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人定勝天
人的確微不足道,但從精神上來講,人能戰(zhàn)勝天嗎?貝多芬喜歡搏擊命運。在交響曲里,他刺破黑暗,戲弄命運,為人民的勝利而歡呼,代表人類戰(zhàn)勝了不可一世的命運小丑??伤质侨绾胃桧炞匀?,歌頌歡樂的呢?
人,也許戰(zhàn)勝不了世界,戰(zhàn)勝不了蒼天,戰(zhàn)勝不了命運,但在貝多芬的音樂世界里,卻體現(xiàn)了人的精神,它能戰(zhàn)勝一切,戰(zhàn)勝命運。這是真正從精神上,徹底地實現(xiàn)了人定勝天的壯舉。
早在1804年,就在創(chuàng)作《英雄交響曲》的同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就開始構思了。而此時,他正承受著耳聾對他實施的更為嚴厲的酷刑。但他在1808年還是完成了這部“命運”交響曲?!兜谖褰豁懬肥秦惗喾业乃枷胗^點和藝術風格的代表作之一,表現(xiàn)了人與命運的悲壯搏斗,強調(diào)了人戰(zhàn)勝命運的喜悅之情,鮮明而深刻地體現(xiàn)了法國大革命時期人民的崇高理想,表現(xiàn)了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的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以及他們的信心和取得勝利之后的歡樂。
《第五交響曲》是部“斗爭和勝利的交響曲”。它的斗爭主題來自于啟蒙運動時期悲劇的典型。人和命運的矛盾不可調(diào)和,殘酷的命運常被描述為不可避免的事,人所取得的勝利都借助于外界力量——神或上帝,人的主觀努力卻被忽略。貝多芬改變了這個傳統(tǒng)的主題,加進了新的思想。他強調(diào)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同命運的斗爭中,人的意志支配著一切行動。在他的交響曲中,人的最后勝利是同命運進行殊死斗爭得來的。在這部作品中,他創(chuàng)造了與黑暗勢力作堅決斗爭的英雄形象。人生之路并非鮮花和坦途,而是艱苦曲折,荊棘叢生。人必須對社會負有崇高的使命感。貝多芬鼓勵人們?yōu)辄c燃自由的火炬而奮不顧身地去建立功勛,打碎束縛的鎖鏈,通過斗爭走向歡樂和幸福。《第五交響曲》充滿了英雄主義的精神,體現(xiàn)了“勝利來自斗爭”的真理。與《第三交響曲》所不同的,是英雄主義和人民群眾緊密相聯(lián)。后者是歌頌個別英雄,而《第五交響曲》則歌頌了人民及其斗爭和勝利。
為體現(xiàn)這部交響曲內(nèi)容的重大意義和深度,貝多芬采用了很多新的手法。特別是在交響曲創(chuàng)作的形式上,貝多芬完成了一次偉大的革新。他使交響曲的結構服從于一個主題思想,使每個樂章中的對比和展開部,都嚴格符合中心主題發(fā)展的要求,展開部不僅僅是種裝飾和鋪墊。同時,貝多芬還加強了各樂章之間的聯(lián)系,使整個交響曲成為體現(xiàn)一個中心思想的統(tǒng)一整體。他表現(xiàn)出具有革命性的辯證觀點,其思想和意義已遠遠超過貝多芬所處的時代,表現(xiàn)了為全人類的自由與幸福而奮斗的博大胸懷。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共有四個樂章。第一樂章,一開始便出現(xiàn)了四個音響,這個動機,是命運的音型,“這就是命運在敲門”。他這個特定的主導動機,貫穿在整個交響曲內(nèi),在后面的三個樂章中都有新回響,表現(xiàn)了“命運”動機時隱時現(xiàn)的征兆。我們?nèi)绾卫斫庳惗喾业摹懊\敲門”呢?生活中的矛盾,苦難和痼疾,可作為命運的象征,但一個人應該克服命運的安排,使命運服從于自己的意志,成為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天由命。貝多芬以“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種氣勢和膽略,反映了他與命運斗爭的主題思想,展示了一幅驚心動魄的斗爭畫面:主題中具有悲劇性的“命運”動機,音響宏大、威嚴,甚至兇險,緊張的和聲、鮮明的力度,造成一種驚恐不安的情緒。這個“命運的動機”,有時陰暗兇險,有時歡悅和氣,時而倔強緊張,時而悲凄低沉。總之,它支配著整個樂章的快速發(fā)展。