向四周輻射遷徙,東北、內(nèi)蒙古、新疆、云貴、臺灣地區(qū),人口激增,荒地大量開辟,耕地面積有較大的增加。封建社會的主要生產(chǎn)部門是農(nóng)業(y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的巨大增長是乾隆時代經(jīng)濟鼎盛、超過了歷代王朝水平的主要標志。

手工業(yè)方面,在絲織業(yè)、棉紡織業(yè)、制瓷、采銅、冶鐵、造紙、井鹽等行業(yè)中有了手工工場或包買商,經(jīng)濟生活中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這些萌芽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若干商業(yè)城鎮(zhèn)內(nèi),從全國范圍來說還十分稀少,十分嫩弱,要成長發(fā)展到取代汪洋大海般的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nóng)經(jīng)濟,還要經(jīng)歷遙遠而艱難的路程。但新的因素畢竟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且手工業(yè)無論在質和量上也超過了前代的水平。此外商業(yè)城鎮(zhèn)的增加、對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以及國家財政狀況、國庫貯備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二是政治方面。清王朝承襲了傳統(tǒng)的封建專制君主政體,皇帝統(tǒng)馭全國,享有無上的權威和尊嚴,在專制君主一個人身上體現(xiàn)了社會的宏觀控制機制?;实壑掠幸徽捉鹱炙降墓倭沤y(tǒng)治機構,皇帝高高在上,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并通過它傳達諭旨,貫徹命令,執(zhí)行政策,使龐大、復雜而極不平衡的社會的各個部分,相互協(xié)調(diào),按照相同的方向和節(jié)奏進行有序的運轉。這種封建專制政體難以克服的弊端,是由于種種原因,集中在皇帝手中的權力經(jīng)常旁落,形成母后、外戚、宦官、宰相的專政或藩鎮(zhèn)、朋黨的爭奪,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充塞著無休止的傾軋與紛爭。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體和這些弊端相始終,成為自身不可根治的毒瘤。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十分注意吸取前朝的歷史教訓,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使這類弊端減輕到最低程度。故有清一代,無外戚、宦官、宰相之專政,藩鎮(zhèn)割據(jù)曾出現(xiàn)三藩之亂,旋即被撲滅。母后擅權發(fā)生于晚清之慈禧太后身上,亦無漢唐兩代之嚴重。只有朋黨之爭,在清代前期極為激烈,努爾哈赤時有其弟舒爾哈齊、其子褚英的分裂活動;皇太極時有四大貝勒之爭;順治年間有多爾袞、豪格、濟爾哈朗的斗爭;康熙年間有索額圖、明珠的分黨;康雍時期,圍繞皇位繼承問題,諸皇子之間各樹門戶,進行長期爭奪,引發(fā)社會動蕩。

乾隆帝對承襲下來的專制政治體制有所改進,除對母后、外戚、宦官、藩鎮(zhèn)等嚴立章程,預先防范外,特別注意解決困擾已久的宗室干政與朋黨爭權,努力使中央的權力更加集中。當他初登帝位時,周圍是雍正任用的王公大臣分掌權力。乾隆帝在皇子時代,長期居住宮中,并未分藩建府,沒有自己的親信部屬,亦未擔任軍政職務,不掌握任何實權。他繼位之初,只能承襲父親當年的統(tǒng)治格局,任用父親遺留下的工作班子,包括果親王允禮、莊親王允祿、平郡王福彭以及鄂爾泰、張廷玉、訥親等王公大臣。他首先下決心把宗室貴族完全摒斥于權力圈子之外,以徹底根治宗室干政之弊。乾隆三年(1738)果親王允禮病逝,四年(1739)莊親王允祿得罪遭斥革,諭旨責其結黨營私,往來詭秘,群相趨奉,恐尾大不掉。同時得罪的還有乾隆帝的一批堂兄弟弘皙(理親王)、弘昇(貝子)、弘皎(寧郡王)、弘昌(貝勒)、弘普(輔國公)。特別是弘皙,他是康熙廢太子允礽的嫡子,自幼聰慧,得祖父歡心,陪侍左右。他和康熙帝在一起的時間較乾隆更長。據(jù)當時傳說:他可能是帝位的繼承人,但乾隆即位后,他能安分守己,故被封親王。乾隆初,允祿和弘皙隱然成為宗室王公勢力的核心。乾隆帝何等精明,看到了這一隱患,不允許這一勢力繼續(xù)發(fā)展,故允祿被革退,弘皙的罪名更大,責備他“自以為舊日東宮之嫡子,居心甚不可問”,著在景山永遠圈禁。至于平郡王福彭雖和乾隆帝是青年時的摯友,并無罪過,亦退出了軍機處,只擔任管理旗務等閑差。

當時,最高統(tǒng)治圈子里,還有鄂爾泰、張廷玉各樹門戶,結黨紛爭,這已不足以威脅皇權的穩(wěn)定。乾隆帝在很長時間內(nèi)還需要依靠鄂、張的勢力進行統(tǒng)治,所以還能夠優(yōu)容包涵,但亦不時告誡,抑制其勢力之發(fā)展。這兩黨勢力隨著鄂爾泰與張廷玉的去世而漸歸澌滅。乾隆十三年(1748)因金川兵敗又殺了首席軍機大臣訥親。在雍正舊臣逐漸凋零的同時,乾隆帝提拔了年輕的新進,即:傅恒、舒赫德、阿里袞、兆惠、富德、于敏中、阿桂以及更后的和珅、??蛋驳?。乾隆帝高踞于這些官僚之上,牢牢地控制大權,生殺予奪,不和任何人分享權力。他自稱:“朕為天下主,一切慶賞刑威,皆自朕出。即臣工有所建白,采而用之,仍在于朕?!?sup>他所任用的文臣武將,雖都有相當?shù)牟鸥桑谇〉圻@個專制君主巨大陰影的遮蔽下,在歷史上并無耀人的光彩。

