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畫 鷹

杜甫詩選 作者:莫礪鋒 童強


畫 鷹1


素練風霜起2,蒼鷹畫作殊3。身思狡兔4,側目似愁胡5。絳鏇光堪摘6,軒楹勢可呼7。何當擊凡鳥8,毛血灑平蕪9。


1 此詩約作于與《房兵曹胡馬》同時。

2 風霜:此指肅殺之氣。全句形容畫上的蒼鷹神態(tài)威猛,使得白絹上忽起風霜。

3 殊:特異不凡。

4 身:即竦身,形容蒼鷹聳翅欲飛之狀。思狡兔:想要捕獲狡兔。

5 愁胡:本指胡人的憂郁凝神之態(tài),因胡人深目,故有此語。古人常用來寫鷹,如晉孫楚《鷹賦》:“深目蛾眉,狀似愁胡?!眲⒊轿虅t曰:“以碧眼言之?!?/p>

6 絳:絲繩,指系鷹的繩子。鏇:音炫,轉軸,指鷹繩另一端所系的金屬環(huán)。摘:解去。此句意指絳鏇光彩逼真,似可解去。

7 軒楹:堂前的廊柱,即畫中鷹所處的背景。勢可呼:有呼之欲飛的氣勢。

8 何當:何時方能。

9 平蕪:長滿荒草的平野。全句化用班固《西都賦》“風毛雨血,灑野蔽天”句意。


詩畫相互聯(lián)系,但表現(xiàn)手法頗有區(qū)別。畫中之物總是靜態(tài)的,最多只是動態(tài)過程中一個凝固的瞬間;而詩歌的描寫則多從動態(tài)著眼,而且可以從多方面展開時間過程。此詩開首以風霜忽起的動態(tài)來刻劃畫中之鷹,形神俱到,與眾不同。詩人既寫畫中蒼鷹生動逼真,又寫其思攫狡免的心理,還寫呼之欲飛的氣勢,從多方面進行動態(tài)描述,使讀者覺得這是一只真正的雄鷹。如此題畫,手筆不凡。

杜甫的這首詩是否題寫在畫上,不得而知,但后來把這類歌詠贊美繪畫、闡發(fā)畫意、寄托感慨的詩歌作品,統(tǒng)稱為題畫詩。宋代以后的題畫詩大多是直接題在畫上,可以產生詩情與畫意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詩、書、畫結合,這是我國古代藝術極為獨特的一種樣式,深受文人的喜愛。杜甫的題畫詩在后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