這個主題,在最初的呈示部中相繼掀起兩次高潮,而且越來越緊張,仿佛命運中黑暗的勢力籠罩著大地,直到法國圓號吹出了一個動機的變體時,情緒才有所緩和。緊接著小提琴奏出了歌唱性的抒情,這就是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這是個充滿豐富情感的主題,安靜而溫暖。在這優(yōu)美的主題下,“命運的動機”一直在游弋著,斗爭持續(xù)展開,英雄的性格在斗爭中得到磨煉。音樂突然出現(xiàn)新的轉機,一支明朗樂觀的旋律短暫地出現(xiàn)了,這就是英雄氣概形象的顯露。它在大調(diào)明朗的氣氛中,以熱烈、歡快、果斷而富于彈性的音響,結束了第一樂章的呈示部。在安靜的兩小節(jié)休止后,令人震動的“命運”動機又強有力地出現(xiàn),劇烈的斗爭又重新展開,進入了第一樂章的發(fā)展部,音樂又回到了第一主題那種陰森和不安的音調(diào)之中。在這里,“命運”似乎占據(jù)了有利位置,暫時形成了一片恐怖的波濤,它無休止地反復,調(diào)性不斷轉換,力度明顯增強,說明命運的動機正處于攻勢,非?;钴S。音響從最強到最弱,調(diào)性和音區(qū)頻繁變化。在展開部的后半?yún)^(qū)段,音調(diào)開始低沉,和聲的緊張度減弱,反映了動搖、懷疑的狀態(tài)和焦慮等待的心情,好像命運的黑暗勢力稍有衰減,陷入一種膠著的狀態(tài)。突然,命運的動機在展開部的尾聲中又闖了進來,樂隊以刺耳的減七和弦和全奏的音響,再次掀起高潮,命運的動機依然占有統(tǒng)治位置,顯示了巨大的威力。斗爭仍在繼續(xù),結果只能等到再現(xiàn)部才能見分曉。在再現(xiàn)部中,斗爭的場面繼續(xù)保持,命運的動機急劇發(fā)展,激動不安的情緒仍在奔騰,命運想主宰的意志仍在增強。在這里,光明與黑暗的斗爭反而愈演愈烈,形成了斗爭的最高潮。有時兇惡的命運占了上風,有時英雄性的進行曲主題,發(fā)出怒吼而威嚴的音響,好像要把命運的動機趕走。但是,命運的黑暗勢力還是相當強大,兇兆的主題一直在敲門,斗爭尚未結束,命運暫時取勝,通往勝利的道路還很長遠,還要經(jīng)過艱難曲折的斗爭。
第二樂章開始是抒情而美妙的音樂。這是首輝煌的抒情詩,表現(xiàn)了在一場搏斗之后,平靜的觀察和深沉的思索,蘊藏了深厚的力量和內(nèi)在的熱情,溫暖的情感和光明的幻想輪流交錯,體現(xiàn)了人類感情體驗的復雜世界,使原來猶豫不定的心態(tài)轉化為堅定的決心。安詳?shù)墓?jié)奏,寬廣的氣息,使得這一旋律顯得格外的優(yōu)美和充滿熱情。緊接著,木管樂器用弱音奏出了富于英雄性的第二主題。開始,充滿了柔情,猶如溫存的冥想。突然間,它的音調(diào)產(chǎn)生了不穩(wěn)定感。可情緒在一瞬間又忽然轉換,出現(xiàn)了一種堅強的力量,把猶豫和不安全都拋置腦后,音樂轉入“大調(diào)”,并加進了銅管樂器而形成了樂隊全奏,以豐滿音響和附點節(jié)奏,號角齊鳴,形成一支雄壯的凱歌。通過一步步發(fā)展,變成剛毅而堅定的旋律,英雄性的形象終于把猶豫與疑慮徹底趕跑,英雄的斗爭找到了正確的道路,人民群眾的面貌在這里開始展露,革命的精神力量得到鞏固。這為今后的斗爭作好了準備,并對未來的勝利滿懷信心,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在找到了真正出路時的喜悅。
第三樂章是兩種力量展開緊張斗爭的重要時刻,是人民群眾和英雄戰(zhàn)勝命運的最后搏斗。雖然充滿了緊張,卻是人民有目的、有意識斗爭的開始,人的意志終究占了主動的位置。這一樂章的基本主題由兩個對比性的樂句組成。第一個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上升而又忽而下降的旋律;緊接著,卻是小提琴奏出遲疑不前的樂句,猶如柔婉的嘆息。這兩個對比性的樂句,仿佛表現(xiàn)了一個人內(nèi)心不平靜的感情。當這一基本主題經(jīng)過兩次陳述后,忽然又進入一個非?;钴S的新主題。這就是命運動機的一個新變形。這個命運敲門的節(jié)奏,我們一下子就能辨認出來。它的音響威嚴,氣焰囂張,伴隨著斗爭的尖銳發(fā)展,“命運”想繼續(xù)占領統(tǒng)治地位,氣氛越來越緊張。經(jīng)過許多模仿和發(fā)展,氣勢越來越大,形成了群眾熱情而歡快的舞蹈場面,充滿了不可阻擋的力量,把不愉快的思索、尖銳斗爭的場面掃除得一干二凈。但這歡快的舞蹈主題逐漸低落下去,命運的主題動機仍不肯善罷甘休。但已不像在第一樂章中那么強有力了,原有的威力逐漸消失溶化,只是在定音鼓上殘存著輕微的喘息。此時,經(jīng)變化了的第一主題旋律,試探性地抬起頭來,以最大的力量,熱情地堅持著,力圖從痛苦的深處沖向光明的坦途。終于,通向勝利的道路打開了,音樂進入了光輝燦爛的“大調(diào)”,以不斷增強的力量直接進入了第四樂章終曲。