乾隆帝非常重視君臣關系,重視中央集權,樹立皇帝的絕對權威。他寫過一篇文章批評北宋王禹偁的《待漏院記》。王禹偁很強調(diào)宰相的地位和作用;而乾隆帝反駁他:“所謂一國之政,萬人之命,懸于宰相,則吾不能無疑也?!币驗樵紫嘤匈t相、奸相、庸相的區(qū)別,選用宰相的權力在君主,宰相“豈能自用,用之者君也”,宰相僅是君主手中的工具,“是則一國之政,萬民之命不懸于宰相而懸于為君者明矣”

乾隆朝后期,風氣改變,吏治敗壞,和珅用事,貪污賄賂公行,而乾隆也企圖挽回這一江河日下的趨勢。他命令檢舉整頓,屢興大獄,嚴厲打擊貪污不法行為,雖不可能根本扭轉腐敗風氣,但大案迭起,因貪污不法行為而被殺戮、被關押、被遣戍的大官僚多得不可勝計,雖先朝老臣(如鄂善)、軍功名將(如富德)、國舅至親(如高恒、高樸),如果罪證確鑿,亦斬首不貸,這類案子的處理產(chǎn)生了一定的震懾作用。在他的統(tǒng)治下,努力消弭專制政體所必然帶來的弊害,使之相對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這些弊害。他自己說:“前代所以亡國者,曰強藩、曰外患、曰權臣、曰外戚、曰女謁、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無一仿佛者。”這些話雖是乾隆的自吹自擂,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實情形。

第三是軍事方面。乾隆朝武功極盛,揚威絕域,在完成國家統(tǒng)一、保護領土主權方面比前朝的戰(zhàn)爭規(guī)模更大,意義更重要。乾隆帝自詡有“十全武功”,即:兩次平定準噶爾,一次平定回部,兩次平定金川,兩次反擊廓爾喀入侵以及征討緬甸、安南和臺灣的林爽文起義。其實乾隆朝的戰(zhàn)爭還遠不止這十次,其他還有征討瞻對藏民、湘黔苗民,鎮(zhèn)壓王倫起義、黃教起義、烏什維民起義、甘肅回民起義以及川楚白蓮教起義等。歷次戰(zhàn)爭的背景、起因、性質、規(guī)模、戰(zhàn)果、意義很不相同。有的是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或擊退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有的則是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壓迫少數(shù)民族或無端侵擾鄰國的非正義戰(zhàn)爭。對乾隆朝頻繁的戰(zhàn)爭應當分別看待,具體分析。

乾隆朝戰(zhàn)爭頻繁,而乾隆帝本人主觀上并不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相反,他常以“佳兵不祥”、“息事寧人”自勉和告誡子孫,故其統(tǒng)治的前期重大軍事行動甚少。他說:“予自少讀書,即欽天地愛物之心,深知窮兵黷武之戒。是以繼位之初,即謹遵皇考之訓,許準噶爾之求和,罷兵寧人,將二十年矣?!?sup>但如果必須用戰(zhàn)爭手段保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且有利的戰(zhàn)機到來,千鈞一發(fā),不容延誤時,他也能速下決心,做出堅決而正確的判斷,平定準噶爾之役即是典型。

在康熙、雍正兩朝,清廷與準噶爾割據(jù)勢力的戰(zhàn)爭已斷斷續(xù)續(xù)進行了半個世紀之久。這場戰(zhàn)爭涉及西北、北部和西南廣大邊疆地區(qū)的安定和統(tǒng)一,關系重大。清朝投入了極大的兵力和財力,但康雍兩朝僅能阻遏準噶爾的入侵,卻不能深入作戰(zhàn),搗穴擒渠,取得全勝。乾隆前期,準噶爾部內(nèi)訌,其領袖和牧民絡繹不絕地歸附清朝中央,先后有達什達瓦部、三車凌部、阿睦爾撒納、納默庫班珠爾、瑪木特等率眾來降,這給清廷提供了千載難逢的作戰(zhàn)良機。朝中大臣大多數(shù)畏葸迂腐,以為道路遙遠,準備不及,難以作戰(zhàn)。乾隆帝為完成國家統(tǒng)一計,力排眾議,迅速出兵。乾隆帝后來說:“西師之役,在廷諸臣,皆有鑒于康熙、雍正年間,未獲蕆事,莫不畏難沮議。朕以達瓦齊篡奪頻仍,諸部瓦解,接踵內(nèi)屬,機有可乘,且無以安來者。爰命將興師,分路致討。斯時力排眾議,竭盡心力?!?sup>事實證明:乾隆帝的決策英明及時。清軍以壓倒優(yōu)勢進軍天山南北,戰(zhàn)事雖經(jīng)反復,但挫而復勝,轉危為安,終于削除了準噶爾的割據(jù)政權。以后又乘勝進取,擊敗維吾爾族大小和卓木的叛亂,收復新疆南部。歷時五年的平準平回戰(zhàn)爭,最后完成了中國的統(tǒng)一,其影響所及,強化了中央對新疆的管轄,并保障了青海和內(nèi)外蒙古的安定。此后,清朝在邊疆地區(qū)設官駐兵,筑城戍守,移民屯田,使廣袤的邊疆地區(qū)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精神上與內(nèi)地連接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特別是在帝國主義即將侵入中國的前夕,乾隆帝及時地完成了國家的統(tǒng)一,其功績應充分肯定。

平定伊犁回疆戰(zhàn)圖·鄂壘扎拉圖之戰(zhàn)。

乾隆朝反擊廓爾喀入侵是又一場保衛(wèi)祖國神圣領土的正義戰(zhàn)爭,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艱苦卓絕的軍事活動。乾隆五十三年和五十六年(1788、1791),居住在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廓爾喀軍,兩次入侵西藏,蹂躪騷擾、搶劫班禪所居的札什倫布寺,造成邊疆的危機和全藏的恐慌。不少大臣認為:后藏遙遠,山高天寒,軍行困難,糧餉不繼,不能出兵征討。但乾隆帝堅持西藏是中國的領土,不容他人侵犯,“若仍付之不問……何以安衛(wèi)藏而靖邊疆”,毅然決定派兵入藏,驅逐侵略者,保護領土完整和藏民安全。清軍從四川入藏,長途跋涉,冒雪沖寒,驅逐廓爾喀軍,收復被侵占的土地,并越過喜馬拉雅山,進抵加德滿都附近。在沒有現(xiàn)代交通和通訊的條件下,完成這一軍事遠征,實令人驚嘆!其路途之遠,山川之險,補給之難,軍行之艱,為世界戰(zhàn)爭史上所罕見。乾隆帝認為,“廓爾喀則在萬里三藏之外,更數(shù)千里。陡壁線路,下臨深川,不能容馬,人皆踵跡而行”,“經(jīng)越艱險,冒雨步戰(zhàn),手足胼胝,用兵之難,為從來之未有”。應該說,乾隆帝不畏艱險花費極大的財力人力,保衛(wèi)西藏的領土主權,是值得贊揚的。

