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隋代
伊人宛在水之湄
蒹葭
詩經(jīng)·國風(fēng)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中記載:乾隆年間,會稽胡西垞詠《蓼花》詩有句云:“何草不黃秋以后,伊人宛在水之湄?!鄙下?lián)引《詩經(jīng)·小雅》,以百草枯黃喻人生憔悴,實寫征夫行役之苦;下聯(lián)虛寫秋水伊人,通過《詩經(jīng)·蒹葭》中“宛在”二字,渲染凄清景象、癡迷心象、模糊意象,營造一種若隱若現(xiàn)、若即若離、若有若無的朦朧意境。
同人生一樣,詩文也有境與遇之分?!遁筝纭穼懙氖蔷常皇怯?。“心之所游履攀援者,故稱為境。”(佛學(xué)經(jīng)典語)這里所說的境,或曰意境,指的是詩人(主人公?)的意識中的景象與情境。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而意則是情與理的統(tǒng)一。在《蒹葭》之類抒情性作品中,二者相輔相成,形成一種情與景匯、意與象通、情景交融、相互感應(yīng),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蒹葭》寫的是實人實景,卻又朦朧縹緲、撲朔迷離,既合乎自然,又鄰于理想,可說是造境與寫境、理想與實際、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完美結(jié)合的范本?!耙饩晨諘纾耐性?。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氣,竹影仙風(fēng)。故此詩在《國風(fēng)》為第一篇縹緲文字,宜以恍惚迷離讀之。”(晚清·陳繼揆語)
說到縹緲,首先會想到本詩的主旨。歷來對此,歧見紛呈,莫衷一是,就連宋代的大學(xué)問家朱熹都說:“不知其何所指也。”今人多主“追慕意中人”之說;但過去有的說是為“朋友相念而作”,有的說是訪賢不遇詩,有人解讀為假托思美懷人、寄寓理想之不能實現(xiàn),有的說是隱士“明志之作”,舊說還有:“《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薄?/p>
詩中的主人公,飄忽的行蹤、癡迷的心境、離奇的幻覺,忽而“溯洄”,忽而“溯游”,往復(fù)輾轉(zhuǎn),閃爍不定,同樣令人生發(fā)出虛幻莫測的感覺。而那個只在意念中、始終不露面的“伊人”,更是恍兮惚兮,除了“在水一方”,其他任何情況,諸如性別、年齡、身份、地位、外貌、心理、情感、癖好等等,統(tǒng)統(tǒng)略去。彼何人斯?是美女?是靚男?是戀人?是摯友?是賢臣?是君子?是隱士?是遺民?誰也弄不清楚。
誠然,“伊人宛在水之湄”,既不邈遠(yuǎn),也不神秘,不像《莊子》筆下的“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的“神人”,高踞于渺茫、虛幻的“藐姑射之山”。絕妙之處在于,詩人“著手成春”,經(jīng)過一番隨意的“點化”,這現(xiàn)實中的普通人物、常見情景,便升華為藝術(shù)中的一種意象、一個范式、一重境界。無形無影、無跡無蹤的“伊人”,成為世間萬千客體形象的一個理想的化身;而“在水一方”,則幻化為一處意蘊豐盈的供人想象、耐人咀嚼、引人遐思的藝術(shù)空間,只要一提起、一想到它,便會感到無限溫馨而神馳意往。
這種言近旨遠(yuǎn)、超乎象外、能指大于所指的藝術(shù)現(xiàn)象,充分地體現(xiàn)了《蒹葭》的又一至美特征——與朦朧之美緊相關(guān)聯(lián)的含蓄之美。
一般認(rèn)為,含蓄應(yīng)該包括如下意蘊:含而不露,耐人尋味,予人以思考的余地;蘊蓄深厚,卻不露形跡,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以簡馭繁,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如果使之具象化,不妨借用《滄浪詩話》中的“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概之。對照《蒹葭》一詩,應(yīng)該說是般般俱在,絲絲入扣——
詩中并未描寫主人公思慕意中人的心理活動,也沒有調(diào)遣“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之類的用語,只寫他“溯洄”“溯游”的行動,略過了直接的意向表達(dá),但是,那種如癡如醉的苦苦追求情態(tài),卻隱約跳蕩于字里行間。
依賴于含蓄的功力,使“伊人”及“在水一方”兩種意象,引人思慕無窮,永懷遐想。清代畫家戴熙有“畫令人驚,不若令人喜;令人喜,不若令人思”之說,道理在于,驚、喜都是感情外溢,有時而盡的,而思則是此意綿綿,可望持久。
“伊人”的歸宿,更是含蓄蘊藉,有余不盡,只以“宛在”二字了之——實際是“了猶未了”,留下一串可以玩味于無窮的懸念,付諸余生夢想。黑格爾在《美學(xué)》一書中指出:“藝術(shù)的顯現(xiàn)通過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之外?!边@從更深的層次上來考究,就上升為哲理性了。
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最先指出,《蒹葭》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企慕之情境”。它“以‘在水一方’寓慕悅之情,示向往之境”;亦即海涅所創(chuàng)造的“取象于隔深淵而睹奇卉,聞遠(yuǎn)香,愛不能即”的浪漫主義的美學(xué)情境。
就此,當(dāng)代學(xué)者陳子謙在《錢學(xué)論》中作了闡釋:“企慕情境,就是這一樣心境:它表現(xiàn)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yuǎn)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yuǎn)可以向往,但不能到達(dá)的境界”;“在我國,最早揭示這一境界的是《詩·蒹葭》”,“‘在水一方’,即是一種茫茫蒼蒼的縹緲之感,尋尋覓覓的向往之情……‘從之’而不能得之,‘望之’而不能近之,若隱若現(xiàn),若即若離,猶如水中觀月,鏡里看花,可望不可求”。
《蒹葭》中的企慕情境,含蘊著這樣一些心理特征——
其一,詩中所呈現(xiàn)的是向而不能往、望而不能即的企盼與羨慕之情的結(jié)念落想;外化為行動,就是一個“望”字。抬頭張望,舉目眺望,深情矚望,衷心想望,都體現(xiàn)著一種寄托與期待;如果不能實現(xiàn),則會感到失望,情懷悵惘。正如唐·李嶠《楚望賦》中所言:“故夫望之為體也,使人慘凄伊郁,惆悵不平,興發(fā)思慮,驚蕩心靈。其始也,惘若有求而不致也,悵乎若有待而不至也?!?/p>
其二,明明近在眼前,卻因河水阻隔而形成了遠(yuǎn)在天邊之感的距離悵惘。瑞士心理學(xué)家布洛有“心理距離”一說:“美感的產(chǎn)生緣于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旦距離拉開,懸想之境遂生。《蒹葭》一詩正是由于主體與客體之間保持著難以逾越,卻又適度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從而產(chǎn)生了最佳的審美效果。
其三,愈是不能實現(xiàn),便愈是向往,對方形象在自己的心里便愈是美好,因而產(chǎn)生加倍的期盼。正所謂:“物之更好者輒在不可到處,可睹也,遠(yuǎn)不可致也”;“跑了的魚,是大的”;“吃不到的葡萄,會想象它格外地甜”。還有,東坡居士的詩句:“腳力盡時山更好,莫將有限趁無窮”;清·陳啟源所言:“夫說(悅)之必求之,然惟可見而不可求,則慕說(悅)益至。”這些,都可視為對于企慕情境的恰切解釋。
作為一種心靈體驗或者人生經(jīng)驗,與這種企慕情境相切合的,是有待而不至、有期而不來的等待心境。宋人陳師道詩云:“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可人之客,期而不來,其佇望之殷、懷思之切,可以想見。而世路無常,人生多故,離多聚少,遇合難期,主觀與客觀、期望和現(xiàn)實之間呈現(xiàn)背反,又是多發(fā)與常見的。
這種期待之未能實現(xiàn)和愿望的無法達(dá)成所帶來的憂思苦緒,無疑都帶有悲劇意識。若是遭逢了詩仙李白,就會悲吟:“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yuǎn)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當(dāng)代學(xué)者石鵬飛認(rèn)為,不完滿的人生或許才是最具哲學(xué)意蘊的人生。人生一旦夢想成真,既看得見,又摸得著,那文明還有什么前進(jìn)可言呢?最好的人生狀態(tài)應(yīng)該是讓你想得到,讓你看得見,卻讓你摸不著。于是,你必須有一種向上蹦一蹦或者向前跑一跑的意識,哪怕最終都得不到,而過程卻早已彰顯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以,《蒹葭》那尋尋覓覓之中若隱若現(xiàn)的目標(biāo),才是人類不斷向前的動力,才有可能讓我們像屈原那樣發(fā)出“天問”,才有可能立下“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宏圖遠(yuǎn)志。
是的,《蒹葭》中的望而不見,恰是表現(xiàn)為一種動力,一種張力。李嶠《楚望賦》中還有下面兩句:“故望之感人深矣,而人之激情至矣。”這個“感人深矣”“激情至矣”,正是動力與張力的具體體現(xiàn)。從《蒹葭》的深邃寓意中,我們可以悟解到,人生對于美的追求與探索,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人們正是在這一綿綿無盡的追索過程中,飽享著綿綿無盡的心靈愉悅與精神滿足。
看得出來,《蒹葭》中的等待心境所展現(xiàn)的,是一種充滿期待與渴求的積極情愫。雖然最終仍是望而未即,但總還貫穿著一種溫馨的向往、愉悅的懷思——“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中心藏之,無日忘之”。并不像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的荒誕戲劇《等待戈多》那樣,喻示人生乃是一場無盡無望的等待,所表達(dá)的也并非世界荒誕、人生痛苦的存在主義思想和空虛絕望的精神狀態(tài)。
《蒹葭》中所企慕、追求、等待的是一種美好的愿景。詩中懸置著一種意象,供普天下人執(zhí)著地追尋。我們不妨把“伊人”看作是一種美好事物的象征,比如,深埋心底的一番刻骨銘心的愛戀之情,一直苦苦追求卻無法實現(xiàn)的美好愿望,一場甜蜜無比卻瞬息消逝的夢境,一方終生企慕但遙不可及的彼岸,一段代表著價值和意義的完美的過程,甚至是一座燈塔、一束星光、一種信仰、一個理想。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蒹葭》是一首美妙動人的哲理詩。
讒人罔極
青蠅
詩經(jīng)·小雅
營營青蠅,止于樊。
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營營青蠅,止于棘。
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營營青蠅,止于榛。
讒人罔極,構(gòu)我二人。
幼時思想單純,讀慣了《詩經(jīng)》的《關(guān)雎》《蒹葭》這些甜美、溫情的詩篇,乍一接觸《青蠅》,聽說是講讒人構(gòu)陷、造作事端的,腦子里立刻迸出一個問號:在風(fēng)俗淳厚、人心質(zhì)樸的上古時代,怎么還會發(fā)生這種情況呢?老師聽了一笑,說:周公恐懼流言、屈原因讒致死,哪個不在古代?我想一想,也是。
接下來,老師就講:這是《小雅》中一首著名的諷喻詩,也是譴責(zé)詩。詩分三章,全用比體,詩人以臟穢不堪、令人厭惡的蒼蠅取喻起興,痛斥讒人的惡行。指出讒人失去做人處世的基本準(zhǔn)則,肆意挑起禍端、制造混亂,使四方各國迄無寧日;因而勸諫統(tǒng)治者切勿聽任讒人謗毀構(gòu)陷,以致深受其害。
“營營”,摹聲詞,狀寫蒼蠅四處飛舞的聲音。“詩人以青蠅喻讒言,取其飛聲之眾可以亂聽,猶今謂聚蚊成雷也?!保W陽修《詩本義》)“樊”為籬笆,“棘”“榛”,叢生的矮棵灌木,皆蒼蠅低飛棲止之處所?!柏M弟(通愷悌)君子”,意為和易近人的正人君子,這里應(yīng)包括操縱權(quán)柄之人(“君子”原有此義)。“讒人罔極”,意為進(jìn)讒者立身處世沒有一定準(zhǔn)則,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底線?!皹?gòu)我二人”,“構(gòu)”為陷害,“二人”何指,涉及詩的本事,歷來說法不一。清代學(xué)者魏源認(rèn)為,本篇乃刺周幽王聽信讒言而“廢后放(流放)子”之作。詩中“二人”,系指周幽王與母后;“交亂四國”,分別為戎、繒、申、呂四個鄰國。(《詩古微》)
在古代文人騷客的筆下,蒼蠅一直是令人憎惡的丑惡物象,而且總是被借喻為讒佞不齒之徒。明人謝肇淛寫過一篇斥罵蒼蠅的精悍、犀利的諷刺小品。他說,京城一帶蒼蠅多,齊、晉一帶蝎子多,三吳一帶蚊子多,閩、廣一帶毒蛇多。蛇、蝎、蚊子都是害人的東西,但是,蒼蠅更為卑劣可惡。它雖然沒有毒牙利喙,可是,攪鬧起人來格外厲害。它能變香為臭,變白為黑,驅(qū)之倏忽又至,死了還會滋生,簡直到了無處可避、無物可除的地步。最后作者說:“比之讒人,不亦宜乎!”
