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論句度長短與表情關系
長短句歌詞的形式之美,是根據(jù)“奇偶相生、輕重相權”的八字法則加以錯綜變化而構成的。它一方面依照每一曲調的抑揚抗墜的音節(jié),參之以曲中所表感情的起伏動蕩而給以妥善的安排;一方面吸收《詩經》、《楚辭》以至漢魏六朝樂府詩和唐代各大詩家所創(chuàng)古、近體詩的特殊音節(jié)而予以“各適物宜”的調劑;這樣取得音樂與語言的密切結合,經過無數(shù)詩人與民間藝人的不斷實踐,使得每一詞牌的句式和韻位,都有了它的定型。我們要在有豐富遺產的古典詩詞基礎上推陳出新,以利新型格律詩和各種戲曲或曲藝唱詞的發(fā)展,這問題是值得仔細探討的。
根據(jù)個人對唐宋曲子詞的學習經驗,并以同一類型的詞牌的分析比較,乃至同一詞牌不同作家作品的對勘,深切感到這一特殊形式,雖然宋元以后已和原有曲調的音樂脫離,以至成為“句讀不葺之詩”,但它的句式參差,看來好像非常自由,而實際得受多方面的制約,對表達喜怒哀樂等等不同情感,關系卻是十分重大的。
一般說來,每一歌詞的句式安排,在音節(jié)上總不出和諧與拗怒兩種。而這種調節(jié)關系,有表現(xiàn)在整闋每個句子中間的,有表現(xiàn)在每個句子的落腳字的。表現(xiàn)在整體結構上的,首先要看它在句式奇偶和句度長短方面怎樣配置,其次就看它對每個句末的字調怎樣安排,從這上面顯示語氣的急促與舒徐,聲情的激越與和婉。例如第三講中所舉的《六州歌頭》,就因為它接連使用三言短句,構成繁音促節(jié),所以適宜表達激昂慷慨的壯烈情感。在小令短調中,有如《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放翁詞》
這一曲調,上下闋各疊用四個三言短句,兩個四言偶句,一個三字疊句,而且每句都用仄聲收腳,盡管全闋四換韻,但不使用平仄互換來取得和婉,卻在上半闋以上換入,下半闋以去換入,這就構成整體的拗怒音節(jié),顯示一種情急調苦的姿態(tài),是恰宜表達作者當時當?shù)氐目嗤葱那榈摹?/p>
又如《撼庭秋》: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云黯,只堪憔悴。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晏殊《珠玉詞》
這一曲調的組成幾乎全部都是用的偶句,而上半闋在開首一個六言偶句之后,接上一個改用逆入的上一下四句式,把沖動的感情勉強拽住,恰如書法家所謂“無垂不縮”的道理,以下接著三個四言偶句,句句仄收,顯示一種倔強的情調。下半闋在前后重復運用這個形式中間,只加一個承上領下的去聲字(“念”字),使整個音節(jié)呈現(xiàn)著一種勁挺的姿勢。應用這類的曲調來表達離情,是不會流于軟媚的。
推演這類句式的節(jié)奏聲容,從而構成適宜抒寫凄壯郁勃情緒的長調,有如《水龍吟》是最好的范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辛棄疾《登建康賞心亭》,見《稼軒長短句》
這一長調的整體結構主要是以十七個四言偶句構成,而上下闋各以三個偶句組成一個片段。但從整體上看,又復偶中有奇,儼然如岑參《走馬川行》中“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那樣三句一氣聯(lián)翩直下的變格,和《撼庭秋》的句式配置則完全相同。除了前半闋的句腳字用了兩個平聲,后半闋又用一個平聲,從而使音節(jié)略轉諧婉外,其馀并用仄聲收腳。而在前半闋的后段,用了一個“把”字,領下兩個四言偶句、兩個三言奇句;后半闋的后段,用了一個“倩”字,領下三個四言偶句,結尾更用上一下三的特殊句式,予以逆折頓挫,恰好顯示本曲的凄壯郁勃的聲容態(tài)度。
至于多用三言短句構成短調小令,乍看有些和《釵頭鳳》組織形式相像的,有如《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見《花間集》
這一短調雖然上下闋同樣用了四個三言奇句,但落腳則一平一仄更迭使用,韻部亦平仄互轉,這就構成和婉音節(jié),情調迥不相同了。
連用多數(shù)仄聲收腳而又雜有特殊句式組成的短調小令,常是顯示拗峭勁挺的聲情,適宜表達“孤標聳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調。例如《好事近》: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數(shù)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秦觀《夢中作》,見《淮海居士長短句》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jié)?;钣嬀G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朱敦儒《漁父詞》,見《樵歌》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凄切。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fā)。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fā)。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