戰(zhàn)爭仿佛是個放大器。它能充分表現(xiàn)出一位決策者、指揮者的才能和優(yōu)點。因為只有戰(zhàn)爭時期,他的意志和領導能力才最大程度地受到考驗。同樣,也只有戰(zhàn)爭時期,才能使一支威風浩蕩的軍隊頃刻瓦解,顯示出領袖的無知與失誤。古往今來,沒有常勝的將軍,而戰(zhàn)爭的或勝或負,常常取決于指揮者是否知己知彼,是否頭腦冷靜,是否有堅強的意志和靈活的指揮才能。當平定準部、回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勝利以后,乾隆帝被沖昏了頭腦,多次發(fā)動了錯誤的戰(zhàn)爭,即緬甸、安南和第二次金川之役。緬甸之役,清軍深入緬境,后路被切斷,援兵不至,糧餉斷絕,戰(zhàn)斗失敗,主帥明瑞陣亡。安南之役,乾隆帝錯誤地支持腐敗的黎民政權,勞師遠征,攻入河內(nèi),遭到強力反擊,全軍覆沒。第二次金川之役,山險河深,瞻對人雖少而心志齊,清軍被阻于石碉之下,寸步難移。乾隆帝依仗兵多糧足,必欲克之,頓兵堅城,勞師糜餉,如獅子搏兔,用盡全力,雖最后得勝,而耗時之久、費帑之多為十全武功之冠,實為得不償失。這些戰(zhàn)役中所犯的致命錯誤是乾隆帝在平定準回大勝之后,視事太易,失去冷靜的判斷,用對準部、回部的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地形、氣候、民風、內(nèi)部組織都很不相同的緬甸、安南與金川,于是招致了戰(zhàn)爭的失敗,屢次碰壁。大量的錢財和兵力填進了戰(zhàn)爭的無底洞。像乾隆這樣一個精明能干的皇帝不乏審時度勢、當機立斷的能力。但客觀環(huán)境十分復雜,專制君主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被勝利沖昏頭腦。他每天接受阿諛的意見和歪曲的情報,很難作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因此被錯誤的信息誘入歧途,采取錯誤的行動,而且越陷越深,難以自拔。等到碰得鼻青臉腫,翻然覺悟,改弦更張,例如停止對緬甸、安南的征討,議和修好,邊界反而得以寧靜,國家之間的關系亦得以改善。

《四庫全書》。

第四是文化方面。歷朝歷代的文化藝術各有其造詣和特色,很難簡單地評說孰優(yōu)孰劣。乾隆朝的文化成就較之前代,并無遜色。除大量編撰各種經(jīng)說、方略、官書、續(xù)三通以及十三經(jīng)刻石、翻譯佛藏外,還編纂了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共收書籍3400多種,近8萬卷,分成經(jīng)、史、子、集四大類。此書包羅宏富,浩瀚廣博,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chǎn)之總匯。編纂工作從乾隆三十八年(1773)設立四庫館始至五十二年(1787)《四庫全書》繕寫完畢止,歷時15年。參加編纂、校對、輯佚、提要的很多是當時的第一流學者,并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1萬多種圖書(包括正目和存目)作了介紹和評論,“凡六經(jīng)傳注之得失,諸史記載之異同,子集之枝分派別,罔不抉奧提綱,溯源徹委”

錢大昕像。

民間之學術文藝亦臻于極盛。以惠棟、錢大昕、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焦循、阮元為代表的考據(jù)學派,如日中天,盛極一時,被稱為“乾嘉學派”,著作繁多、影響深遠。史學方面還有趙翼、全祖望、章學誠、崔述,地學方面還有齊召南、祁韻士、徐松與李兆洛,各有突出的成就。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均成書于乾隆初年,為最負盛譽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珍。詩歌方面,沈德潛的“格調(diào)詩”、袁枚的“性靈詩”、翁方綱的“肌理詩”;散文方面,方苞、劉大櫆、姚鼐的“桐城派”,惲敬、張惠言的“陽湖派”,如朵朵奇葩,競放于詩壇文苑。繪畫則有“揚州八怪”及文人畫、宮廷畫、西洋畫;書法則有張照、鄧石如、劉墉、永瑆等名家輩出,乾隆帝刻印的《三希堂法帖》集中了歷代書法的精華,為后世臨摹的范本。戲曲方面,昆腔與亂彈并行,正處在蛻變時期,乾隆末年,四大徽班進京,我國最大的劇種——京劇,于此時誕生。乾隆朝的文化學術和文學藝術,云蒸霞蔚,俊采星馳,呈現(xiàn)一片繁榮的景象。

乾隆朝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發(fā)展鼎盛,達到了我國古代的最高峰。當然,歷史并不只是光輝的、先進的一面,還有其黑暗的、落后的另一面。清朝恰恰在乾隆時代,由盛轉衰,走向了下坡路。