在第四樂章中,貝多芬以輝煌的音樂,把人民的勝利及其歡樂表現(xiàn)了出來,具有無比壯闊的聲勢和宏偉的英雄氣概,充滿了歡騰和光明,發(fā)出了耀眼的光輝,說明英雄和人民群眾在同命運的激烈搏斗中,終于戰(zhàn)勝了邪惡的黑暗勢力,而獲得了最終勝利。這一樂章的構思十分宏偉,表現(xiàn)手法也豐富多彩。在樂隊的編制上,貝多芬特別增添了三支長號、一支短笛和一個低音大管,這就使音樂更加充實和飽滿。樂章的第一主題包括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樂隊的強奏,表現(xiàn)了革命頌歌號角般的音調(diào),勝利節(jié)日的歡快情緒和永往直前的精神風貌;第二部分由法國號和木管樂器陳述,富有歌唱性,充滿了豪邁的情感。這是一片節(jié)日狂歡的景象,洋溢著熱烈的氣氛,仿佛是歡樂的海洋。在這個樂章的展開部,主要以第二主題作為基礎,廣泛展開,表現(xiàn)出沸騰的人群都被卷入這狂歡的海洋之中。但是,“命運”的主題動機還在回響,但它已軟弱無力,實際上只是個幻影,一閃而過,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人民勝利前進的步伐。在再現(xiàn)部開始之后,歡樂和勝利的主題,便以其光輝奪目的全奏將“命運”動機驅趕得無影無蹤。緊接著是貝多芬在交響曲中的新手法,即“擴大了的尾聲”。這個尾聲的主題,實際上是由第一主題的第二部分變化衍生而來,速度越來越快。以大調(diào)的明亮和弦,氣勢磅礴的長時間轟鳴達幾十小節(jié)。這一輝煌的手法再次表明:命運的動機主題終于屈服于勝利凱旋的歡樂,黑暗勢力被徹底打敗,光明和勝利已不可抗拒。在《第五交響曲》中,貝多芬天才地利用交響曲形式來體現(xiàn)他的偉大思想,用交響曲形式來表現(xiàn)人民的理想和意志的力量,熱情歌頌了人民輝煌的勝利。
貝多芬曾經(jīng)對他的朋友辛特勒說過:“周圍樹上的金翅鳥、鶉鳥、夜鶯和杜鵑,是和我在一塊兒作曲的。沒有人會比我更熱愛田野的了?!?/span>
貝多芬是位進步的民主主義者,也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者,他在同命運的較量中,仍不忘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他的《第三交響曲》和《第五交響曲》表現(xiàn)了斗爭生活中的悲劇性和英勇精神;他的《第四交響曲》表達了對生活歡樂的抒情感受;而他以“田園”為標題的《第六交響曲》,則反映了另一個新的主題,即“英雄與大自然”。第六交響曲《田園》,在1806年就開始構思,1807年進行寫作,1808年才完成。在創(chuàng)作了《命運交響曲》和《田園交響曲》之后,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欲望仍然十分旺盛,接連不斷地創(chuàng)作出許多優(yōu)秀的新作品。
他的《第九交響曲》,就是后來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別突出地位的一部巨作。1815年維也納會議后,奧地利反動統(tǒng)治階級對人民進行了血腥鎮(zhèn)壓。在這種惡劣的政治局面和黑暗艱難的日子里,日漸衰老的貝多芬并沒向黑暗勢力讓步,仍然忠于革命。他常公開抨擊殘暴的統(tǒng)治政權,并諷刺貴族們說:“比我們的大人物更渺小的人是沒有的了。他們是宮廷的奴隸,而又反做了人民的主人。”他相信通過斗爭一定會得到自由和幸福,反動的黑暗統(tǒng)治時期并沒使他喪失信心,他始終以自己的音樂作為爭取自由、平等和博愛的號召。因此,在他的《第九交響曲》中,他最后一次回到英雄斗爭的主題上來。而且,為使盡可能多的聽眾,能夠更明確理解這部交響曲的思想內(nèi)容,他在最后一個樂章中,用人聲來歌唱席勒的《歡樂頌》中的部分詩句,引導聽眾通過陰暗和絕望、痛苦和沉思、沖突和斗爭的對比,逐漸為全人類的自由和解放、團結和友愛共同奮斗,去奔向勝利和歡樂!
