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游雁宕山日記浙江溫州府

徐霞客游記(升級版) 作者:朱惠榮 著


游雁宕山日記浙江溫州府

雁宕山省稱“雁山”,今作“雁蕩山”?!板础蓖笆帯?,為積水長草的洼地。山中有蕩,據(jù)傳秋雁歸時多宿此,故名。雁宕山在浙江溫州轄境,蟠跨甌江南北,平陽以西的為南雁宕山,中雁宕山在樂清西部,北雁宕山在樂清東北,古稱“東甌三雁”。北雁宕山面積最大,風景最佳,有102峰、14嶂、64巖、46洞、18瀑、10谷等。主峰百崗尖,海拔1057米。共五百三十多個景點,游覽面積達450平方公里,分靈峰、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勝門等景區(qū),勝景多集中在南部,靈峰、靈巖、大龍湫為雁蕩風景三絕。近年又新開發(fā)了仙橋及羊角洞景區(qū)。徐霞客所記指北雁蕩山。溫州府治永嘉縣,即今浙江溫州市。

《游雁宕山日記》是萬歷四十一年(1613)徐霞客第一次游雁宕山的游記。徐霞客游天臺山后,從黃巖進入雁山。四月十一日登靈峰洞,十二日游靈巖,盛贊龍鼻洞和天聰洞的奇絕,十三日觀賞大龍湫飛瀑,至此,雁山三絕皆被徐霞客游遍。十四日,徐霞客又翻山越嶺,冒著生命危險尋找雁湖,用足布“懸崖垂空”而下,“布為突石所勒,忽中斷,復續(xù)懸之,竭力騰挽,得復登上巖”,顯示了他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精神。十五日告別雁山,往樂清縣城。雁宕山面積寬廣,景色多樣。《游記》用清新簡潔的筆法,全面鋪敘了眾多景點的布局,勝景紛陳,豐富而不雜亂,反映出徐霞客在寫景方面的高超技巧。

自初九日別臺山,初十日抵黃巖[1]。日已西,出南門,步行三十里,宿于八岙[2]

【注釋】

[1]黃巖:明為縣,隸臺州府,即今浙江臺州市黃巖區(qū)。

[2]岙(ào):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帶對山間平地的稱呼。ft

【譯文】

自初九日離別天臺山,初十日抵達黃巖。太陽已偏西,從南門走出三十里,歇宿于八岙的旅舍。

十一日 二十里,登盤山嶺。望雁山諸峰,芙蓉插天,片片撲人眉宇。又二十里,飯大荊驛[3]。南涉一溪,見西峰上綴圓石,奴輩指為兩頭陀,余疑即老僧巖,但不甚肖[4]。五里,過章家樓,始見老僧真面目:袈衣禿頂,宛然兀立,高可百尺。側(cè)又一小童傴僂于后,向為老僧所掩耳。自章樓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門東向,門口一梁,自頂斜插于地,如飛虹下垂。由梁側(cè)隙中層級而上,高敞空豁。坐頃之,下山。由右麓逾謝公嶺[5],渡一澗,循澗西行,即靈峰道也[6]。一轉(zhuǎn)山腋,兩壁峭立亙天,危峰亂疊,如削如攢,如駢筍,如挺芝,如筆之卓[7],如幞之欹[8]。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雙鸞、五老,接翼聯(lián)肩。如此里許,抵靈峰寺。循寺側(cè)登靈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側(cè)有隙可入。由隙歷磴數(shù)十級,直至窩頂,則窅然平臺圓敞[9],中有羅漢諸像[10]。坐玩至暝色,返寺。

【注釋】

[3]大荊驛:今仍作“大荊”,在樂清市東北隅。

[4]肖:像。

[5]謝公嶺:在樂清市東北,通往雁蕩山的路上。相傳晉代著名詩人謝靈運任永嘉太守時曾到這里游覽過,故名。嶺上有落屐亭,亦為紀念謝靈運而建。

[6]靈峰:高約270米,與右邊的倚天峰相合如掌,稱“合掌峰”、“夫妻峰”。峰前有靈峰寺,峰下有巨大的觀音洞,即《游記》中所稱“靈峰洞”。洞口有天王殿,洞內(nèi)倚巖建有樓房十層,頂層為觀音殿,有觀音及十八羅漢像。附近還有南北碧霄洞、苦竹洞、鳳凰洞、長春洞、將軍洞等,極洞府之勝。