乾隆朝人口急劇膨脹,其速度大大超過了耕地面積的增加的速度,人均占有耕地數(shù)量迅速地減少,再加上土地兼并嚴重,社會財富被集中到少數(shù)貴族、官僚、地主、富商的手中,絕大多數(shù)農(nóng)民失去土地,生計維艱,并且連年水旱,災荒頻仍,吏治敗壞,貪污公行。階級矛盾逐步尖銳化,人民流離失所,不得不鋌而走險。下層的反抗斗爭從零星分散的抗租抗糧,逐漸走向豎旗建號的大規(guī)模、有組織的武裝斗爭。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東臨清爆發(fā)王倫起義,在運河沿岸,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上發(fā)難,切斷了漕運和文報,打破了近一個世紀中原無戰(zhàn)事的升平局面。接著,乾隆四十六年、四十八年(1781、1783)有甘肅蘇四十三和田五領導的回民起義;乾隆五十二年(1787)有臺灣林爽文起義;乾隆六十年(1795)有貴州湖南的苗民起義;至嘉慶元年(1796),白蓮教起義爆發(fā),聲勢浩大,斗爭持久,蔓延甚廣,形成對清王朝一次強大的沖擊波。乾隆禪位之日,星星之火已燃燒成燎原之勢。此后,全國進入干戈擾攘、戰(zhàn)亂頻仍的時代,歷經(jīng)嘉慶、道光兩朝50多年,北方的秘密宗教,多次開展斗爭,南方的會黨起義,亦層出不窮,清廷顧此失彼,疲于奔命,社會秩序始終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場社會的大動蕩一直延續(xù)到近代的太平天國運動。

乾隆朝,其政策方面的問題、矛盾或保守、失誤至少可指出以下幾點。

清政權實質上是滿漢地主階級的聯(lián)合專政,只占人口極少數(shù)的滿族必須團結漢族地主和知識分子,才能保持穩(wěn)定的統(tǒng)治,乾隆帝基本上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政策。盡管他本人受到了漢文化的濃烈熏陶,但他對漢族的警惕、防范幾乎超過了清代其他帝王,他對漢族大臣和綠營兵很不信任。杭世駿在乾隆前期即批評當時天下巡撫尚滿漢參半,而總督則無一漢人,終乾隆之世,情況并無大變,出任總督的漢人占極少數(shù)。乾隆時期,當政的文臣武將,前有鄂爾泰、訥親、傅恒、張廣泗、舒赫德、兆惠,后有阿桂、和珅、福康安,都是旗人,只有張廷玉、于敏中少數(shù)漢員身居要職,也僅是供奉內(nèi)廷,述旨撰詔,相當于皇帝的秘書,不是實際的決策者。當時,滿漢矛盾雖然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但始終是影響政治的重要因素。

乾隆帝卍字盔甲,如何保持滿人的尚武之風一直是乾隆帝的關注重點。

乾隆帝致力于保存滿族的文化習俗和尚武精神。他認為:這是清王朝長治久安的保證。他說:“馬步箭乃滿洲舊業(yè),向以此為要務,無不留心學習。今國家升平日久,率多求安,將緊要技藝,全行廢棄不習,因循懦弱,竟與漢人無異,朕痛恨之。”盡管乾隆帝再三告誡,并采取了種種措施,可是事與愿違,八旗貴胄生活驕奢,浸染漢俗,廢棄武事的趨勢愈演愈烈,竟不可遏止。而一般旗人雖有額俸,但清廷禁其從事生產(chǎn)和經(jīng)商,致使日益滋生繁衍的滿族衣食無著,發(fā)生嚴重的生計問題,可說是愛之適以害之。

上面講到了乾隆朝文化繁榮的一面,不幸的是這種繁榮并未導致文化思想在性質、內(nèi)容上的飛躍,反而時常遭到風刀霜劍的凌逼摧殘。乾隆朝的文字獄十分苛嚴,有人估算乾隆朝文字獄有130起,比康雍兩朝大大增加。且多屬捕風捉影,深文周納,硬加莫須有的罪名,士子吟詩作文,用字不慎,即招飛來橫禍。乾隆朝因文字得罪的多為下層知識分子,罪名大多是影射譏訕、觸犯圣諱、措辭不當,實際上并無鮮明的反清思想。魯迅先生說過,“大家向來的意見,總以為文字之禍是起于笑罵了清朝,然而,其實是不盡然的”,“有的是鹵莽;有的是發(fā)瘋;有的是鄉(xiāng)曲迂儒,真的不識忌諱;有的則是草野愚民,實在關心皇家”。由于乾隆帝以文字罪人,民間相互揭告,往往以細微仇嫌陷人死罪,官吏們怕失察受責,故意羅織罪狀,張大其詞。為什么乾隆中葉文綱嚴密,大獄迭起?這實際上是統(tǒng)治階級對下層人民反抗的預防性反應。當時,大規(guī)模的武裝斗爭尚未展開,但零星的反抗已漸頻繁,統(tǒng)治者日益感受到來自下層反抗的威脅,企圖加強思想統(tǒng)治,顯示鎮(zhèn)壓手段,以防不測,以儆效尤。這種預防性反應出自統(tǒng)治者謀求安全的心理,罪名的真實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嚴厲的懲處使社會懾服,將達摩克利斯之劍預先懸掛在可能的叛逆者的頭上。文字獄的惡劣影響,使得知識分子對現(xiàn)實,甚至歷史不敢議論,噤若寒蟬。龔自珍說:“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闭乔r知識界共同心態(tài)的寫照。

另外,乾隆帝趁編纂《四庫全書》之機,搜檢全國的書籍,對所謂“悖逆”、“違礙”書籍進行查禁、銷毀或篡改。“初下詔時,切齒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庫館議,惟宋人言遼金元,明人言元,其議論偏謬尤甚者,一切擬毀……隆慶以后,至于晚明,將相獻臣所著,靡有孑遺矣”,古代典籍遭到了一次極大的厄運。