宋人張詠也寫過一篇《罵青蠅文》,說:青蠅之所以這樣壞,我懷疑是奸人之魂,佞人之魄,郁結(jié)不散,托蠅寄跡成形的。歐陽修的《憎蒼蠅賦》,尤為生動、形象,入木三分,揭皮見骨:“引類呼朋,搖頭鼓翼,聚散倏忽,往來絡(luò)繹”;“逐氣尋香,無處不到;頃刻而集,誰相告報?其在物也極微,其為害也至要”,“宜乎以爾刺讒人之亂國,誠可嫉而可憎”。
讒人亂國,可嫉可憎,這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無數(shù)史實證明,讒言是非常厲害的。唐代詩人陸龜蒙有一首《感事》詩,講到讒言能夠殺人滅族,毒害極大:“將軍被鮫函,只懼金矢鏃。豈知讒利箭,一中成赤族?!变J利的金屬箭頭可以射穿鯊魚皮制作的鎧甲;但讒言這支毒箭還要厲害百倍,一經(jīng)射中,就會闔家遭斬,赤族滅門。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史有明證的。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武安侯田蚡與魏其侯竇嬰在漢武帝面前互相攻訐,各不相讓。最后,田蚡勝利了,因為他使用了“流言殺人”的利器,說了一番聳人聽聞的話:“天下幸而安樂無事,我得以成為朝廷肺腑之臣,平生所愛好的不過音樂、狗馬、田宅而已;不像魏其侯、灌夫那樣,日夜招聚豪杰壯士相互議論,不是仰觀天象,便是俯首畫策,窺伺于太后與皇上之間,希冀天下變亂,從而成就他們的謀國宏圖?!毖酝庵馐?,我這個人胸?zé)o大志,平生所追求的無非是聲色狗馬;而他們則是野心勃勃,眼睛時刻盯著皇帝的御座。你這做皇帝的可要權(quán)衡利害,多多當(dāng)心?。 柏M知讒利箭,一中成赤族”。結(jié)果,漢武帝聽信了田蚡的讒言,將與魏其侯竇嬰深相結(jié)納的將軍灌夫及其家屬全部正法,竇嬰本人也在渭城被處決了。而田蚡卻因為“舉奸”有功,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著他的丞相。
鑒于讒言可以殺身滅族,禍國亡家,宋人羅大經(jīng)寫過一首《聽讒詩》,以高度概括的語言,將聽信讒言導(dǎo)致君臣猜忌、骨肉析離、兄弟殘殺、夫妻離異的危害盡數(shù)列出,不啻一篇討讒的檄文:“讒言謹(jǐn)莫聽,聽之禍殃結(jié)。君聽臣遭誅,父聽子當(dāng)訣,夫妻聽之離,兄弟聽之別,朋友聽之疏,骨肉聽之絕。堂堂八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也正是為此吧,所以,明人呂坤慨乎其言:“言語之惡,莫大于造誣?!?/p>
那么,怎么應(yīng)對呢?限于當(dāng)時的社會條件、體制機制,缺乏應(yīng)有的法律、法規(guī),就只能徒喚奈何了。宋代詩人曾幾有一首《蚊蠅擾甚戲作》的七言古詩:“黑衣小兒雨打窗,斑衣小兒雷殷床。良宵永晝作底用?只與二子更飛揚?!瓝]之使去定無策,葛帳十幅眠空堂。朝喧暮哄姑聽汝,坐待九月飛嚴(yán)霜?!蔽孟壸魉睿?qū)除無策,只好寄厚望于九秋的嚴(yán)霜了。
清代進(jìn)士甘汝來也寫了一首《雜詩》:“青蠅何營營,呼群污我衣。我衣新且潔,蠢爾無是非。驅(qū)之薨薨起,穴隙更乘機。蹙蹙靡所避,終日掩荊扉。嘆息爾微物,終安所憑依。西風(fēng)動地來,秋霜下嚴(yán)威??礌桇骠嬲?,能再幾時飛?!蓖瑯邮瞧诖帮L(fēng)霜助陣”,布下嚴(yán)威。
今天不同了,法治社會有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肆意造謠誣陷、讒毀無辜者,一律繩之以法。作為個人,對付讒言也有許多有效辦法。首先,要頭腦清醒,掌握規(guī)律,辨識偽裝,認(rèn)清真相。讒人得勢,往往由于其擅長遮掩罪惡本質(zhì),而予人以忠誠、順從的假象。如果只看其貌似忠厚、謙恭的外表,而忽略探求本質(zhì),就很容易上當(dāng)受騙。而對于諍言與讒言的區(qū)分,同樣也應(yīng)透過現(xiàn)象,認(rèn)清實質(zhì)。早在兩千多年前,荀子就有過十分透辟的忠告:結(jié)黨營私之徒相互吹捧,君子不能聽??;陷害好人的壞話,君子不能相信;嫉妒、壓抑人才的人,君子不能親近;凡流言蜚語、無根之談,不是經(jīng)過公開途徑而傳播的,君子一定要慎重對待。
其次,對于造謠生事、傾陷他人的惡行,不能聽之任之。必須追索謠源,一抓到底,對構(gòu)成誹謗罪、誣陷罪的,要依據(jù)法律嚴(yán)加查處,不予寬貸。使人們認(rèn)識到,凡蓄意讒毀、中傷他人者,絕不會有好下場,從而知所戒懼。
第三,“是非來入耳,不聽自然無?!弊鳛楸蛔嫐д弑救耍瑢δ切傲餮?、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訴”(《荀子·致士》),應(yīng)以一副不屑一顧的氣概,完全不去理會它。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就是連眼珠子都不轉(zhuǎn)過去。
滄浪之水
滄浪歌
先秦民歌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滄浪歌》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流傳于楚地的一首著名民歌,作者已不可考。從《孟子·離婁》篇關(guān)于孔子曾聽到孺子唱此民歌的記載,可知它在春秋末年即已廣泛流傳,后來又被載入《楚辭·漁父》篇。
漢代學(xué)者劉向、王逸認(rèn)為,《漁父》篇乃屈原自作;但現(xiàn)代《楚辭》研究專家,對此多持否定態(tài)度。馬茂元先生認(rèn)為,乃是楚人悼念屈原之作,它從兩種不同思想意識的對比,表現(xiàn)了人們對于屈原沉湘自殺這一歷史悲劇的深刻理解。從《滄浪歌》的角度講,《漁父》篇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個翔實的背景。文中塑造了屈原與漁父兩個典型人物形象,他們秉持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與價值取向。屈原是一位恪守高潔的人格精神、“伏清白以取直”、舍生取義的理想主義者;而漁父則是一位順應(yīng)時代,與世推移,隨遇而安的智者,看來他是一個隱士,并非真正以捕魚為業(yè)的漁夫。
《漁父》篇中,兩人通過問答以遣詞寄意。漁父見屈原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便問:“何故至于斯?”屈原答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遭致放逐)。”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攪亂)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食酒滓而飲薄酒)?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斷然地說:“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碧波清清?。?,可以濯吾纓(帽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毕募舅疂q則濁,秋末水落則清。清水濯纓,濁水濯足,因時而異,亦即“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之意。
作為一位堅守儒家傳統(tǒng)的思想家、堅持自己的理想去改變現(xiàn)實的政治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熱愛人民,熱愛祖國,從未希圖逃避現(xiàn)實,更不肯在“蘭艾雜糅”中虧損了清白崇高的本質(zhì);他以沉湘自盡,表現(xiàn)出與黑暗勢力苦斗到底的決心,和忠直、清廉的高尚情操,這樣,就使他的人格與作品同歸不朽,永耀人寰。
而漁父所吟唱的《滄浪歌》,則代表了流行于楚地的典型的道家思想觀念?!肚f子·人間世》篇有言:“天下有道,圣人成焉(成就事業(yè));天下無道,圣人生焉(保全生命)。方今之時,僅免刑焉?!边@和漁父所說的“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同一意蘊。他們看透了塵世的紛擾,但并不回避,而是主張在隨性自適中保持自我的人格、操守。這一點是屈原所不贊同,也并不真正理解的。所以,唐人汪遵有詩云:“棹月眠流處處通,綠蓑葦帶混元風(fēng)。靈均(屈原)說盡孤高事,全與逍遙意不同?!?/p>
應(yīng)該說,《滄浪歌》所主張的,并非純粹的消極避世,專為個人全生自保打算,而是強調(diào)人不僅要剛直進(jìn)取,也要在不喪失本性、不同流合污的前提下,能夠因時順化,與世推移?!皽胬酥遒猓梢藻依t”,這分明是鼓勵人們積極進(jìn)取。“水清”比喻治世,而“纓”為帽帶,是古代男子地位的象征,整飾冠纓喻準(zhǔn)備出仕,有所作為;“水濁”比喻亂世,只能“濯足”,用老子的話說:“和其光,同其塵”,
意為“涵蓄著光耀,混同著垢塵”(任繼愈《老子新解》)。這也符合孟子所秉持的“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的思想。
同樣也是進(jìn)行“清濁之辨”,而在孔子那里,對《滄浪歌》則作另一番解讀,他說:“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弊g成現(xiàn)代語就是,弟子們聽著:水清就能濯纓,水濁只可洗腳,這都是由水本身決定的。據(jù)此,孟子引申曰:“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強調(diào)自身價值、主觀作用,同樣具有積極意義。
大風(fēng)歌罷轉(zhuǎn)蒼涼
大風(fēng)歌
劉邦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196年,劉邦率兵討伐淮南王英布,安撫了南越王趙佗,平定了淮南、荊楚地區(qū),還朝途中,在故鄉(xiāng)沛縣留駐下來。置酒高會,宴請家鄉(xiāng)父老,酒酣耳熱之際,劉邦回首幾十年的戎馬生涯,為已經(jīng)建樹的皇皇盛業(yè)躊躇滿志;同時也想到,登基已十二年,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而太子又過分仁弱,朝野人心未定,還存在著諸多不安定的因素。且不說,一些諸侯王不能安分守己,各懷異志,就是邊疆上也煙塵未息,需要有足夠數(shù)量的勇猛雄強的將士防守。漢興以來,原本是“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無奈,劉邦對于戰(zhàn)功卓著的元戎、統(tǒng)帥,心存戒慮,猜忌重重,擔(dān)心他們擁兵自重,割據(jù)稱雄,自謀發(fā)展,因此,一一剪除殆盡。這樣,在他看來,真正赤膽忠心扶保漢室,且又具有超常軍事才能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了。于是,喜極而痛,不禁感傷起來,唱起自己隨口編成的這首《大風(fēng)歌》。
詩中繼承了楚辭的傳統(tǒng),悲歌慷慨,氣勢磅礴,而且也是真情流露,一向受到人們的贊許。但是,許多詩人則以其敏銳而獨特的視角,予以批駁、質(zhì)問。北宋詩人張方平有一首《歌風(fēng)臺》詩:“落魄劉郎作帝歸,樽前感慨大風(fēng)詩?;搓幏唇樱n信被綁縛、斬首)英彭族(英布、彭越被誅戮、滅族),更欲多求猛士為?”清代詩人黃任出語同樣冷雋:“天子依然歸故鄉(xiāng),大風(fēng)歌罷轉(zhuǎn)蒼涼。當(dāng)時何不憐功狗,留取韓彭守四方?”詩人說,與其現(xiàn)在樽前感慨,高呼猛士,何不當(dāng)時愛憐韓信、英布、彭越那一些“功狗”(指為漢家天下建功立業(yè)的人),讓他們鎮(zhèn)守四方,靖難天下呢?