[7]卓:直立。

[8]幞(fú):古代男子的頭巾,又稱“幞頭”。欹(qī):斜。

[9]窅(yǎo)然:深遠的樣子。

[10]羅漢:梵文音譯“阿羅漢”的略稱,為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指斷絕嗜欲、解脫煩惱、不受生死輪回影響、受人敬仰崇拜的圣人。佛教寺院常有十八羅漢或五百羅漢的塑像。ft

【譯文】

十一日 走過二十里路,登上盤山嶺。遙望雁宕山的那些山峰,就像芙蓉直插藍天,片片花瓣般的景色撲進人的眼里。又前行二十里路,在大荊驛用飯。向南渡過一條溪水,見西邊的山峰上點綴著一塊圓石,奴仆們認定是兩頭陀,我則懷疑即是老僧巖,但又不很像。走了五里路,經(jīng)過章家樓,才看清楚老僧巖的真實面目:穿著袈裟,頭上禿頂,形象逼真地直立著,高約百尺。其側(cè)邊又有巖石像一小孩童彎腰曲背地跟隨在后面,不過平時被老僧所遮掩罷了。從章家樓走出二里路,在山半腰處找到石梁洞。洞門東向,洞門口有一石橋,從洞頂斜插于地上,有如飛虹下垂。由石橋側(cè)面的縫隙中一層一層地拾級而上,上面高而寬敞、空闊。坐下休息了好一會兒,才下山而去。由右邊的山麓越過謝公嶺,渡過一條溪澗,順著溪澗岸向西走,就是去靈峰的道路。剛一轉(zhuǎn)過山腋,就見兩邊的巖壁陡峭筆立,直亙云天,險峰重重疊疊,形態(tài)萬千,有的像刀削般直立,有的像群峰簇擁,有的像并列的竹筍,有的像挺拔的靈芝,有的像筆一般直立,有的像頭巾一樣傾斜。山洞洞口有的像卷起的帷帳,水潭有的碧綠得像澄清的藍靛一般。雙鸞峰如羽翼相接的雙飛鸞,五老峰酷似五位聯(lián)肩并行的老翁。走過景致如此幽奇的一里多路,到達靈峰寺。順靈峰寺一側(cè)的山道登上靈峰洞。靈峰中部是空的,很特異地聳立于靈峰寺后,其側(cè)面有縫隙可以進入。從縫隙處走過數(shù)十級石磴,直達窩頂上,深遠處的平臺方圓而寬敞,其中有十八羅漢等塑像。坐在平臺上玩賞景色,直到暮色降臨才返回靈峰寺。

十二日 飯后,從靈峰右趾覓碧霄洞。返舊路,抵謝公嶺下。南過響巖,五里,至凈名寺路口。入覓水簾谷,乃兩崖相夾,水從崖頂飄下也。出谷五里,至靈巖寺。絕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為屏霞嶂。嶂頂齊而色紫[11],高數(shù)百丈,闊亦稱之。嶂之最南,左為展旗峰,右為天柱峰。嶂之右脅介于天柱者,先為龍鼻水。龍鼻之穴從石罅直上[12],似靈峰洞而小。穴內(nèi)石色俱黃紫,獨罅口石紋一縷,青紺潤澤[13],頗有鱗爪之狀。自頂貫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內(nèi)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為獨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銳不相下。獨秀之下為卓筆峰,高半獨秀,銳亦如之兩峰。南坳轟然下瀉者,小龍湫也。隔龍湫與獨秀相對者,玉女峰也。頂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過雙鸞,即極于天柱。雙鸞止兩峰并起,峰際有“僧拜石”,袈裟傴僂,肖矣。由嶂之左脅,介于展旗者,先為安禪谷,谷即屏霞之下巖。東南為石屏風,形如屏霞,高闊各得其半,正插屏霞盡處。屏風頂有“蟾蜍石”,與嶂側(cè)“玉龜”相向。屏風南去,展旗側(cè)褶中,有徑直上,磴級盡處,石閾限之。俯閾而窺,下臨無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圓穴,側(cè)有一長穴,光自穴中射入,別有一境,是為天聰洞,則嶂左第一奇也。銳峰疊嶂,左右環(huán)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觀!而小龍湫下流,經(jīng)天柱、展旗,橋跨其上,山門臨之。橋外含珠巖在天柱之麓,頂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靈巖之外觀也[14]。