乾隆時外銷洋彩帆船盤。

馬戛爾尼訪華使團畫師W﹒亞歷山大(當時滯留北京)想象中的英使熱河覲見圖。馬戛爾尼跪呈國書,小斯當東(英國副使斯當東之子)也效仿,接受乾隆帝贈品。

乾隆帝贈小斯當東之絲綢荷包。

乾隆朝一項重大的政策謬誤,是變本加厲實行閉關政策。它雖然并不拒絕對外通商,但規(guī)定只開廣州一口,制定了詳細的章程,限制中外交往和貿(mào)易,并強化了作為貿(mào)易中介的行商制度,形成了對外封閉的嚴格體制。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政府所派的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在熱河覲見皇帝,提出擴大貿(mào)易的要求,但因在覲見的禮節(jié)上發(fā)生嚴重的爭執(zhí),英國使團被拒。毫無疑問,馬戛爾尼使團代表英國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所提要求包含侵略性的條款,會給中國帶來消極的影響。但當時的英國尚不能向中國發(fā)動武裝進攻,只能采取和平談判的手段,謀求進入中國。中國迫切需要疏通外交渠道,進行經(jīng)濟文化交流,擴大視野,以了解世界的潮流。進行和平談判,有助于改變中國的隔離狀態(tài)。但是,乾隆帝沒有感到和外部世界加強聯(lián)系和交往的迫切性,他以天朝上國自居,輕視和蔑視外國,因使團的禮節(jié)不周,心中不快,砰然關閉了談判的大門。馬戛爾尼使團帶來了豐厚的禮品,大多是顯示科技成就和工業(yè)實力的儀器、模型、機械和工業(yè)制品,但乾隆帝缺乏科學知識,不屑一顧,說什么“單內(nèi)所載物件,俱不免張大其詞。此蓋由夷性見小,自以為獨得之秘,以夸炫其制造之精奇……著徵瑞(按:指接待英使之清朝官員)于無意之中向彼閑談:爾國所貢之物,天朝原亦有之,庶該使臣等不敢居奇自炫”。自大心理與愚昧無知蒙住了自己的眼睛,錯過了認識外部世界的一次機會。中英兩國如同兩艘巨大的航船在逐漸接近,中國方面從維護統(tǒng)治出發(fā),希望與外部世界保持安靜而隔離的局面,并力圖取得外國表面上的臣服,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而處在產(chǎn)業(yè)革命中的英國卻在全球尋找殖民地、開辟商品市場。兩個國家的制度、傳統(tǒng)、追求的目標完全不同,一場大規(guī)模的沖突將不可避免。在天空的遠處,正在醞釀一場幾乎使中華民族慘遭滅頂之災的強烈風暴。乾隆帝,作為18世紀中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不但絲毫沒有覺察,而且,他的政策堵塞了其臣民和后人去了解、探索外部世界的渠道,這反映了乾隆帝思想保守落后的一面,其影響深遠,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惡果,應對歷史負重大的責任。

乾隆帝南巡《圣駕回鑾行宮圖》局部。

康熙帝南巡圖·橫渡長江。

在評論乾隆帝的是非功過時,巡幸和土木兩事是通常的熱門話題。乾隆帝一生到各地巡游,曾六次南巡,至蘇、杭、南京;八次東巡,至泰山、曲阜;四次去盛京,謁祖陵;五次西巡,至五臺山,一次至河南開封、洛陽、嵩山;至于到熱河避暑、木蘭秋狝;到天津、白洋淀或巡視永定河;到遵化或易州謁東西陵,更是多得不可勝計。有人統(tǒng)計他一生的巡幸活動達150次之多,真是一位“馬上皇帝”。

乾隆朝國力強盛,財政充盈,皇帝愛好園林建筑,故大興土木。60年間,擴建和修建圓明園、清漪園(今頤和園)、靜宜園(今香山)、靜明園(今玉泉山),加上康熙修建的暢春園,形成北京西郊“三山五園”的園林格局。又大規(guī)模改建、擴建皇宮、中南海、北海以及壇坫寺廟、市廛房舍、道路橋梁、城垣、兵營、官署,浚治湖泊河流。其規(guī)模之大、用工之精、耗帑之多以及藝術水平之高,為歷代所不及。

巡幸和大興土木都要花費許多錢財,歷代均視為勞民傷財?shù)谋渍?。連乾隆帝自己也說“工作過多、巡幸時舉二事,朕側身內(nèi)省,時耿耿于懷”。不管人們和乾隆帝自己怎么看,平心而論,巡幸、大興土木亦應一分為二地進行分析,這當然有勞民擾民的一面,但如果轉換一個視角,作為一個幅員廣大的國家的君主,垂拱端坐,深居宮禁,雖然省錢省力,但是不接觸社會,不了解情況,對運籌決策、用人施政是不利的。歷史上有許多從不出巡的皇帝,很多是昏庸之輩,而像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元世祖、明成祖、清康熙帝等雄才大略的君主卻到處巡游。巡幸是封建君主與社會保持聯(lián)系的一條渠道,雖然狹窄而又間接,但對一個生長深宮、與世隔絕的皇帝來說,保持這一點點聯(lián)系仍是非常重要的。乾隆出巡當然包含著游山玩水的動機,但還有政治和經(jīng)濟的目的,如視察黃河、運河、浙江海塘,打圍習武,訓練士卒,考察官吏治績、農(nóng)業(yè)收成、風俗民情等。

至于大興土木,在乾隆帝自屬欣賞享樂的浪費行為,客觀上卻又是進行城市建設、美化自然環(huán)境之舉。那時候國家財力充足,在養(yǎng)兵給餉、軍事征戰(zhàn)、減免賦稅、賑濟災荒、興修水利等方面花費了大量帑銀之外,國庫藏銀仍多達每年財政收入的兩倍。乾隆時還沒有現(xiàn)代意義的經(jīng)濟建設,不可能投資工廠、鐵路或科學事業(yè),富余資金可能的流向是編纂圖書的文化工程或者建造園林、宮殿的環(huán)境建設。乾隆帝說:“方今帑藏充盈,戶部核計已至七千三百余萬。每念天地生財只有此數(shù),自當宏敷渥澤,俾之流通,而國用原有常經(jīng),無庸更言樽節(jié)?!?sup>興建各種土木工程兼寓“以工代賑”、“散財于民”之意。清廷用工、用料不像前朝那種無償?shù)膭谝酆驼魉?,用工全是雇募工人,發(fā)給工值,用料則由官府制造或在市場購買,“物給價,工給值,絲毫不以累民,而貧者轉受其利”。當然,乾隆帝在大興土木的時候,絲毫沒有想到在200年以后這些建筑會變成人民所有的財富,但這一切已是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和旅游資源。如果沒有乾隆一朝的土木工程,作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將會完全是另外的樣子。我們所熟悉、所熱愛的許多宏偉和優(yōu)美的景點、建筑將不復存在,北京城將失去璀璨的光輝而黯然失色。