這里反映出一個對封建帝王來說,根本無法破解的悖論:他們要奪得天下,就需依賴那些英雄豪杰來戰(zhàn)勝攻取,可是,從“家天下”角度看,這些英豪又是致命的威脅。這樣,就演成了無數(shù)的“兔死狗烹”的屠殺功臣的慘痛悲劇?;剡^頭來,那些帝王又呼喚鎮(zhèn)守四方的猛士;而當(dāng)猛士真的出現(xiàn)了,他們卻又疑慮重重,嚴(yán)加防控。于是,這種“利用與限制”的矛盾循環(huán)往復(fù),迄無終結(jié)。
不獨君臣為然,即便是夫婦也不例外。劉邦對于妻子呂后,早有提防,唯恐一朝晏駕,呂氏家族作亂。但他并不立刻動手鏟除。宋代文學(xué)家蘇洵有言:“(高祖)不去呂后,為惠帝計也?!眳魏笞舾咦娑ㄌ煜?,久歷鋒鏑,素為諸將所畏服。在主少國危的情勢下,某些人即使圖謀不軌,有呂后在,也足以鎮(zhèn)伏、控制。這樣,高祖便面臨著兩難抉擇:客觀上確實存在著諸呂興風(fēng)作浪的險情;而迫于形勢,又不能斷然剪除呂后。怎么辦?他采取了“削其黨以損其權(quán),使雖有變,而天下不搖”的限制策略。對此,蘇洵有一個非常精辟的比喻:“夫高帝之視呂后也,猶醫(yī)者之視堇也,使其毒可以治病,而無至于殺人而已矣?!陛朗且环N草藥,俗稱烏頭,有毒,而它又可以用來治病,收以毒攻毒之效。在高祖眼中,呂后有如毒堇,既可利用其威懾作用,又必須控制在不致動搖國本的限度內(nèi)。一縱一收,具見高祖權(quán)術(shù)的高明,也顯現(xiàn)出他實際上的無奈。
枯魚之悔
枯魚過河泣
漢樂府
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fù)及!
作書與魴,相教慎出入。
這是一首寓言體的短詩,在漢樂府中屬于雜曲歌辭。詩中寫一個遭遇災(zāi)禍的人以枯魚自擬,警告人們謹(jǐn)慎行動,以免招來禍患。
詩中說:一條枯魚過河時,不禁傷心痛哭,悲嘆自己失于警惕,輕率上鉤,現(xiàn)在悔之已晚。于是,寫信一封,勸告河中的魴魚和魚等同伴,說你們可要接受教訓(xùn)啊,一定要相互告誡(“相教”),無論是外出還是歸來,都要謹(jǐn)慎小心。
這里有兩個關(guān)鍵詞,也可以說是詩的意旨所在:一曰“悔”,二曰“慎”。人生天地間,豈能無過錯?但過而知悔,汲取教訓(xùn),益莫大焉??鬃诱f過,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后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jǐn)慎,善于謀劃而能完成任務(wù)的人。這后一句話,叫做“以慎防悔”?!俄n詩外傳》有言:“不慎其前,而悔其后,何可復(fù)得?”小詩寥寥二十字,形象而深刻地闡述了這樣一番深刻的道理。
漢樂府,以現(xiàn)實主義為主要基調(diào),而此詩卻獨樹一幟,運用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發(fā)揮大膽想象,借助寓言形式,極大限度地夸張、虛飾——干枯的魚能夠過河,又有思維,會哭泣,懂得悔恨,還能給同伴們寫信,告誡它們遇事謹(jǐn)慎。設(shè)想奇崛,結(jié)構(gòu)精巧,出人意表。編選《古詩源》的清人沈德潛評曰:“漢人每有此種奇想?!憋@示了漢樂府的高超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枯魚”,作為一種意象,在《莊子》《荀子》《韓詩外傳》《山海經(jīng)》等先秦典籍中都曾出現(xiàn)過;而從漢代開始,歷唐、宋、明,各朝詩人如李白、宋無、釋文珦、王世禎等,都曾寫過《枯魚過河泣》的古體詩,足見其影響之大。
關(guān)于本詩的主旨,現(xiàn)代以來,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余冠英先生在《樂府詩選》中指出,枯魚在過河時,追悔當(dāng)年不該草率上鉤,告誠河中的同伴今后舉動一定要穩(wěn)重。其中包括著生涯的哲理,仿佛也能夠看到當(dāng)時現(xiàn)實社會的影子。而聞一多先生則認(rèn)為,它是失戀的哀歌。臺灣學(xué)者王孝廉說:“是以枯魚(得不到水的魚)隱喻得不到愛情的男子?!庇械拇箨憣W(xué)者同意此說,但認(rèn)為是棄婦詩。
“跟風(fēng)”現(xiàn)象的背后
城中謠
漢樂府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全詩由三個具有因果關(guān)系的復(fù)句組成。三個復(fù)句,前半句說的都是西漢時期流行于京城長安(“城中”)婦女中的打扮與服飾,后半句,接著講述各地(“四方”)如何跟風(fēng)效仿。
詩中說,由于京城里的婦女風(fēng)行高聳頭髻的發(fā)式,各地婦女便都照樣跟風(fēng),梳起一尺高的發(fā)髻;由于京城婦女時興寬廣的眉飾,各地婦女便也都把眉毛描畫得能夠蓋住半個腦門兒;由于京城流行肥大的衣袖,各地便都群起效尤,直到用整匹的綢緞來剪裁制作。
從字面上看,似乎是譏諷跟蹤時髦、追新逐異的社會風(fēng)尚;實際上,詩的意旨要深刻、復(fù)雜得多,說的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揭示風(fēng)行草偃、變本加厲這一富含哲理意蘊的重大社會問題。即便說的是風(fēng)尚民俗,那也是由在上者的行為所決定的。上頭喜歡什么,追求什么,直接影響到社會風(fēng)尚,決定著人們的精神風(fēng)貌。
這就牽涉到本詩的由來、出處。《后漢書》記載,名將馬援之子馬廖,擔(dān)任衛(wèi)尉之職。當(dāng)時,宮中馬太后躬行節(jié)儉,諸事崇尚簡約。馬廖擔(dān)心好事有始無終,于是上書皇太后,建言朝廷要率先垂范,持之以恒,以收全國正風(fēng)勵俗之效。他在奏書中說,老百姓一向是看上面做什么,而不是說什么。他還引用了“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chuàng)瘢;楚王好細(xì)腰,宮中多餓死”和“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等諺語,說明要想使節(jié)儉之風(fēng)遍行天下,根本在于上面(宮中、朝內(nèi)、京城)必須帶好頭。太后認(rèn)為他說得對,采納了他的建議。
事實上,有關(guān)強調(diào)居上位者的表率、示范作用之類的話,古代圣賢說過很多。講得最明確、最深刻的,是《禮記》記載的孔子之言:“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表率)也。”
《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記載,齊靈公有個怪癖,喜歡婦人“女扮男裝”,于是“國人盡服之”。靈公覺得此事不妥:“寡人之私密愛好,豈可推而廣之?”于是,下令禁止:如有“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墒牵Ч⒉幻黠@——追逐時尚的婦女們竟然照穿不誤,以至于“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有一次,大臣晏嬰來朝見,齊靈公就問他:這是怎么回事?晏子答曰:“君使服之于內(nèi),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內(nèi)也。公何以不使內(nèi)勿服,則外莫敢為也。”于是,靈公就明令禁止宮內(nèi)“女扮男裝”,一月之后,這股風(fēng)就剎住了。
全詩句式整齊,層次清楚;特別是運用重疊的格式、形象化的語言、夸張的手法、漫畫式的描寫,鮮明地反映出民謠的特點,既便于記憶,也有利于說唱與流傳。
長相思
涉江采芙蓉
漢代古詩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初讀本詩,感到文辭通暢、意蘊單純,似乎無須做更多的研解;實際上,并非如此。單是意旨,歷代評論家就說法不一。清初學(xué)者李因篤概之以“思友懷鄉(xiāng),寄情蘭芷”。而后的王堯衢,認(rèn)為“此慨同心人之不得相聚也。同心,即知音者之類”。當(dāng)代著名學(xué)者朱東潤說:“這是寫游子思念故鄉(xiāng)和親人的詩?!瘪R茂元認(rèn)同此說,指出:此乃游子思鄉(xiāng)之作,只是在表現(xiàn)游子的苦悶、憂傷時,采用了“思婦調(diào)”的虛擬方式。而著名美學(xué)家朱光潛則認(rèn)為:“這是一首惜別的情詩?!?/p>
難怪古人說“詩無達(dá)詁”。面對這些知名的專家學(xué)者的歧見紛呈,確實有一點無所適從了。斟酌再三,求同存異,我覺得,有三點可以認(rèn)定:
一、這是文人作品,而非詩中人物自述。
二、手法是虛擬思婦口吻。之所以是思婦,乃由于游子在外,或行旅,或出征,或求仕,或謀生,應(yīng)是遠(yuǎn)在邊疆或者京洛;而欲采擷江上芙蓉、蘭澤香草以遺遠(yuǎn)人者,必是留在江南故鄉(xiāng)的女子。那么,“還顧望舊鄉(xiāng)”又怎么解釋呢?這是思婦懸想游子對于家室的離思、憶念。
三、詩句中所明確表達(dá)的是對于所鐘愛的同心人的思念。至于這是詩人的寫實,抑或同時寄托著思友懷鄉(xiāng)、渴念知音的深情厚意,以至對美好人生與理想的憧憬,則不必、也難以具體認(rèn)定,只能因人而異。
準(zhǔn)此,本詩就可以解讀為——
夏秋之際,荷花盛開。年輕的女子弄舟江上,采摘芙蓉,欣賞著澤畔的蘭蕙芳草。這時,一位女子悵然注視著手中的芙蓉,瞬間,芙蓉化作了“夫容”(當(dāng)代學(xué)者徐中舒《古詩十九首考》:“芙、夫聲同,蓉、容聲同。芙蓉者,夫之容也”),于是,懷想到遠(yuǎn)行的丈夫。她多么想望把這最美的一朵送給同心人哪!可是,很快就悵然了——“所思在遠(yuǎn)道”?。∵@時,心靈產(chǎn)生了感應(yīng),眼前出現(xiàn)了錯覺,她仿佛看到“遠(yuǎn)道”的丈夫正“還顧望舊鄉(xiāng)”,同樣是“長路漫浩浩”啊。這里,采用了清人張玉谷所說的“從對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鄉(xiāng)而嘆長途”的懸想方式,從而加重了感傷、失望的成分。于是,妻子、丈夫,還有詩人,就同聲喊出一句:“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薄鄲鄣娜耍K此一生,也難以相聚相守,世間難道還有比這更令人傷情的嗎?