【注釋】

[11]嶂(zhànɡ):高險如屏障的山。

[12]罅(xià):縫隙。

[13]紺(ɡàn):紅青色。

[14]靈巖:壁立干霄,狀如屏風,亦稱“屏霞嶂”。前為靈巖寺,寺前天柱、展旗兩峰相對,稱“南天門”,臥龍溪從中穿出。周圍群峰環(huán)擁。ft

【譯文】

十二日 飯后,從靈峰右側(cè)山腳去尋覓碧霄洞。返回原路走,到達謝公嶺下。從南邊經(jīng)過響巖,走五里路,到凈名寺路口。再走進去尋覓水簾谷,所謂水簾谷,就是兩崖相夾,流水從崖頂上飄落而下。走出水簾谷五里路,就到了靈巖寺。這里四面圍合著絕壁,摩天劈地,通過曲折的小道進去,仿佛是另外開辟出來的一個廣闊世界。靈巖寺位居其中間,南向,背后則是屏霞嶂。屏霞嶂頂部平而整齊,巖石呈紫色,高有數(shù)百丈,寬與高相稱。屏霞嶂的最南處,左面是展旗峰,右面是天柱峰。介于屏霞嶂右脅與天柱峰當中的地方,最先看見的是龍鼻水。龍鼻水的出水洞穴,從巖石縫隙一直向上,像靈峰洞,但小一些。洞穴內(nèi)巖石的顏色都呈黃紫色,唯獨縫隙口有石紋一縷是青紅色而又濕潤,很像龍鱗龍爪的形狀。從洞頂部連貫到洞底,落下的一端很像人的鼻子,鼻尖端的石孔可以容納手指,水就從石孔內(nèi)滴下來,注入石盆中。這就是屏霞嶂右邊的第一奇景了。屏霞嶂西南面是獨秀峰,比天柱峰小,但高度和巖石的尖銳卻不相上下。獨秀峰之下是卓筆峰,高度有獨秀峰的一半,巖石的鋒銳卻與兩峰一般。南面的山坳間,轟然向下飛瀉的,就是小龍湫瀑布了。隔小龍湫瀑布與獨秀峰相對的,是玉女峰。玉女峰頂開滿鮮艷的春花,很像是插在玉女發(fā)髻上的裝飾。從此經(jīng)過雙鸞峰,即以天柱峰為盡頭。雙鸞峰只有兩座山峰并列聳起,峰際有“僧拜石”,身穿袈裟,傴僂著軀體的樣子,很像老僧人。由屏霞嶂的左脅,介于展旗峰的中間地方,最前是安禪谷,安禪谷即屏霞嶂的下巖。東南面是石屏風,形狀與屏霞嶂相似,高度、寬處各為屏霞嶂的一半,正好插在屏霞嶂的盡頭處。石屏風峰頂有“蟾蜍石”,與屏霞嶂側(cè)面的“玉龜石”相對。從石屏風向南去,展旗峰側(cè)面的褶皺中,有小徑一直通向峰頂上,石磴級的盡頭處,有石門坎阻隔著。俯身石門坎而窺看,下臨似乎看不到地,頭頂上嵌鑲著高高的天空。展旗峰外有兩個圓孔,側(cè)面有一個長孔,亮光從孔中射進來,別有一種境界,這就是天聰洞,是屏霞嶂左方的第一奇景。尖峰與高山重重疊疊,左右回環(huán)相對,奇異精巧的景致層出不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而小龍湫瀑布的水向下流,流經(jīng)天柱峰、展旗峰,有石橋橫跨溪流之上,靈巖寺的山門則面對石橋。石橋外面,可看見含珠巖在天柱峰麓,頂珠峰則在展旗峰之上。這又是靈巖的外觀了。

十三日 出山門,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參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為板嶂巖。巖下危立而尖夾者,為小剪刀峰。更前,重巖之上,一峰亭亭插天,為觀音巖。巖側(cè)則馬鞍嶺橫亙于前。鳥道盤折[15],逾坳右轉(zhuǎn),溪流湯湯[16],澗底石平如砥。沿澗深入,約去靈巖十余里,過常云峰,則大剪刀峰介立澗旁。剪刀之北,重巖陡起,是名連云峰。從此環(huán)繞回合,巖窮矣。龍湫之瀑[17],轟然下?lián)v潭中,巖勢開張峭削,水無所著,騰空飄蕩,頓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18],相傳為諾詎那觀泉之所[19]。堂后層級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飯庵中。雨廉纖不止[20],然余已神飛雁湖山頂。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絕磴三里,趨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見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靜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隱[21],臥床數(shù)十年,尚能與客談笑。余見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為明晨憂也。

【注釋】

[15]鳥道:《華陽國志》:“鳥道四百里,以其險絕,獸猶無蹊,特上有飛鳥之道耳。”形容道路險絕。

[16]湯湯(shānɡ):大水急流的樣子。

[17]龍湫(qiū):此指大龍湫,在馬鞍嶺西4公里處,水從高約190米的連云峰上飛墜潭中,為著名大瀑布。湫,水潭。瀑布下為深潭。

[18]堂:四方而高的建筑。

[19]諾詎那:羅漢名,又作“諾矩羅”。相傳諾詎那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唐代僧人貫修《諾矩羅贊》有“雁蕩經(jīng)行云漠漠,龍湫宴坐雨蒙蒙”句,即指此景。