乾隆時代,或者說18世紀的中國,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均有許多成績,為前代所不能企及,這是就歷史的縱向比較而言。

但是,中國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和它同時存在于地球上的還有許多其他的國家。古代,人們難以打破重洋的阻隔,中國長期處在一個相對隔離的環(huán)境中。到了近代,經(jīng)濟、科技的進步,交通的發(fā)達,日益打破了國家之間的隔絕狀態(tài),相互的撞擊和影響越來越頻繁。18世紀正是世界殖民擴張的時代,外國的傳教士、外交官、商人陸續(xù)來到中國,引起了種種摩擦、糾紛。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績作橫向的考察,即放到當時世界范圍中和歐美國家相比較,那就會呈現(xiàn)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圖景。18世紀的歐美國家正處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產(chǎn)力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革命已經(jīng)爆發(fā),社會突破了封建桎梏而進入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又一階段,即資本主義時代。而中國仍處在封建時期,即使取得了封建社會中所能達到的最大成就,如果與歐美國家雄健邁進的步伐相比,仿佛一個龍鐘老人,行動遲滯,步履蹣跚,越來越落后于西方國家。

18世紀的英國棉織廠。

哈格利夫斯發(fā)明的新式紡車——珍妮紡紗機。

乾隆時代,即18世紀的中后期,歐美國家的變化翻天覆地,一日千里,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考察。

其一,產(chǎn)業(yè)革命。乾隆在位60年,正好是英國經(jīng)歷了產(chǎn)業(yè)革命的全過程。當乾隆即位前兩年,即1733年,英國的凱伊發(fā)明了飛梭,揭開了產(chǎn)業(yè)革命的序幕。從18世紀60年代起(即乾隆中期),英國棉紡織業(yè)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化,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織工哈格利夫斯發(fā)明新式紡車,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阿克萊特發(fā)明水力紡紗機,紡織業(yè)的生產(chǎn)能力迅速提高。其他行業(yè)也仿效紡織業(yè)采用機器工作。工作機的普遍使用使動力變得非常緊張,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瓦特改良蒸汽機,成為適用于各種機器的“萬能動力機”,使人類擺脫了對自然能源的依賴。此后機械制造業(yè)取得重大進展,出現(xiàn)了刨床、銑床、鉆床,各種機械開始實現(xiàn)規(guī)范化、標準化,提高了工效。18世紀末,機器大工業(yè)出現(xiàn),工廠中形成了由工作機、傳動機、動力機三部分組成的機械系統(tǒng),工場手工業(yè)逐漸讓位于機器工業(yè),開始了社會化的大生產(chǎn)。

水力紡紗機的發(fā)明者阿克萊特。

拉瓦錫用于分解空氣的儀器,拉氏最大的貢獻在于發(fā)現(xiàn)物質不滅定律。

其二,科學發(fā)展。與產(chǎn)業(yè)革命相表里,歐洲的自然科學積累了豐富的資料與研究成果,跨進了近代科學的殿堂。18世紀,數(shù)學領域中概率論、微積分、數(shù)論、投影幾何取得了進展。物理和化學方面,人們已能分辨各種氣體,并用各種方法獲得氫、氮、氧、二氧化碳等。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法國拉瓦錫證明燃燒現(xiàn)象是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化合的結果,推翻了傳統(tǒng)的“燃素說”,揭開了自然界燃燒之謎。

電學方面,1752年(乾隆十七年)美國富蘭克林做了有名的風箏試驗,證明雷電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粉碎了種種迷信和神話。后來意大利人伏打制造了能夠產(chǎn)生電流的伏打電堆,成為近代電池的濫觴。

電的發(fā)現(xiàn)者富蘭克林。

天文學方面,1755年(乾隆二十年)德國哲學家康德發(fā)表《宇宙發(fā)展史概論》,用星云說解釋太陽系的起源。1796年(嘉慶元年)拉普拉斯對星云說作了更加完善的論證。還有德國學者赫歇爾長期觀察恒星,提出銀河系構成的假設,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他在掃描天空時發(fā)現(xiàn)了一顆前所未知的行星,即天王星。

康德像。

地質學、生物學方面,成果累累,學派林立,爭論迭起。一些人主張巖石水成說,認為巖礦的成因是洪水泛濫,造成巖層的堆積;另一些人主張巖石火成說,強調(diào)地下巖漿和火山噴發(fā)對地殼和巖層形成的作用。在地球歷史演變上則有災變說和漸變說之爭,法國生物學界居維葉以地球經(jīng)歷多次災變來解釋生物化石缺乏中間傳承環(huán)節(jié)的現(xiàn)象;而英國的賴爾則認為地球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是長期微小漸變積累而成。還有瑞典博物學家林耐,搜集了數(shù)以萬計的植物標本,首創(chuàng)植物分類,主張物種恒定不變;而法國的布封提出比較分類法,開始認識到物種之間的變化傳承關系。

以上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學派、學說出現(xiàn)的年代都相當于中國的乾隆時期,西方科學家通過觀測、實驗、計算、分析、爭論,對自然界的客觀現(xiàn)象和運動規(guī)律,逐步取得了正確而系統(tǒng)的認識,使人類提高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恩格斯高度評價18世紀自然科學的成就。他說:“18世紀綜合了過去歷史上一直是零散地、偶然地出現(xiàn)的成果,并且揭示了它們的必然性和它們的內(nèi)部聯(lián)系。無數(shù)雜亂的認識資料得到清理,它們有了頭緒,有了分類,彼此間有了因果聯(lián)系;知識變成了科學,各門科學都接近于完成,即一方面和哲學,另一方面和實踐結合了起來。18世紀以前根本沒有科學;對自然的認識只是在18世紀(某些部門或者早幾年)才取得了科學的形式?!?sup>

伏爾泰像。

其三,法國的啟蒙運動。發(fā)生于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輿論先導,其代表人物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