貝多芬為什么要采用席勒的《歡樂頌》作為他創(chuàng)作的素材和根基呢?這與他的思想傾向有很大的關系。貝多芬早在19歲時,就讀過席勒的《歡樂頌》,并有用音樂來體現(xiàn)席勒這首頌歌的想法,但一直未能如愿。而現(xiàn)在他的《第九交響曲》體現(xiàn)了“從黑暗到光明”的典型思想,因而,他決定把《歡樂頌》作為他歌頌的核心,把偉大的歡樂奉獻給所有的人們?!兜诰沤豁懬肥秦惗喾覄?chuàng)作生活的總結,是前八部交響曲,特別是第三、第五交響曲中英雄思想的繼續(xù)和發(fā)展。他曾說過:“我的藝術只該為窮苦的人民服務”。借助這部巨著,表現(xiàn)出他這種使全人類團結友愛的理想,表現(xiàn)出人民對和平自由的渴望??梢哉f,《第九交響曲》集中體現(xiàn)了他創(chuàng)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熱情和藝術理想?!兜诰沤豁懬返臉嬎己蛢?nèi)容,也是通過苦難斗爭達到歡樂的發(fā)展過程,它比第三、第五交響樂更為宏大、細致和復雜。整個作品構思巧妙,形象眾多,但所有主題音調(diào)都很簡單通俗,并且與民間音樂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盡管《第九交響曲》篇幅很大,但貝多芬成功把思想性和藝術性統(tǒng)一在一起,把深刻的內(nèi)容與簡煉的藝術形式完美地結合起來。
當具有德國民歌風格的《歡樂頌》曲調(diào)第一次陳述時,沒有任何伴奏。但在反復時,它用變奏的方式,從弦樂器轉到管樂器,并逐漸增強音響直至發(fā)展成整個樂隊的全奏,突然,樂隊合奏戛然而止。接著,男中音代替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宣敘調(diào)唱道:啊,朋友,你別舊調(diào)重彈,讓我們來唱一些更愉快、更歡樂的吧!這幾句話并不是席勒的詞句,而是由貝多芬自己加上去的。在這之后,男中音獨自唱著席勒的《歡樂頌》詩句:
歡樂,美麗而神圣的光芒,
天國中的仙女,上帝,
我們充滿熱情,
來到你的圣地!
勞燕分飛的人們!
賴你的宏力重聚一起;
在你仁慈的翼下,
四海之內(nèi)成兄弟……
誰配作忠實的朋友?
誰有愛人的溫情蜜意?
對呀!只要人間有顆屬于你的心,
來吧,請你同來領受我們的歡喜!
讓那心中空無所有的人哭泣離去……
弟兄們,請快樂地留下前進的蹤跡,
像行星在天空里運行,
像英雄一樣高興地走向勝利……
這時,氣氛熱烈,充滿虔誠氣息。待合唱完畢,音樂又轉為充滿活力的快板,速度加快,情緒更為熱烈,打擊樂器加入后又爆發(fā)出更大的威力,歡樂主宰著一切。樂隊和合唱沉浸在極度的興奮之中,贊頌歡樂,號召億萬人民擁抱起來。最后,這部宏偉的交響曲,在歌頌全人類團結友愛的音樂聲和勝利的歡呼聲中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