[20]廉纖:指細雨。

[21]道人:修道的人。此處指和尚。ft

【譯文】

十三日 從靈巖寺山門出來,順山麓向右走,一路上只見山崖、巖壁參差不齊,流霞與山間的色彩相輝映。高峻而頂部平展的,是板嶂巖。板嶂巖下聳立而又尖又窄狹的,是小剪刀峰。再往前,重重疊疊的山巖之上,一座亭亭玉立的山峰直插云天,那就是觀音巖。觀音巖側(cè)面則是馬鞍嶺橫亙在前方。險要的山道盤旋、曲折,越過山坳向右轉(zhuǎn),有溪流浩浩湯湯,山澗底部的石頭平坦得像細磨刀石。沿著山澗深處前進,大約離靈巖寺十余里,經(jīng)過常云峰,就見大剪刀峰直立于澗旁。大剪刀峰北面,重巖陡然聳起,它的名稱叫連云峰。從這里,山環(huán)水繞,峰回壁合,巖崖窮盡了。大龍湫瀑布的流水,轟然下瀉,直搗潭中,山巖的態(tài)勢開展而陡峭,而流水沒有河床承受,于是騰空飄蕩而下,頓時令人目眩而心有恐懼。水潭上方建有廟堂,相傳是諾詎那羅漢觀賞流泉的地方。從廟堂后面沿石級直上,有座建在巖壁上的亭榭猶如鳥兒展翅一般。面對瀑布踞坐著觀賞了很久,才走下山巖回到庵中吃飯。濛濛細雨下個不止,然而我的心神早已飛到雁湖山頂。于是,冒雨到達常云峰,從常云峰半腰的道松洞外,攀登非常陡險的石磴有三里之多,奔赴白云庵。人已空而庵已坍塌,一個和尚在草莽中,見有客人到來,望了望就離開了。再進入一里路,有云靜庵,于是在此投宿。清隱和尚已病臥在床數(shù)十年,還能與客人談笑。我見四周山峰烏云籠罩,細雨不止,凄涼寒冷,不能不為明天早晨的旅程擔憂。

十四日 天忽晴朗,乃強清隱徒為導。清隱謂湖中草滿,已成蕪田,徒復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頂。余意至頂,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躋攀深草中[22],一步一喘,數(shù)里,始歷高巔。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鋪峰下。諸峰朵朵,僅露一頂,日光映之,如冰壺瑤界,不辨海陸。然海中玉環(huán)一抹[23],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內(nèi)石筍森森,參差不一。三面翠崖環(huán)繞,更勝靈巖。但谷幽境絕,惟聞水聲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巒累累,下伏如丘垤[24],惟東峰昂然獨上,最東之常云,猶堪比肩。

【注釋】

[22]躋(jī):登。

[23]玉環(huán):明代稱“玉環(huán)山”,即樂清縣東海中的玉環(huán)島,現(xiàn)為浙江玉環(huán)縣。

[24]丘垤(dié):小土堆。ft

【譯文】

十四日 天忽然間晴朗起來,于是強請清隱和尚的徒弟做向?qū)АG咫[說,雁湖中長滿了草,已變成荒蕪之田,徒弟還要去其他地方,但可以送我到峰頂。我想,只要到達峰頂,便可得以游覽雁湖。于是每人手握一根拐杖,在深草中攀登,一步一喘地走了數(shù)里路,才到達高峰之巔。四下一望,白云彌漫,一片白色平鋪山峰下面。各座山峰就像云海中的朵朵鮮花,僅露出一點兒峰頂,陽光輝映在峰頂之上,這景致就好像盛冰的玉壺、清凈潔白的瑤臺神仙世界一般,讓人不能辨別哪是云海、哪是山川陸地。然而,那云海中的玉環(huán)山有如輕微的一抹飄帶,似乎可以俯身去拾起來。向北遠望,山坳中巖壁削立,里面石筍茂盛繁密,參差不一。三面有布滿綠樹的山崖環(huán)繞,景致更比靈巖優(yōu)美。但山谷幽深而境地非常陡險,只聽見潺潺的流水聲,無法辨別出是從什么地方傳來的。遙望四周,峰巒累累,低伏的有如小土堆,只有東面的山峰昂然獨自向上高聳,最東邊的常云峰,還能夠與之相當。