盧梭像。

狄德羅像。

伏爾泰是法國杰出的哲學家、政論家、文學家,他著作宏富,知識淵博,一生不倦地反對教會、僧侶和專制主義。孟德斯鳩的名著《論法的精神》發(fā)表于1748年(乾隆十三年),書中提出的三權分立思想,成為日后資產(chǎn)階級政體結構的原則。盧梭的名著《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和《民約論》分別發(fā)表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和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他在前一書中,尖銳地批判了封建等級制度,敏銳地指出私有制是產(chǎn)生不平等的根源;在后一書中主張消滅不平等,尊重“天賦民權”。18世紀中葉(乾隆前期),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把啟蒙運動推向高潮。此書卷帙浩大、內(nèi)容豐富,匯集了當時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新成果,向封建制度發(fā)動猛烈的攻擊。參加《百科全書》編纂的有一大批著名學者,除前已提及的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以及主編狄德羅外,尚有副主編達蘭·貝爾,唯物主義哲學家霍爾巴赫、愛爾維修,自然科學家布封、孔多塞,經(jīng)濟學家魁奈、杜爾閣,美學家拉美特利等。他們學識廣博,才華過人,是一批杰出的反封建戰(zhàn)士。啟蒙運動雖有其資產(chǎn)階級的局限性,但它激起的思想革命的巨瀾,洶涌地沖擊著封建社會的堤壩,為行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做好了準備。

華盛頓像。

其四,美國獨立。北美洲本是分屬于英、法的殖民地。殖民主義者一方面屠殺當?shù)氐挠〉诎踩耍硪环矫媾蹥W洲普通移民和從非洲來的黑奴,由此激起反抗。先在波士頓一帶展開連續(xù)的抗英斗爭,到1775年(乾隆四十年),殖民地人民吹響了獨立戰(zhàn)爭的號角,舉行反英起義。華盛頓被人民擁戴為總司令,武裝斗爭的烈火猛烈燃燒。英軍在人數(shù)和裝備上雖占優(yōu)勢,但革命人民斗志昂揚,越戰(zhàn)越勇,擊敗了英國殖民軍。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英國不得不承認美國獨立。這場延續(xù)八年之久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是18世紀的重要事件,從此,美國掙脫了殖民主義鎖鏈,躍入資本主義的行列,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

其五,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法國從18世紀30年代起(乾隆即位之初)資本主義發(fā)展加快,社會分化加劇。國王、貴族、教會占有大部分土地,農(nóng)民、手工業(yè)工人、城市平民以及企業(yè)主均屬于第三等級,處在無權的被壓迫地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18世紀80年代發(fā)生經(jīng)濟蕭條,農(nóng)業(yè)歉收,企業(yè)倒閉,財政破產(chǎn),人們要求召集三級會議以制定新的稅法。1789年三級會議召開,受啟蒙思想教育的第三等級的代表,得到人民的支持,要求分享國家權力,宣布成立制憲會議。法國國王派兵鎮(zhèn)壓,巴黎人民群情激憤,于1789年7月14日舉行起義,攻打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fā)。革命迅速擴及全國,廢除了人身依附、各種封建特權和苛捐雜稅,并制訂《人權宣言》。此后反動勢力企圖復辟,國王路易十六勾結外國勢力來鎮(zhèn)壓革命。雅各賓派領導人民,打敗了外國干涉軍,廢黜國王,于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宣布成立共和國。翌年(乾隆五十八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臺。此后,雅各賓派單獨執(zhí)政、國內(nèi)各政黨的爭奪十分激烈,大資產(chǎn)階級為了自己的利益,顛覆了雅各賓政權;國外則有英、普、奧、荷、西等王國組成反法同盟。1795年(乾隆六十年)巴黎國民公會起用青年軍官拿破侖來對付內(nèi)外的敵人,拿破侖的權力增強,建立軍事獨裁政權。1799年(嘉慶四年,這年乾隆帝逝世)拿破侖發(fā)動政變,建立執(zhí)政府,在歐洲進行連年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法國封建王朝,廢除了等級制和封建特權,極大地震撼了歐洲的封建體系,開辟了一個資本主義廣泛發(fā)展的新時代。

1793年8月10日聯(lián)合節(jié),在協(xié)和廣場焚燒君主制的標志物。

路易十六像。

以上對歐美國家在18世紀30年代以后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作了簡單的回顧。這六七十年間歐美國家的進步勝過了以往的一千年,它正在經(jīng)歷政治、經(jīng)濟、科學、文化領域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歷史是在量變的積累下走向質變的,質變必須有量變作準備,而一旦發(fā)生質變,其變化之速,成績之大,影響之巨,是量變時的許多世代所不能比擬的。西方正在突破封建主義的桎梏而飛速前進,而中國的種種成就仿佛還在強化著封建的體制。兩個不同的世界,其變化的性質和方向形成強烈的反差,中國越來越落后于西方世界。

歷史人物要對自己時代的進步或落后負責任。尤其像乾隆帝長期站在統(tǒng)治階梯的最頂端,沒有一個人曾經(jīng)像他那樣對18世紀的中國歷史打下如此深刻的印記。他的思想、言論、行為、政策自然會對歷史發(fā)生或正或負的重大影響。18世紀,閉塞已久的中國極其需要開通對外渠道,了解世界狀況,放寬思想禁制,增進科學知識,以迎接行將到來的世界性挑戰(zhàn),但乾隆帝沒有像略早于他的俄國彼得大帝那樣知己知彼,把自己放在世界潮流中,正確定位,學習和引進外國的先進事物,致力于改革和富強。乾隆帝以天朝上國自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他采取嚴厲蠻橫的思想壓制,動輒以文字罪人,他對科學技術毫無認識又缺乏興趣,他固守以不變應萬變的形而上的政治哲學,這些都嚴重地阻礙歷史的進步,窒息了社會蓬勃發(fā)展的生機。世界潮流在奔騰前進,而中國的統(tǒng)治者昏昏然如在夢中,毫無覺察,未能采取更加開放和開明的政策,失去了及時地了解世界和跟上世界的機會。

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處決槍兵,數(shù)十具被處決者的尸體被懸于克里姆林宮墻外數(shù)月,以威嚇彼得西方化政策的反對者。