在這兩句詩的下面,詩評家王堯衢加上了這樣一句話:“夫同心人不可得,既已可傷;幸得之而復(fù)離居,是以憂思傷心,于焉終老,莫可如何而已矣?!逼鋵?,這也恰是本詩的哲思理趣所在。世間同心知己本來就難以遇合,幸而得之,卻又離居千里萬里,以致終老憂思、失望,確是無可奈何達(dá)于極點。詩中在脈脈情深的后面,隱伏著對于理想追求不能實現(xiàn)、美好事物瞬息成空的嘆惋,流露出可思而不可見、可望而不可即的無奈與悲涼。
魯迅先生有言:“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任何悲劇的產(chǎn)生都有它的社會根源。詩中曲折而含蓄地揭露與批判了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霸娛蔷獾恼Z言,暗示是它的生命?!保ㄖ旃鉂撜Z)本詩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
賞讀全詩,看得出它所受到的《詩經(jīng)》《楚辭》的影響。詩中化用了《楚辭》中“折芳馨兮遺所思”“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將以遺兮離居”等詩句;而且,“從對面曲揣彼意”的表現(xiàn)方式,也與《詩經(jīng)》中的《卷耳》《陟岵》等篇暗合。
正是在《國風(fēng)》《楚辭》的滋育、影響之下,產(chǎn)生了獲“五言之冠冕”盛譽的《古詩十九首》。這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并非一人作品。內(nèi)容反映了作者與生活其間的社會、自然環(huán)境廣泛而深刻的情感聯(lián)系,以及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一些思想情緒;體現(xiàn)了對個體生命存在、生存價值的關(guān)注,再現(xiàn)了文人在社會思想轉(zhuǎn)型期向往的追求與幻滅,心靈的覺醒與痛苦,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享譽甚高。本詩為《古詩十九首》的第六首。
英雄中的詩人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以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本詩為《步出夏門行》的第四首,大約是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烏桓勝利回師途中所作。為作者詩歌中膾炙人口的名篇。詩人通過形象化的手法,表現(xiàn)出哲理與詩情,具有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染力和強大的震撼力。全詩跌宕起伏,又機理縝密,閃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發(fā)出奮進(jìn)之情,振響著樂觀聲調(diào)。作為哲理詩,即物而論理,立象以寄意,盡管通篇都在說理,但仍覺意興盎然,毫無枯燥、晦澀之感。
詩分三層,前四句說生死。這里引用了兩個著名典故:《莊子·秋水篇》:“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韓非子·難勢篇》:“飛龍乘云,騰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同矣!”詩人借助長壽動物靈龜和傳說能夠騰云駕霧的騰蛇也終有一死、骨化成塵的事實,闡明人既有生必有死,不可能長生不老的道理,揭示生死相互轉(zhuǎn)化的辯證法。
中間四句談老邁。通過老驥與烈士(胸懷壯志、踔厲風(fēng)發(fā)之勇者)兩種形象,表達(dá)即便到了暮年,也要胸懷壯志,老有所為,絕不衰頹氣餒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顯現(xiàn)出豪杰本色,壯士情懷。魯迅先生有言:“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本痛?,我們完全有理由說,他是一個名實相副的英雄中的詩人、詩人中的英雄。
后四句講養(yǎng)生。這是從前兩層意蘊衍生出來的——既然生死、老邁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倡導(dǎo)老當(dāng)益壯、志在千里,那么,就有一個如何過好老年這一關(guān)的問題。詩人認(rèn)為,人的壽命長短(“盈縮”),不僅僅決定于客觀自然(“天”),也和主觀努力有直接關(guān)系,因此,應(yīng)該注意調(diào)養(yǎng),怡情悅性。這樣,就可以延長壽算,提高生命質(zhì)量。
收尾兩句,是配樂演奏時附加的,與正文內(nèi)容無關(guān)。
當(dāng)代學(xué)者宋曉霞指出:“漢末以后一百多年間,死亡使人們普遍感到困惑、苦悶和畏懼。在詩歌里,從《古詩十九首》的‘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到陶淵明的‘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表達(dá)了相同的感慨。延年不死或及時行樂,是當(dāng)時一般人的遐想與追求。曹操這首詩則表現(xiàn)了一種更為積極的人生境界。”聯(lián)系到這一社會背景,更能看出它的價值所在。
具體地說,其價值就是:在生老病死這些人生重大課題上,堅持順應(yīng)自然,不信天命,充滿了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和辯證觀念;體現(xiàn)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發(fā)進(jìn)取精神;強調(diào)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秉持樂觀向上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
清人陳祚明指出:“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孟德能于《三百篇》外,獨辟四言聲調(diào),故是絕唱?!保ā恫奢奶霉旁娺x》)這里說的是,曹操繼承“詩三百”《風(fēng)》《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四言詩在經(jīng)過一段沉寂之后,重新煥發(fā)光彩,并對以后嵇康、陶淵明等的四言詩寫作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專就詩歌的格調(diào)來說,氣魄雄渾,蒼涼豪邁,激昂慷慨,更是體現(xiàn)了以剛健為主導(dǎo)的審美取向。
金石其言 松柏其行
贈從弟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
風(fēng)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孟老夫子有言:“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的,我們研究劉楨的述志詩,首先應(yīng)該了解他的為人處世,正所謂“聽其言而觀其行”。
史載,一次,魏公子曹丕晚間設(shè)宴招待眾士,酒酣耳熱,他指令甄氏出堂與大家見面。眾皆俯伏,獨有劉楨憤然以對,立而不跪,且滿含譏意,不屑一顧。在他心里,頗不以曹丕奪袁熙之妻為然;而甄氏有夫再嫁,不忠不貞,他尤其看不起。曹丕見狀,勃然大怒,欲問劉楨死罪,由于眾人求情和曹操干預(yù),才免于死,罰作苦力。就在他于京洛之西石料廠磨石料時,魏王曹操前往視察,眾官吏及苦力均匍匐在地,不敢仰視。唯有劉楨未跪,照常挺直身軀勞作。曹操見狀,怒對劉楨。劉毫無懼色,從容放下錘子,正言答道:“(魏)王雄才天下皆知,劉楨身為苦力,何敢蔑視尊王。但在魏王府?dāng)?shù)年,常聞魏王教誨,做事當(dāng)竭心盡力,事成則王自喜,事敗則王亦辱,楨現(xiàn)為苦力,專研石料,研石是對魏王的敬忠,所以不敢放棄手中活計。”魏王聽后,又問:“石若何?”劉楨朗聲作答:石“出自荊山懸崖之巔,外有五色之章,內(nèi)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瑩,雕之不增文,稟氣堅貞”。曹操知其借石以自喻,就赦免了他。隨后充任署吏。
南朝·梁文學(xué)批評家鐘嶸在《詩品》中,對漢至齊梁一百多位詩人作了扼要的論述,把詩人分為上、中、下三品?!敖ò财咦印敝?,劉楨被列于上品,評語是:“仗氣愛奇,動多振絕,真骨凌霜,高風(fēng)跨俗。但氣過其文,雕潤恨少。然自陳思(曹植)以下,楨稱獨步?!边@既是論詩,也是評判詩人的品性。
《贈從弟》為劉楨的代表作,共三首,此為其二。“從弟”,通稱堂弟。詩中含有對其贊美與勉勵的雙重意蘊,其實也是自況,表現(xiàn)出作者本人的志趣、抱負(fù)。詩中以瑟瑟寒風(fēng)中的挺拔勁松為喻,狀寫堅貞不屈、堅定不移的品格與操守。
八句詩,兩兩相對,都把松與風(fēng)對稱著加以表述。在這里,極端艱苦的環(huán)境與凜然無畏、勇于抗?fàn)幍娜烁瘢鳛榧怃J對立的矛盾體,形成了美學(xué)的張力。詩中先從二者所處位置寫起,蒼松傲立山頂,狂風(fēng)怒吼谷中;次寫聲勢,風(fēng)聲盛烈,氣勢逼人,松枝勁挺,全無懼意(“一何”,意為多么、何等);三是從無形到有形,從聽覺到視覺,一則冰霜嚴(yán)酷,慘慘凄凄,一則英姿屹立,終歲不改其色;四是自問自答,做出結(jié)斷,進(jìn)一步突出主旨——松柏之歲寒而不凋,并非沒有遭遇嚴(yán)寒,而是由于能夠堅守本性?!八砂赜斜拘浴?,既是認(rèn)識的深化,也是情感的升華。一語中的,力重千鈞。就全詩來說,有如“千里來龍,到此結(jié)穴”。
萁豆相煎
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瀌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說新語》載,魏文帝曹丕曾命令胞弟、東阿王曹植在行走七步路的時間內(nèi)作詩一首,如詩不成,就將行以大法(處死)。曹植應(yīng)聲吟出六句詩來,這就是上面這首《七步詩》。曹丕聽了,深有慚色。
一個“慚”字,盡顯曹丕的心中隱秘。原本是同胞骨肉,所謂“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何以要“相煎”如此?原來二人在爭奪世子地位過程中,斗爭極為激烈。獲勝繼位之后,曹丕便對曹植及其輔翼人士實施殘酷報復(fù)。如果不是太后出面干涉,曹植早已喪命。在這種情況下,曹丕又使出“七步索詩”的絕招,看似普通的文學(xué)活動,實則包藏著險惡的禍心。近人多疑此詩為偽托,但經(jīng)著名學(xué)者陸侃如、馮沅君認(rèn)真考證,在《中國詩史》中,作出“我們認(rèn)為七步的傳說是可信的”結(jié)論,并判定此詩“必作于黃初元年至七年中”(文帝在位期間)。
掌握了詩的本事之后,這首千秋絕唱就容易解讀了。一、二句,講豆粒被蒸煮作羹的慘痛遭遇,煮熟、發(fā)酵、濾汁,經(jīng)受無盡的折磨;三、四句講,作惡施暴的竟然是結(jié)長豆粒的莖稈(“萁”),它在鍋底下猛烈地燃燒,致使鍋里的豆粒承受痛苦煎熬,忍不住哀哀哭泣;五、六句,“卒章顯志”,點出主旨:豆萁與豆粒,原本同根而生,怎么竟然這樣刻酷無情,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呢?聽過這樣含著血淚、帶著嗚咽的控訴,只要稍有良知,總會愧怍于衷、不能自已吧?
