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洞橋 長龍那頭是大明

貴山之陽,城事過往:尋訪那些被遺忘的記憶 作者:白鳳


龍洞橋 長龍那頭是大明

在貴陽龍洞堡,“見龍橋”幾乎算是個地標(biāo),處在重要的交通位置。幾個方向都是人口聚集地,每天來往行人車輛眾多,川流不息。這番光景如果向后退回到五百年前的明代,在這里“站崗”架連河谷兩岸扮演見龍橋角色的則是另一座橋:龍洞橋。

在見龍橋不遠(yuǎn)處,這座古橋,至今尚存。

從下游方向看,龍洞橋橋身較長,橋頭橋身多處長著茂密雜草,在山谷中頗有滄桑感;橋下水較深,深色水面見不到底,加之有污水排放,橋下形成逆流。

龍洞橋?yàn)槿资皹颍瑯蛎鏇]有護(hù)欄,整體建筑都是石塊壘成,圓弧橋洞從外到內(nèi),石塊分三排有不同排列方式,縫隙小。

從上游方向看龍洞橋,能夠看到第一個橋洞和第二個橋洞銜接的位置,有十分明顯的裂縫,多塊石塊突出。查看橋洞的新舊程度和石塊排列方式,發(fā)現(xiàn)第一個橋洞和另兩個橋洞存在差別。三個橋洞并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按照第一個橋洞上橋面的石塊排列方式,能夠看出原本應(yīng)該在同一水平面的石塊被壓彎在現(xiàn)有橋面上。

從橋面看,龍洞橋大約長五六十米,寬處八米有余,窄處大約四五米。橋一頭是老紙廠,一頭則是木頭村,從老紙廠一頭看去,整個橋身呈“S”型,較為特別。

原先的龍洞橋只是單孔石橋,后來在木頭村一頭加上雙孔橋身,兩橋連接在一起,才成了今天的形態(tài)。

對于S型形態(tài),還有另一種說法:當(dāng)初建橋時,因山洪暴發(fā),大水將老龍洞橋淹沒。水從見龍洞中乘勢而出,從橋邊經(jīng)過,把橋弄垮了。在木頭村老人們的理解中,大水是龍?jiān)谒?,而龍前行呈“S”型,后人們便將橋按照龍水中行走的形態(tài)建成,因而呈S型。

造型奇特的龍洞橋,早就名見經(jīng)傳。

明弘治《貴州圖經(jīng)新志·關(guān)梁》載:“龍洞橋,在治城南十里龍洞鋪側(cè)?!奔尉浮顿F州通志》載:“龍洞橋,在治城南龍洞河上?!鼻迩 顿F州通志》載:“龍洞橋,在城南十里頭鋪。”道光《貴陽府志》載:“龍洞橋,在城南十五里頭鋪?!?/p>

龍洞橋最早的歷史遠(yuǎn)在明弘治(1488—1505)之前。

在明清時代,這里是湘黔驛道之津要,守護(hù)的是貴陽東面門戶,省內(nèi)省外都是交通要點(diǎn)。

而龍洞橋建造之后的五百多年,在連接兩岸方便百姓生活的同時,在龍洞堡這個交通要道上,也是貴陽東面的一個要塞所在。

五百年的風(fēng)雨里,龍洞橋歷經(jīng)多少次沖毀又修繕,如今橋是否還是最先的古橋,不得而知。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龍洞橋”一名,也和“S”型橋身一樣,如同巨龍蜿蜒在深谷中,這一頭是正在崛起的龍洞堡,另一頭則是遙遠(yuǎn)的明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