當然,中國的落后也不能簡單地歸咎于某些人和某些政策。歷史的道路固然有賴于具有遠大目光和聰明才智的人去開辟、去拓展,不過具有遠大目光和聰明才智的人物也只能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正因為乾隆皇帝沒有生活在俄國彼得大帝的環(huán)境中,所以他未曾有過彼得大帝那樣的追求和理想。18世紀的中國是一個被禁錮著的世界,乾隆帝也是這個世界中的一員。禁錮已久,習慣成自然,他的政策正反映了被禁錮者習于禁錮、安于禁錮的心態(tài)。

中國為什么落后于西方?這一巨大的歷史謎團困惑著許許多多的政治家和學者。何以在很長時間內(nèi)中國人未曾察覺到外部世界正在發(fā)生的歷史巨變?何以專制體制和保守、僵化的政策長期通行無阻?何以中國沒有產(chǎn)生像西歐那樣“直前沖刺”的巨大歷史動力?其深層原因必須到長期歷史發(fā)展和整個社會結構中去尋找。歷史表面看來似乎是不相連綴的片段,實際上,古今上下有著長遠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影響近代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深埋于古代的歷史之中。

1775年6月11日,在蘭斯舉行路易十六加冕禮,舊制度時期最后一次盛大的君權慶典。

18世紀的中國并未像西歐那樣發(fā)生質變,因為,以前的時代還沒有走完從量變走向質變的過程。事情不會無緣無故地發(fā)生,也不會無緣無故地不發(fā)生,乾隆帝和他的同齡人可以在歷史和傳統(tǒng)提供的舞臺上扮演角色,推進或阻滯社會的前進,但他們不能超越歷史和傳統(tǒng),去完成力所不及的使命。歷史不是體育場上的接力賽跑,在體育場上,前三名選手都跑在別人的前頭,但競賽最后還是失敗了,人們理所當然地要責怪第四名選手的低能和失誤。康熙和乾隆盡管在中國歷史上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貢獻。但按歷史序列而言他們正好處在第四位選手的尷尬位子上。應該說明的是:體育場上,每名選手的競跑能力只屬于個人的,而歷史接力賽中卻不是這樣,因為這是幾種文明之間的競賽,每個選手都代表著這種文明所特有的速度、耐力和精神狀態(tài)。當后一名選手接過前一名選手的接力棒時,同時也接過了這種文明所能發(fā)揮的競跑能力。乾隆帝的思想和政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完全從頭腦里想出來的,而是孕育于中國長期的歷史之中,孕育于前代遺留下來的經(jīng)濟基礎、社會結構、政治體制和文化傳統(tǒng)之中。因此,乾隆帝對18世紀、對中國歷史的相對落后自應負一定責任,但他不能超越時代,自行其是。他像所有的歷史人物一樣,代表著并屬于自己的時代。從某種視角觀測,乾隆帝像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先進與落后,英明與庸碌,聰睿與愚昧,理智與荒唐,仁慈與殘酷,光輝與黑暗,錯綜復雜地交集于一身。他的性格、意志、動機似乎很難捉摸,但把他的所思所言、所作所為放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認真研究,可以看出這些基本上是統(tǒng)治階級對18世紀歷史發(fā)展所作出的合乎邏輯的反應。

我們研究乾隆帝,并不停留在對他政績的謳歌或對他過失的譴責上,重要的是要理解他和他所處的時代。18世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階段,乾隆帝是當時杰出的歷史人物,他留下了許多經(jīng)濟、政治成就、軍事功勛和文化業(yè)績,同時也留下了缺陷和過失。大浪淘沙,曾經(jīng)喧囂一時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退出了舞臺,隱形于消逝了的漫長時間之中。但現(xiàn)實是由歷史發(fā)展而來,現(xiàn)實深深植根于歷史之中。研究18世紀及其人物為的是要弄清歷史,理解現(xiàn)實,認識國情,增長智慧,堅定信心,選擇正確的方向,迎著光輝燦爛的明天更好地前進。

  1. 趙翼:《簷曝雜記》卷一,《圣射》。
  2. 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一一冊,4829頁,北京,中華書局,1980。
  3. 《御制文三集》卷九,《續(xù)纂〈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序》。
  4. 趙翼:《簷曝雜記》卷一,《圣躬勤政》。
  5. 昭梿:《嘯亭雜錄》卷三,《西域用兵》。
  6. 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一一冊,4892頁。
  7. 《御制詩文十全集》卷四四,《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即事得句》。
  8. 《御制詩五集》卷一三,《偶園》。
  9. 《御制文初集》卷二四,《述悲賦》。
  10. 《清實錄》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甲午。
  11. 《清實錄》乾隆三十一年二月甲辰。
  12. 《清實錄》乾隆十一年六月甲申。
  13. 《御制文二集》卷三六,《讀韓愈對禹問》。
  14. 《清實錄》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己亥。
  15. 《清實錄》乾隆八年十月乙亥。
  16. 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一二冊,4982頁。
  17. 易宗夔:《新世說·術解》。
  18. 昭梿:《嘯亭雜錄》卷一,《純皇初政》。
  19. 《東華錄》乾隆三年六月。
  20. 《御制文三集》卷十,《王禹偁待漏院記題辭》。
  21. 《清實錄》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己未。
  22. 《御制文三集》卷九,《補詠戰(zhàn)勝廓爾喀之圖序》。
  23. 《御制詩五集》卷九二,《閱舊所書卷識后,示諸臣咸為悅服,復成口號》。
  24. 《清實錄》乾隆五十七年八月戊子。
  25. 《御制詩五集》卷七十七,《補詠戰(zhàn)勝廓爾喀之圖序》。
  26. 《清實錄》乾隆五十七年八月癸酉。
  27. 《揅經(jīng)室集·三集》卷五,《紀文達公集序》。
  28. 《清實錄》乾隆三十九年九月癸酉。
  29. 章太炎:《訄書》,哀焚書第五十八。
  30.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六日諭旨。
  31. 《清實錄》乾隆十五年五月己未。
  32. 《御制詩三集》卷八五,《降旨普免天下正供,詩以志事》。
  33. 《御制詩會集》卷二〇,《魚亭得句》。
  3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656~65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