我們不能不嘆服詩人應(yīng)對之敏捷、手法之高明。通篇純以比興出之,取譬精準(zhǔn),借物寫懷。慘遭迫害的詩人以豆粒自喻;而把加害于他的同胞兄長喻為豆萁,真是再恰當(dāng)不過了。難怪歷代騷人、學(xué)者對他贊不絕口,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眲③囊舱f:“子建思捷而才俊”,“援牘如口誦”。摯友楊修,曾經(jīng)親眼看見曹植“握牘持筆,有所造作,若成誦在心、借書于手,曾不斯須少留思慮”,說他每有所作,援筆立成,像是事先打了腹稿,背誦下來,沒有經(jīng)過片刻(“斯須”)思考。即以這首《七步詩》為例,構(gòu)思之奇妙,取譬之恰切,用語之靈巧,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古人把這種超常敏捷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創(chuàng)作思維的高峰狀態(tài),稱作神思妙悟。唐代詩僧皎然就曾說過:“有時意靜神王(旺),佳句縱橫,若不可遏,宛如神助。”(《詩式》)
一曲自憐自嘆的哀歌
詠史八首(其二)
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借舊業(yè),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左思有《詠史》詩八首,南朝文學(xué)批評家鐘嶸稱為“五言之警策”。此為第二首。
詩人首先從蔥蘢茂郁的十丈黑松與稀疏下垂的徑寸小草,一處澗底,一踞山巔的自然景況寫起,用以比喻賢俊之才屈居下僚,而世家子弟不問賢愚均能高踞上位的社會現(xiàn)象,進(jìn)而揭露造成這種不合理現(xiàn)象的根源。詩人尖銳地指出,這是地勢不同所造成的,由來久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從而有力地抨擊了魏晉時期門閥制度的黑暗社會現(xiàn)實。最后由現(xiàn)實轉(zhuǎn)向歷史,列舉了西漢金日、張湯兩家子弟憑借先人遺業(yè),綿延七代世襲宮廷寵臣,而出身寒門、卓具才識的馮唐一直不獲晉用,已經(jīng)七十高齡仍作中郎署小吏的史實,鞭撻封建社會任人不以才能、只憑門第的腐敗制度,為萬千深受壓抑的賢才志士,吐一口憤懣不平之氣。
實際上,左思本人就曾身受其苦,這首詩正是他出于自身體驗,飽含著血淚寫成的一曲自憐自嘆的哀歌。他出身寒門,年輕時家境清苦,很被人看不起。但他頗有志氣,決心創(chuàng)作一篇超越前人的《三都賦》,把蜀都成都、吳都建業(yè)、魏都鄴城全都寫進(jìn)去。為了完成這個宏偉計劃,他廣泛搜集歷代史實和各種資料,并游歷了古城舊都,獲取切身感受,然后杜門謝客,潛心寫作。一些世族文人聽到這個消息,肆意進(jìn)行嘲諷。出身江南豪門的文學(xué)家陸機說:“這個傖夫俗子,真不知天高地厚,竟想超越班固、張衡這些前代名家,實在太可笑了。”陸機還寫信給弟弟陸云,說:“有個無知狂徒想寫《三都賦》,看來,寫成以后,只配拿來蓋我的酒壇子!”
十年過去了,雄渾、精湛的《三都賦》終于問世。但當(dāng)時人們并未予以重視,傳抄者寥寥無幾,左思十分懊喪。他認(rèn)為,這是由于作者官卑職小,人微言輕,于是,請來當(dāng)世名儒皇甫謐加以品鑒?;矢χk讀罷文章,拍案叫絕,當(dāng)即作了題序。這樣一來,果真引起了文人、學(xué)士以至官場的注目,司空張華給予極高的評價,連那個傲慢自大的陸機看后也嘆為觀止。待到《三都賦》重新刊發(fā)時,舉國轟動,到處都有人抄寫,致使洛陽紙價為之飛漲?!奥尻柤堎F”這個成語,就是這么產(chǎn)生的。
面對著這一切,左思感慨重重,特別是對世族文人把持文壇、壓抑人才的黑暗現(xiàn)實,認(rèn)識得更清楚、更深刻了。為此,他寫了許多引古喻今,指斥時弊,表達(dá)出身庶族、寒門的文士政治苦悶的詩篇,《詠史》詩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清代文學(xué)家姚瑩曾為此寫過一首七言絕句:“傖父當(dāng)年笑左思,三都賦出竟雄奇。寧知陸海潘江外,別讓臨淄詠史詩?!边@里的“陸海潘江”,指文學(xué)家陸機和潘岳,當(dāng)時有“陸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說法?!芭R淄”,指左思,因為他是臨淄人。意思是說,左思的《三都賦》和《詠史》詩所表現(xiàn)的曠世才華,壓倒了陸機與潘岳。詩篇深刻諷刺了魏晉時期的門閥制度和陸機等人憑借門第,對出身寒門的左思不屑一顧的可笑行徑。
受左思《郁郁澗底松》一詩的影響,唐代詩人白居易也寫過一首《澗底松》新樂府:“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哒呶幢刭t,下者未必愚。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弊髡咴谧孕蛑嘘U明詩的主旨:“念寒雋也?!焙h,指的是出身社會下層而有才能的知識分子。他們想通過仕宦途徑,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fù),但往往受到壓抑與排擠,難以償其夙愿。這首詩反映的正是這些人的苦悶心情。同左思的《詠史》詩一樣,這首詩也是從“澗底松”寫起,比喻智能之士沒身草澤,不被知用;最后做出“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的結(jié)論,富有感染力與說服力。
出污泥而不染
酌貪泉詩
吳隱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dāng)不易心。
據(jù)《晉書·吳隱之傳》記載,“廣州包帶山海,珍異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shù)世。然地多瘴疫,人情憚焉。”當(dāng)時,派到廣州去當(dāng)刺史的皆多貪贓黷貨,官府衙門賄賂公行,貪瀆成風(fēng)。東晉安帝時,朝廷欲革除嶺南弊政,便派吳隱之出任廣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意思是,不見到可以引起貪欲的東西,就可以保持心地寧靜。(而這里,奇珍異寶無數(shù),只要弄走一筐,就可以享用幾輩子。因此,)從京城到廣州來,一過嶺就會喪失廉潔的操守。于是,酌泉飲之,并即興賦詩云云。
吳隱之的四句話和一首詩,內(nèi)涵十分豐富,富有哲思理蘊,其中至少論及了三種關(guān)系:
一是環(huán)境與風(fēng)氣的關(guān)系?!霸綆X喪清”,到此即貪。古人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墨子語),“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語)的說法,表明環(huán)境的重要。
二是欲望與操守的關(guān)系。老子有言:“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我無欲,而民自樸”。欲望原本是人的自然本能,它是一種雙刃劍,應(yīng)該加以分析,完全否定是不對的。這里說的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主張控制、消解貪欲的滋生與擴(kuò)張。
三是主觀與客觀的關(guān)系。吳隱之不同意那種“喝了貪泉水,人人都得貪”的論調(diào)?!耙混Α保钥谖⑽?,極言其少;千金,極言錢財之多。兩兩相照,沒有必然聯(lián)系,關(guān)鍵在人,要看誰來喝。他說,我們不妨嘗試一下,使令連天下與王位都不想要的伯夷、叔齊兄弟來飲,我相信,他們終究不會改變自己的初心與高尚情操的。
明人錢子義《貪泉》詩中,同樣提出了質(zhì)疑:“千金一歃豈其然?獨酌無傷處默(吳隱之)賢。聞道黃金入眉塢,未應(yīng)在處有貪泉?”詩中說,如果貪婪無度是由于飲了貪泉所致,那么,漢末的董卓瘋狂聚斂財富,(在長安以西渭河北岸修筑了眉塢城,)難道他也是喝了貪泉的水不成?“獨酌無傷處默賢”,說的是,貪與廉取決于人的資秉與精神境界的高下,同客觀上是否飲用了貪泉并不相關(guān)。實踐也證明了,吳隱之本人就曾喝過,他仍然廉潔自持,大節(jié)不虧。
吳隱之本傳記載,他平時不沾酒肉,吃的只是蔬菜、干魚;穿的仍是過去那些舊衣服。他還下令將前任官員使用過的豪華絲帳、帷幕,以及各種貴重飾物,統(tǒng)統(tǒng)撤除,一并收歸國庫。由于他整飭綱紀(jì),以身作則,廣州仕風(fēng)大為改觀。皇帝下詔嘉獎,贊揚他:“處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饗惟錯之富,而家人不易其服。革奢務(wù)嗇,南域改觀?!弊鳛橐晃弧俺鑫勰喽蝗尽钡闹骞?,名標(biāo)青史。
此心自在悠然
飲酒(其五)
陶潛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詩,我喜歡得要命,很久以來,就想寫一篇關(guān)于這位超級詩人的隨筆??墒?,當(dāng)我讀到朱光潛先生《詩論》中第十三章《陶淵明》之后,就再也沒有勇氣動筆了,那種心理狀態(tài),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朱先生的文章寫得實在漂亮,它使我領(lǐng)悟到:狀寫詩人、文學(xué)家,應(yīng)該富有鮮活生命的質(zhì)感,“鳶飛魚躍”、靈心迸發(fā)的天趣,“素以為絢兮”的雋美。從這個意義上,我倒覺得運用陳寅恪先生“以詩證史”的方法,從詩中找到生命的軌跡,多沾一點詩的靈氣,可能是個有效的途徑。于是,我就找出了陶淵明的詩集,從頭到尾翻檢一過,最后選中了組詩《飲酒》中的第五首。
詩人在這里展示了向往歸復(fù)自然,追求悠然自在、不同流俗的完滿的生命形態(tài)的內(nèi)心世界,刻畫了運用魏晉玄學(xué)“得意忘象”之說,領(lǐng)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含哲思理趣。我想通過解剖這首最能反映其思想、胸襟、情趣,也最為膾炙人口的五言代表作,以收取鼎嘗一臠之效。
《晉書》本傳中,將陶淵明歸入“隱逸”一類。當(dāng)是考慮到,他做官的時間很短,中間還丁憂(遭逢父母的喪事)兩年,實際不過四年。前后二十余年,一直在家鄉(xiāng)種地,過著“半耕半讀”的悠然自在的生活。詩人歸隱后,對社會時事頗多感慨,遂托酒寄言,直抒胸臆?!讹嬀啤方M詩序云:“余閑居寡歡,兼比(加上近來)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這首五言詩就是這么寫出來的。
全詩十句,可做三層解讀:
前四句為一層,詩人狀寫其擺脫塵俗煩擾后的感受,表現(xiàn)了鄙棄官場,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宋代名儒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quán)納貨。陶淵明真?zhèn)€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痹娙藨嵤兰邓?,心志高潔,但他并沒有逃避現(xiàn)實,與世隔絕,而是“結(jié)廬在人境”,過著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不同之處在于,能夠做到無車馬之喧囂,保持沉寂虛靜。
那么,請問這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曰:不過是寄情高曠,“心遠(yuǎn)地自偏”罷了。這里固然也有生活層面上的因素,對這熙熙攘攘的社會現(xiàn)實,特別是爭名逐利的官場,采取疏遠(yuǎn)、隔絕的態(tài)度,自然門庭冷落、車馬絕跡;但詩人的著眼點還是精神層面上的,內(nèi)心對于人為物役、心為形役的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對世俗價值觀的否定,放棄權(quán)力、地位、財富、榮譽的世俗追求。境靜源于心靜,源于一種心靈之隱,也就是詩人所標(biāo)舉的“心遠(yuǎn)”。這個“遠(yuǎn)”,既是指空間距離,也是指時間距離,“凝心天海之外,用思元氣之前”。心若能“遠(yuǎn)”,即使身居鬧市,亦不會為車馬之喧嘩、人事之紛擾所牽役,從而實現(xiàn)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tǒng)一和諧。這番道理,如果直接寫出來,詩就變成論文了,詩人卻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如鹽在水,不著痕跡;平淡自然,渾然一體。難怪一向以“造語峻峭”著稱的王安石,也慨然贊嘆:“自有詩人以來,無此四句!”
