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nèi)
其次是河內(nèi),我從來沒有講到過河內(nèi),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在永隆之前,先是在河內(nèi),時間要早六年,就住在我母親買下的小湖邊上那座房子里。在那個時候,我母親還招收了幾個寄宿生(1),幾個年輕的男孩,十二三歲的越南人和老撾人。他們當中有一個孩子,有一天下午,叫我跟他一起到一個“小小躲藏地”去。我不怕,就跟他到那個躲藏地去了。那是在湖邊,在兩間小木屋之間,兩間小木屋想必是附屬于別墅的。我記得那是類似兩側(cè)木板隔墻中間一條狹窄的走廊。書中寫的破壞童貞的地點大多是這一類地方:更衣室之類。湖已經(jīng)變成大海,那種繾綣歡樂已經(jīng)出現(xiàn),按其本性依其本原已有所顯示,孩子到了知道那種歡快的光年并且已經(jīng)接收到那種信號,受到觸發(fā),這在孩子身體內(nèi)一經(jīng)出現(xiàn)就永遠也不會忘記。第二天,那個小小年紀的越南人被我母親趕走了,因為我認為我有責任把一切告訴她,對她做出坦白。記憶是清楚的。我被人接觸過,那似乎就是受到污辱,有失名譽。我才四歲。他十一歲半,還沒有到青春期。他的那個小細棒還是柔和綿軟的,他告訴我應(yīng)該怎么做:我用手握著它。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我們兩個人用手撫弄,逐漸用力。然后,他停下來。拿在我手中的那種形狀,那種溫熱的感覺,我不會忘記。于是那個孩子把眼睛閉起,臉向著那不可企及的快樂揚起,這位痛苦的殉道者,他已經(jīng)有所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