導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須越三尖。余從之,及越一尖,路已絕;再越一尖,而所登頂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頂,龍湫之水,即自宕來。”今山勢漸下,而上湫之澗,卻自東高峰發(fā)脈,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轍而東,望東峰之高者趨之。蓮舟疲不能從。由舊路下,余與二奴東越二嶺,人跡絕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狹,兩邊夾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過一脊,即一峭峰,皆從刀劍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見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盡處,一石如劈,向懼石鋒撩人,至是且無鋒置足矣!躊躇崖上,不敢復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級,遂脫奴足布四條[25],懸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從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僅容足,無余地。望巖下斗深百丈[26],欲謀復上,而上巖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飛陟。持布上試,布為突石所勒,忽中斷。復續(xù)懸之,竭力騰挽,得復登上巖。出險,還云靜庵,日已漸西。主仆衣履俱敝,尋湖之興衰矣。遂別而下,復至龍湫,則積雨之后,怒濤傾注,變幻極勢,轟雷噴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注釋】

[25]足布:裹腳布。

[26]斗:通“陡”。下同。ft

【譯文】

當向?qū)У暮蜕懈嫱藭r,指點說雁湖在西面中部的一山峰上,還需要翻越三道尖山。我聽從向?qū)У脑?,等到翻越過一座尖山,路已絕斷;再越過一座尖山,一看所要登臨的山頂,已經(jīng)在天的中間。自己想,《大明一統(tǒng)志》說:“雁蕩在山頂,龍湫瀑布的流水,就是從雁蕩而來。”現(xiàn)在山的地勢逐漸下降,而上龍湫的山澗,卻是從東面的高峰發(fā)脈,距離這里已隔開兩道山谷。于是改變行走路線向東走,望著東面諸峰中的高峻山峰趨赴。蓮舟和尚感到疲勞,不能跟上我。由原路向下走,我與兩個奴仆向東越過兩座山嶺,人跡完全消失了。接著,前面的山越來越高,山脊越來越狹窄,兩邊相夾的巖壁直立,使人感到像在刀背上行走。而且石片的棱角、鋒芒非常突出,每越過一道山脊,即遇到一座陡峭的山峰,都是從如刀劍般鋒利的石片的縫隙中攀援而上。就像這樣攀越了多次,但見所經(jīng)境地難以容足,又怎么能容納下一個湖泊呢?接著就是高峰的盡頭處,一座石壁如刀劈一般陡峭,我一向懼怕石片鋒利逼人,而到這里已經(jīng)是沒有鋒利的石片可以放置腳了!在山崖上躊躇再三,不敢再由原來的小道返回。俯瞰南面的巖壁上有一石級,于是叫奴仆們脫下四條裹腳布接成布繩,從懸崖上懸空垂下,先讓一奴仆順布縋下去,我第二個跟從他縋下,想著可以找到攀援的路。等下到石級處,僅僅能容納腳,再沒有多余的地方。遙望巖壁下面,非常陡峭,深有百丈,想要設(shè)法再攀援上去,而上面的巖石嵌在空中三丈多高的地方,不能飛越登高上去。手拉布繩試著往上攀登,布繩被凸突的鋒利石頭所緊勒,忽然中斷。重新把布繩續(xù)接好使它懸空,竭盡全力挽布繩騰空跳躍,得以再次攀登到上面的巖石上。脫離險境,回到云靜庵時,太陽已漸漸西墜。主人及奴仆們的衣服和鞋子全都弄得破敝不堪,尋覓雁湖的興致大為減退。于是,告別清隱師徒下山,再次到龍湫瀑布。而溪水積攢了雨水后,怒濤奔騰,傾瀉而下,態(tài)勢變幻極大,瀑布如噴雪,聲大如雷轟鳴,水勢比昨天增大一倍。一直坐到天黑才出山門,南行四里路,宿歇于能仁寺。

十五日 寺后覓方竹數(shù)握,細如枝;林中新條,大可徑寸,柔不中杖[27],老柯斬伐殆盡矣!遂從岐度四十九盤,一路遵海而南,逾窯岙嶺,往樂清[28]。

【注釋】

[27]中(zhònɡ):合,符合要求。

[28]樂清:明為縣,隸溫州府,即今浙江樂清市。ft

【譯文】

十五日 在能仁寺后尋覓到方竹好幾把,竹細如樹枝;竹林中新長的竹條,大的徑圍可達一寸,比較柔軟,不適合做手杖,而老的竹條已經(jīng)砍伐殆盡了!于是,從岔道度過四十九盤,一路順著東海邊向南行,翻越窯岙嶺,往樂清縣而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