中間四句為第二層,詩人狀寫其從田園生活與自然景色中所獲得的詩性體悟,實際上是“心遠(yuǎn)地自偏”這種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的形象化表現(xiàn)與自然延伸。有了超邁常俗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一俯一仰,怡然自得。“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東坡居士有言:“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采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在這里,詩人、秋菊、南山、飛鳥,各得其樂,又融為一體,充滿了天然自得之趣。情境合一,物我合一,人與自然合一,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dá)到了物我兩忘的超然境界。
說到境界,我想到一位中學(xué)老師在講解馮友蘭先生《人生的境界》時的一段話。他舉例說,有些坊間俗本把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印成“悠然望南山”,失去了詩人的原意?!巴笔怯幸庾R的,而“見”是無意識的,自然地映入眼簾。用一個“望”字,人與自然之間成了欣賞與被欣賞的關(guān)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觀照的對象;而用一個“見”字,人與自然不是欣賞與被欣賞的關(guān)系,人在自然之中,與自然一體,我見南山悠然,料南山見我亦如此。與自然一體,也就與天地一體,與宇宙一體,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一個“見”字,寫出了人與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間的一種和諧。聯(lián)系到陶淵明的另外兩句詩:“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這種“返”,覺解程度是很高的,是那些真正的無覺解或者很少覺解的鄉(xiāng)民所無法達(dá)到的。而這個“樊籠”,可能是指功利境界以至道德境界,陶潛已經(jīng)越過了這個境界。
這位老師從遣詞造句、細(xì)節(jié)刻畫方面,對于陶詩作了細(xì)致的解析,看了很受啟發(fā)。
就本詩的意蘊來說,尤見精微、深邃。當(dāng)代學(xué)者王先霈指出:“陶淵明直接描寫的是面對秋景的愉悅,而其實是表達(dá)自己對于‘道’的體悟,用詩的方式說出自己某一次體道的過程和心得。他所說的‘心遠(yuǎn)’,相當(dāng)于《淮南子》講的‘氣志虛靜’‘五藏定寧’,相當(dāng)于《老子》說的‘守靜篤’,是‘體’的心理上的前提。至于采菊、見南山、見飛鳥,那并不是觀察,而是感應(yīng),從大自然的動和靜中產(chǎn)生心靈感應(yīng)?!?/p>
最后兩句為第三層,是全詩的總結(jié),講詩人從中悟出的自然與人生的真諦。而這“真意”究竟是什么,是對大自然的返璞歸真?是萬物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是對遠(yuǎn)古理想社會的追慕與向往?是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意趣?詩人并不挑明,留給讀者去思考,在他,則“欲辨已忘言”了。實際的意思是說,這一種真諦乃是生命的活潑潑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體現(xiàn)它的微妙處與整體性。這樣,又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形象、意象上。寄興深長,托意高遠(yuǎn),蘊理雋永,耐人咀嚼。
《晉書》本傳中記載,他“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陶潛深受老莊思想影響,贊同“有生于無”“大音希聲”“無聲之中,獨聞和焉”的哲學(xué)觀念,認(rèn)為“言不盡意”,應(yīng)該“得意而忘言”?!肚f子·齊物論》中說:“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氏名文,善于鼓琴。這段話按馮友蘭先生的解釋,是說:“無論多么大的管弦樂隊,總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聲音全奏出來,總有些聲音被遺漏了。就奏出來的聲音說,這是有所成;就被遺漏的聲音說,這是有所虧。所以,一鼓琴就有成有虧,不鼓琴就無成無虧。作樂是要實現(xiàn)聲音,可是,因為要實現(xiàn)聲音,所以有些聲音被遺漏了,不實現(xiàn)聲音,聲音倒是能全?!闭f到這里,馮先生還舉出陶淵明屋里掛著無弦琴作為例證。
“心遠(yuǎn)”與“真意”,為全詩的眼目、靈魂與意旨所在,堪稱全詩精神、意境、情調(diào)、理蘊的點睛之筆。清初詩評家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中指出:“‘心遠(yuǎn)’為一篇之骨,‘真意’為一篇之髓?!贝_是不刊之論。
現(xiàn)代著名詩人梁宗岱說過,哲學(xué)詩最難成功,這是“因為智慧底節(jié)奏,不容易捉住,一不留神便流為干燥無味的教訓(xùn)詩了。所以成功的哲學(xué)詩人不獨在中國難得,即在西洋也極少見?!彼J(rèn)為,陶淵明也許是中國唯一十全成功的哲學(xué)詩人。
蘇東坡認(rèn)為:“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
或問:又是飲酒,又是賞菊,又是鼓琴,那么,這位超群絕倫的大詩人是不是也讀書呢?當(dāng)然。他早就說了:“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他讀的書很多,只不過方法有點特別:“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跡近于興趣主義。
關(guān)于他的思想,朱先生在《陶淵明》一文中,作過精彩的分析: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卻不是一個拘守系統(tǒng)的思想家或宗教信徒。他讀各家的書,和各種人物接觸,在于無形中受他們的影響,像蜂兒采花釀蜜,把所吸收來的不同的東西融會成他的整個心靈”。不過,朱先生說,“假如說他有意要做哪一家,我相信他的儒家的傾向比較大”。對此,我卻有點不同見解,倒是覺得他的同宗先賢晦庵先生(朱熹)所說的:“靖節(jié)(陶淵明)見趣多是老子”,“旨出于老莊”,或者陳寅恪先生所言:“淵明之為人,實外儒而內(nèi)道,舍釋迦則宗天師也”,可能更切合實際。
由此,又引出了一個新的話題。靖節(jié)先生從早年就疾病纏身,又兼嗜酒成性,長期身體衰弱,直到六十三歲死去(現(xiàn)代有的著名學(xué)者考證,享年為五十一二歲)?;騿枺杭热凰^頂聰明,怎么就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健康,那么拼命地喝酒呢?言下不無憾怨之意。看來,他并沒有把生命與身后聲名怎么放在心上,他說:“人生似幻化,終當(dāng)歸空無”,“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他所秉持的生死觀是:“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隁馍⒑沃?,枯形寄空木”。他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彼懒司褪撬懒?,沒有什么好說的;身體朽腐之后,與土地山陵化成一體,回歸自然就是了。這種“一死生、齊彭殤”的觀念,如果認(rèn)祖歸宗的話,與其說是“儒家的傾向”,毋寧說是《莊子》中話語的形象注解:“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jì)!人之生者,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
他還有這樣幾句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多慮?!闭f的是人歸化于自然,無須在天國中求得永恒,但求能夠自我超越與解脫,過著“情隨萬化遺”、委運任化、隨遇而安的生活——此生自在悠然,此心自在悠然。
寒梅禮贊
梅花落
鮑照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
“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實。搖蕩春風(fēng)媚春日,
念爾零落逐寒風(fēng),徒有霜華無霜質(zhì)?!?/p>
《梅花落》屬漢樂府“橫吹曲”。詩人沿用樂府舊題,創(chuàng)作了這首獨辟蹊徑、別具一格的雜言詩。
全詩采用托物言志、以樹喻人的象征手法,說的是梅與雜樹,實際上指的是兩類不同的人——梅,喻志行高潔、孤直不屈的賢士,雜樹則是象征與時俯仰、隨波逐流的普通人群,指世間的“悠悠者流”。
詩的形式新奇,結(jié)構(gòu)獨特。開頭兩句領(lǐng)起全局,點出“偏為梅咨嗟”(贊嘆)的主旨。后面六句,應(yīng)用對比與對話形式,以雜樹口吻設(shè)問,以詩人身份作答。問的是:庭院中有那么多的雜樹,你為什么偏偏獨贊梅花?答曰:因為梅花(“念其”)不畏嚴(yán)寒,能在霜雪之中開花,冷露之中結(jié)實;而你們雜樹(“念爾”)只是在春風(fēng)中搖曳多姿,春日里開花吐綠,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但一當(dāng)寒風(fēng)乍起,便零落無余,終究缺乏耐寒的品質(zhì),所謂“寒暑在一時,繁華及春媚”(鮑照詩句)是也。
本詩的絕妙之處,是通過這種鮮明的表態(tài),自然而然、不露痕跡地將詩人自己與寒梅糅合、融匯在一起。作為家世卑微的寒門子弟,鮑照雖有奇才卻不獲重用,處處受到膏粱子弟、豪門貴胄的擠壓,其內(nèi)心苦悶至極,于是,不平則鳴,通過詩文發(fā)出庶族寒士的抗?fàn)幒袈?,表達(dá)其對門閥社會的強烈不滿。史載,年輕時,他曾謁見臨川王劉義慶,但沒有得到重視,便要獻(xiàn)詩言志。有人勸阻說:“郎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彼鸬溃骸扒лd上有英才異士沉沒而不可聞?wù)?,豈可數(shù)哉!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經(jīng)過一番抗?fàn)?,之后終得賞識。
本詩雖為詠物,但詩人之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懷全都熔鑄其中。他所說的“英才沉沒”“蘭艾不辨”“與燕雀相隨”,正可拿過來作本詩的確解。蕭滌非先生有言:鮑照“位卑人微,才高氣盛,生丁于昏亂之時,奔走乎死生之路,其自身經(jīng)歷,即為一悲壯激烈可歌可泣之絕好樂府題材,故所作最多,亦最工”。(《漢魏六朝樂府文學(xué)史》)
全詩寓說理于具象之中,象征色彩濃郁,以托諷之辭,用事實說話,收取高下分明、褒貶立見之效。而言辭率直,直攄胸臆,感情濃烈,氣勢充沛,更予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其或五或七、短長間錯的雜言句式,和“以‘花’字聯(lián)上‘嗟’字成韻,以‘實’字聯(lián)下‘日’字成韻”(沈德潛語)的分押韻腳,亦激揚頓挫,變化有致。
問得含蓄 答得模糊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答皇帝問的古詩。
皇帝為誰?歷來說法不一。史載,齊高帝蕭道成、齊武帝蕭賾父子在位期間,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諸王侍讀和奉朝請等職,因不滿于官場腐敗,遂上表辭官,掛朝服于神武門,退隱江蘇句容句曲山(茅山),潛心學(xué)道,絕意仕進(jìn)。為此,有的學(xué)者認(rèn)為,是齊高帝發(fā)布詔書,以“山中何所有”為題進(jìn)行詢問;也有的認(rèn)定為齊武帝。經(jīng)《陶弘景評傳》作者鐘國發(fā)考證、斷定,“詔問”者乃齊明帝蕭鸞。鐘先生認(rèn)為,明帝濫殺無辜,篡奪帝位后,把陶弘景當(dāng)作方外之士的代表人物,想借重他的道法以獲取神靈的保佑,曾請他祭祀名山,殷勤備至;發(fā)詔問他“山中何所有”,也是拉攏手法之一。但陶弘景卻始終與其保持距離,答詩中利用詢詞的語意模糊,巧妙地加以周旋。
“山中何所有?”可以理解為,蕭鸞問他:你那么執(zhí)著地留戀著深山,那里面究竟有什么,值得你如此流連忘返呢?看得出來,頗不以其捐棄功名、歸隱林泉為然,意在勸其改弦更張,出山入仕。詩人自然懂得個中底蘊,但他同樣也隱約其詞,跟著皇帝去打“啞巴禪”,只是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云?!背稣Z簡淡,卻蘊涵豐富而又深刻。——是的,此間誠然沒有華堂廣廈,沒有錦衣玉食,沒有世人所拼力追求的功名利祿,這里盡多的只是那飄搖游蕩、自在活潑、逍遙適意的白云。
在這里,白云作為一種意象,它是心性高潔、超塵出世的人生境界的象征;同時,也是詩人自己“任性靈而真往,保無用以得閑”(陶弘景語)的隱喻。無論是作為一種精神境界,還是代表一種人生道路、價值取向,都是名利場中的人不能理解的,蕭鸞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詩人下面緊緊跟上一句:“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p>
“不堪持贈”云云,一語雙關(guān),既切合山中白云的流動形態(tài)——只能自己獨自在那里觀賞,卻沒辦法采擷到手,送給對方;又隱晦地申明:這種自然之美對于身居廟堂之高,且又終日鉆營奔競、鉤心斗角的人來說,無異于“夏蟲語冰”。
同樣也是以詩文作答,陶弘景還有一封寫給友人謝微的信:“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謝靈運)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清代學(xué)者許梿評曰:“得此一書,何謂(怎么能說)‘白云不堪持贈’?”
此詩此文,堪稱雙璧,都寫得清靈自然,簡淡高素,韻味雋永,難怪歷代傳誦不置。
自薦詩可以這樣寫
贈王桂陽
吳均
松生數(shù)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云心,誰知負(fù)霜骨。
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dāng)數(shù)千尺,為君覆明月。
古人自薦,講究身份。既有求于人,又不能露出自卑、自賤的寒乞相。因而,這類詩文不易著筆,但如果處置得好,往往十分出色。
既為自薦,當(dāng)然要講自己的特長,但如果說得露骨、說得過分了,予人以夸飾、吹噓的印象,反而不好。吳均在這方面做得很得體,不亢不卑,恰到好處。就其社會意義來說,它反映出一種人生際遇,一種社會常見現(xiàn)象,可說是那些懷瑾握瑜的下層寒士在等級社會沉重壓迫下的痛苦呻吟,也是慨乎其言的不平之鳴。
詩中不取正面自我標(biāo)榜形式,通篇全用比體,托物志感。前四句說,小松初生不過數(shù)寸,遂為荒草淹沒,沖霄之志無從展現(xiàn),凌寒傲骨、堅貞品質(zhì)更是無人知曉。借喻詩人沉淪下僚,不被器重,鴻圖遠(yuǎn)志無從施展的窘?jīng)r。五、六兩句深入一步,狀寫小松目前遭摧殘、受凌忽的困境,說明它亟待保護(hù)、扶持,含蓄委婉地透露出請能施加援手的求助意向。七、八兩句說:一當(dāng)幼松改善成長條件,即能順利地長成參天大樹。“為君”句,一箭雙雕,用筆超妙,既申抒其籠云覆月、建立奇功偉業(yè)的抱負(fù),又隱含不會忘記知遇之恩的深意。
詩題中之“王桂陽”,即桂陽郡太守王嶸。古時友朋交往特別是對待上級,不能直呼其名,有官職的往往以其職銜稱呼,如三國時的劉備曾為豫州牧,為此,人稱“劉豫州”;唐代韓朝宗任荊州長史,李白上書便以“韓荊州”稱之。
鑒于“吳均體”的轟動效應(yīng),說不定二百三十年后,李白在寫《與韓荊州書》時曾經(jīng)受到它的啟發(fā)和影響。李白與吳均所要表達(dá)的是同樣的意愿,自薦處,詞調(diào)雄豪,不失本色。原本是干謁之作,卻絲毫不現(xiàn)寒酸求乞的卑詞媚態(tài),而是充滿了對自己才能的自信,讀來頗有氣盛言宜之感。一詩一文,異曲同工,各臻其妙。
其實,也不只是六朝時的吳均、唐代的李白,這類“潛人才”(特指人才尚未被發(fā)現(xiàn)與承認(rèn)狀態(tài))遭受壓抑、難以出頭的現(xiàn)象,在按門閥取士、憑年資選官、靠恩蔭供職的封建時代,可說是“司空見慣渾閑事”了。國內(nèi)外人才學(xué)專家應(yīng)用一個哲學(xué)概念,指出人才從“潛”到“顯”的過程,亟須破除所謂“馬太效應(yīng)”。美國社會學(xué)家羅伯特·默頓借用《圣經(jīng)·馬太福音》中“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句話,來概括這樣一種社會現(xiàn)象:對已有相當(dāng)聲譽的名家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尚未出名的“潛人才”,則百般刁難,輕易不肯承認(rèn)。鄭板橋曾刻過一方朱文印章,印文是“二十年前舊板橋”。原來,他年輕時雖然在詩、書、畫方面已有很深的造詣,但是,因為沒有名氣和地位,作品無人問津。二十年后,中了進(jìn)士,聲名大震,時人競相索求,門庭若市。他在感慨之余,刻了這方印章來譏諷世情,針砭時弊。
這種情況,在今天也還存在。人才在尚未嶄露頭角之時,是最需要支持、鼓勵、拔擢與幫助的,可是,卻常常無人注意;而一當(dāng)取得了某些成果,在社會上出了名,又會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采訪、照相、編辭典、下聘書,包括一些庸俗的捧場和商業(yè)性的借光炫耀,弄得應(yīng)接不暇,無法擺脫,產(chǎn)生了所謂的“名人之累”。這使人想起《聊齋志異》中那個胡四娘。最初,這個弱女子受盡了家人、親友的冷遇和奚落;可是,一朝發(fā)跡,便聲名鵲起,簡直鬧得沸反盈天:“申賀者,捉坐者,寒暄者,喧雜滿屋。耳有聽,聽四娘;目有視,視四娘;口有道,道四娘也。”
當(dāng)然,這絕不是說,對聲名顯赫的人才不該宣揚與關(guān)心。在這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文只是想提醒一下,愛才尤貴無名時。與其熱衷于在人才榮顯之后揄揚備至,優(yōu)禮有加,干些“錦上添花”的事,何不“雪里送炭”,于幼芽掀石破土之際,伸出援手,多給一些實際的幫助呢!
孤雁傷懷
夜望單飛雁
蕭綱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
早知半路應(yīng)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孤雁,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一個常見的意象。庾信羈身異鄉(xiāng),憶念故國,以《秋夜望單飛雁》寄懷:“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無奈人心復(fù)有憶,今暝將渠俱不眠。”杜甫在安史之亂后,流離顛沛,思念親人,渴望骨肉團(tuán)圓,亦有“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之句。而在他們之前的蕭綱,選擇孤雁作為寄意傷懷的意象,卻是在寫過了銀河高耿,月明星稀,一聲凄厲的雁叫劃破了夜空的寧靜之后,引申出富有哲思理蘊的內(nèi)涵:“早知半路應(yīng)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如果早知道半途中你會離我而去,留下我孤苦無依,形影相吊,那還不如我們從來就不認(rèn)識,未曾結(jié)成伴侶,一直是單處獨飛了??芍^結(jié)想奇特,生面別開,另辟新境。
這里有往日雁陣齊飛、伉儷情深的美好追憶,有失群后形單影只、伶仃孤苦、侘傺悒郁的傷心與絕望,更有對于命運的無可奈何的哀嘆。表面上看,是詩人對于失群喪偶的孤雁的悲憫,實際上,乃是借助孤雁的悲鳴,表達(dá)對于現(xiàn)實人生中命途多舛、聚散無常、生離死別的感傷,揭橥一種人生的悖論——人們明明知道有合必有分,有聚必有散,明明知道離散后必然是無盡的痛苦與悲哀,明明知道最終的結(jié)局總是如此(“應(yīng)相失”,體現(xiàn)了這種必然性),卻還是不遺余力地去營造愛巢、結(jié)伴求偶、追求圓滿。
作為詠物寄情詩,本詩突出的一點,是選取恰當(dāng)合理的意象。在飛禽中,大雁被認(rèn)為是最忠誠的。清人黃鈞宰在《金壺七墨》中記述:“禽類中雁最義,生有定偶,喪其一,終不復(fù)匹?!边x取這樣一種意象,來寄托情感、意念,確實恰當(dāng)?shù)皿w。然后,“寄意于象”,“使情成休”,為情感找到一個客觀對應(yīng)物,借以抒懷、敘事、寄寓哲理。
再者,視角新穎獨特,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強。當(dāng)代學(xué)者盧曉華指出,人們常把生離死別的喪偶者比做孤雁,這里卻倒過來以人的感情來比況禽鳥,想象奇特,大有莊周深知游魚之樂的味道。詩人成功地把雁情、人情交融為一,形象生動、鮮明,情調(diào)凄楚、哀婉,很有動人的力量。
蕭綱雖為封建帝王,但文學(xué)界對他并不感到生疏?!皶奶幉槐卦谶h(yuǎn),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見《世說新語》)之說,人們耳熟能詳;對其“立身之道與文章異。立身先須謹(jǐn)重,文章且須放蕩”的文學(xué)主張,也時常引用。《梁書》本傳中,說他“雅好題詩,自稱有‘詩癖’”,但人們對他的作為流派的“宮體詩”并不感興趣,倒是很欣賞他的這類緊貼生活實際、抒寫人生感悟、反映生命體驗的短詩。他還寫過一首《春江曲》:“客行只念路,相爭渡京口。誰知堤上人,拭淚空搖手?”行者心注前路,爭著趕穿渡口;而送行人卻“瞻望弗及,佇立以泣”(《詩經(jīng)·邶風(fēng)》),體察入微,至為真切感人。顯現(xiàn)平常心之可貴,而真正的藝術(shù)境界,恰恰就在這里。
庾信平生最蕭瑟
寄徐陵
庾信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時。
莫待山陽路,空聞吹笛悲。
徐陵為南朝梁、陳間詩人、文學(xué)家,與庾信友善,兩人在文學(xué)上齊名,并稱“徐庾”。此詩寫作當(dāng)時,庾信正滯留西魏首都長安,徐陵仕陳,居于金陵。詩中深情地告訴老朋友:倘若是想念我,一定要趁我在世的時候。千萬不要等到我死了以后,再像向秀那樣,在山陽路上,聞笛聲而感嘆。
這里有個典故:《晉書》記載,嵇康、呂安被司馬氏殺害之后,他們的好友向秀途經(jīng)嵇康山陽舊宅時,聞“鄰人有吹笛聲,發(fā)聲嘹亮,追想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悼嵇生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托運遇于領(lǐng)會兮,寄余命于寸陰。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fù)尋。停駕言其將邁兮,遂援翰而寫心?!?/p>
庾信詩中引用這個典故,有很深的寓意。其時,他羈身長安已二十余年,內(nèi)心里無時不在思念故鄉(xiāng)和故人?!扳仔牌缴钍捝?,暮年詩賦動鄉(xiāng)關(guān)?!保ǘ鸥洌┊?dāng)他與南方人士進(jìn)行音訊往來時,動輒涕泗交流,悲不能抑。除了這首《寄徐陵》,他還有一首《寄王琳》:“玉關(guān)道路遠(yuǎn),金陵信使疏。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贝丝?,他會很自然地以向秀、嵇康的“曩昔游宴之好”,比照自己往日與徐陵、王琳的安居宴處、熱誠交往;當(dāng)然,同時他也會由嵇、呂的慘死,想到自己和徐、王值此亂離之秋難以逆料的余生命運。
詩中蘊含著一條哲理,就是“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想有時”。因此,即使無緣重逢,那么,魚雁往還,也應(yīng)趁著有生之年,從早從速,以免重新上演“空聞吹笛悲”的慘劇。后來的唐代詩人耿(一作李端),就曾借用這個典故,寫過一首感傷無盡的五絕:“舊友無由見,孤墳草欲長。月斜鄰笛盡,車馬出山陽。”
庾信為南北朝最后一位優(yōu)秀作家。明·楊慎指出:“子山之詩,綺而有質(zhì),艷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為老成也。”清代學(xué)者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他的創(chuàng)作“為唐五絕、五律、五排所本者,尤不可勝舉”。對《寄徐陵》一詩,錢鍾書先生更是盛贊有加:“斗巧出奇,調(diào)諧對切,為五古之后勁,開五律之先路?!?/p>
作人難
餞別自解
樂昌公主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難。
唐人孟棨《本事詩》中記載:
南朝陳后主妹妹樂昌公主,姿容妍麗,文采過人,自己做主,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當(dāng)時朝政混亂,國勢日微,隨時有覆亡危險。德言對妻子說:“以你的才氣容貌,一旦國亡,肯定會被擄入權(quán)貴豪門,我們的恩愛將成永訣。倘若情緣未斷,還望有相見之日,應(yīng)該有信物為憑。”公主聽了,淚流滿面,便從妝奩中拿出一面銅鏡,德言將它摔破,兩人各留一半,并與公主相約:“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那天,你都要差人在市上賣這半面鏡子,如果我還活著,也要在這天前去找你?!?/p>
不久,陳朝就被隋軍滅亡了,樂昌公主被擄入長安,成了隋朝重臣楊素的妃子,寵嬖殊厚。但公主郁郁寡歡,日夜思念德言。按照約定,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天,她都私下安排老仆拿著珍藏在身邊的半塊銅鏡沿街叫賣,要價極高,人皆笑之。已經(jīng)丟官的德言,歷盡艱辛趕到了京城,恰好這天在集市上,見到了賣鏡的老仆,遂把自己保存的那一半拿出來一對,嚴(yán)絲合縫。一時悲喜交加,便在鏡面上題寫了一首五言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fù)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公主得詩,涕泣不食。楊素詢知其故,深受感動,有意成全他們的情緣,當(dāng)即派人找到德言,在府上設(shè)宴款待。席間,楊素便命公主作詩,公主推托不過,即席賦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亦作“信”)作人難?!痹谧娜藷o不感嘆唏噓。爾后,徐德言與樂昌公主回到了江南,白頭終老。
一則詩話,演繹了一段凄苦的傳奇人生,牽引出“破鏡重圓”和“啼笑皆非”兩個著名的成語故事;尤其讓人為之動情的是樂昌公主用詩句表達(dá)的這番衷曲——今天,該是何等窘迫、尷尬(“遷次”)?。∶鎸χg的舊官故夫和新官楊大人,百感交集,一言難盡,簡直是哭也不得(不敢),笑也不得(不敢),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這時,才真正體驗到作人是多么難了。
全詩之警策,或曰哲思理蘊,就在“作人難”三字,耐人尋味,意韻深長。
借物傳情
落葉
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清代學(xué)者沈祥龍在《論詞隨筆》中指出,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于其內(nèi),斯寄托遙深,非沾沾詠一物矣”。這首《落葉》詩,就正是把秋天特有的景物——落葉作為客體審美意象,借助比喻手法,表現(xiàn)詩人的游子之情,也就是詩中所說的一“驚”二“惜”的“客心”。
“客心驚”,這是歷代詩人慣用的題旨。像杜甫的“客心驚暮序”,薛稷的“客心驚落木”,祖詠的“燕臺一去客心驚”,陳克的“歲華銷去客心驚”,多是從歲序奔流、人生苦短角度落墨;而早于他們的孔紹安,其所驚者卻要復(fù)雜得多。除了由落葉想到季節(jié)變化,時光流逝;由落葉飄零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涯,引發(fā)強烈的鄉(xiāng)夢鄉(xiāng)愁;還蘊含著懷念故國卻又不便直言的深沉情感?!胺w未肯下,猶言惜故林”兩句,透露了個中消息?!胺w”一詞,形容詩人內(nèi)心紛亂而又身不由己的情貌,既形象又貼切。
原來,孔紹安為陳朝的吏部尚書孔奐之子,作為達(dá)官子弟,自然會有家國之思。這種感慨,雖然與李煜的“夢里不知身是客”有異,但畢竟是改朝換代,難免會有“本朝淪陷,分從湮滅”(孔紹安語)的哀嘆。論者認(rèn)為,陳朝滅亡時,詩人不過十三歲,此詩開頭用個“早”字,便給了讀者以好景不長的暗示。
本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比較強,詩人通過擬人化和比喻手法,賦予自然景物(落葉)以人的情感、意向,再把自己的精神活動軌跡(“客心驚”),融入到這種載體中去。這樣,由我及物,把詩人自己主觀情感投射于獨立存在的外物,審美意象便具有了移情性。
孔紹安還有一首詠石榴詩:“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只為來時晚,花開不及春?!贝笠馐牵嚎蓱z庭院中的石榴樹啊,你們跟隨著漢臣張騫,被從西域移植到了中原。由于來到此間比其他花木為晚,所以,沒能趕上春天,及早開放。這種表現(xiàn)手法,同《落葉》完全一樣,都是以物擬人,都是借物抒懷,借題發(fā)揮,興發(fā)于此而意歸于彼。
詩題《詠石榴》前原有“侍宴”二字,說的是詩人由隋入唐之后,一次蒙召侍宴,席間,奉高祖李淵之命,以“石榴”為題,寫成此詩。如果說,前詩的詩眼在于“客心驚”,那么,此詩的詩眼則是“來時晚”。這就涉及詩的本事——孔紹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來李淵反隋稱帝,夏侯端首先歸順,授秘書監(jiān),三品官,而孔紹安歸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予內(nèi)史舍人,剛及五品??捉B安作此詩時,夏侯端恰巧也在場,所以,詩人便以石榴自喻,發(fā)出了“只為來時晚,開花不及春”的感慨。應(yīng)該說,這是明顯的發(fā)泄牢騷,甚至是伸手要官兒;但詩人轉(zhuǎn)個彎子,委婉地陳情,就富于詩性了,不但未遭物議,反而被人廣為傳誦。
-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選輯了西周初到春秋末五百多年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fēng)》《雅》《頌》?!讹L(fēng)》多為民間歌謠,本詩選自《秦風(fēng)》。
- 劉邦(前247—前195),沛縣(今屬江蘇)人。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之一,后統(tǒng)一全國,建立漢朝,死后封漢高祖。
- 漢樂府,是繼《詩經(jīng)》之后,中國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作品題材廣泛,五言居多。在詩歌史上,以其深刻的現(xiàn)實性和完美的藝術(shù)性,閃現(xiàn)著奇異的光彩。
-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國·魏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后進(jìn)位丞相,封魏王。死后追尊為魏武帝,為“建安文學(xué)”代表性作家之一。
- 劉楨(?—217),三國·魏“建安七子”之一。性格傲岸倔強,五言詩風(fēng)格遒勁,氣勢激昂。
- 曹植(192—232),曹操第三子,封陳王。詩的藝術(shù)水準(zhǔn)很高,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學(xué)”的成就與特色。
- 左思(250—305?),西晉著名文學(xué)家。出身寒微,不善交游,但博學(xué)能文,辭藻瑰麗。
- 吳隱之(?—415),曾任中書侍郎,為官清廉,《晉書》奉為良吏。
- 陶潛(365—427),字淵明,世稱靖節(jié)先生。東晉偉大詩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澤縣令等職,因不滿官場污濁,棄官歸隱。陶詩思想、藝術(shù)成就甚高,風(fēng)格平淡自然,韻味雋永。
- 鮑照(412—466),南朝宋著名詩人。因曾任臨海王前軍參軍,故世稱“鮑參軍”。長于樂府,尤工七言。
- 陶弘景(452—536),號華陽隱居。文學(xué)家、道教思想家。一生經(jīng)歷南朝宋、齊、梁三代,掛冠隱居后,時稱“山中宰相”。
- 吳均(469—520),南朝梁著名文學(xué)家。家世寒賤,好學(xué)有俊才,詩文自成一家,號為“吳均體”。
- 蕭綱(503—551),文學(xué)家,南朝梁武帝蕭衍第三子,繼父位為簡文帝。
- 庾信(513—581),字子山。年十五,任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東宮講讀。梁元帝時,出使西魏,被留長安,從此流寓北方。曾任北周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故世稱“庾開府”。
- 孔紹安(577—約622),文學(xué)家。隋大業(yè)末為監(jiān)察御史,入唐后任內(nèi)史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