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憶李白1
白也詩無敵2,飄然思不群3。清新庾開府4,俊逸鮑參軍5。渭北春天樹6,江東日暮云7。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9。
1 此詩作于天寶六載(747)春在長安時。
2 白:指李白。也:語助詞,表示提頓的語氣。
3 不群:出類拔萃。
4 庾開府: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北周文學(xué)家。起初在南朝梁做官,出使西魏,正值西魏滅梁,留居西魏,歷仕西魏、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世稱庾開府。其五言詩風(fēng)格清新。
5 鮑參軍:鮑照,字明遠,南朝宋文學(xué)家,曾為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故世稱鮑參軍。子頊兵敗,鮑照為亂兵所殺。其七言歌行風(fēng)格俊逸豪放。
6 渭北:渭河以北,借指詩人所在的長安一帶。
7 江東:指長江以東地區(qū),即李白所在的吳越。
8 論文:即論詩、論文學(xué)。古代“文”的概念也包括詩。杜甫此前與李白同游齊、魯時,杯酒論文,相得甚歡,此詩表達對李白的思念向往之情。
杜甫與李白在經(jīng)歷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的共同游歷之后,相知更深,情誼更篤。分別之后,杜甫寫過多首懷念李白的詩。此詩不僅表達了思友之情,還對李白的詩歌有著恰如其分的評價。杜甫準(zhǔn)確地抓住了李詩的特點:清新、俊逸。庾信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擅長詩賦、駢文,其作品清新艷麗,晚年轉(zhuǎn)為蒼涼沉雄。鮑照是南朝宋時的文學(xué)家,長于樂府詩,特別是七言歌行寫得酣暢感人,風(fēng)格俊逸。杜甫用庾信與鮑照的例子說明李白詩歌在風(fēng)格上的特點,體會深刻,評價確切,可謂李白的知己。
杜甫時在長安,泛稱“渭北”,他描寫自己所在之處的景色是“渭北春天樹”;李白此時在江浙一帶游歷,即稱“江東”,杜甫想象他所在之地的景致是“江東日暮云”。兩句寫景樸實平淡,無甚奇特,可是上下句放在一起時,頓成奇句:杜甫在渭北思念江東的李白時,想象著遠在江東的李白正在懷想自己。杜甫抬頭遠望,春天的樹木郁郁蔥蔥,仿佛寄寓著詩人無限的情思;而想象中的李白此時也正在舉目遙望,西天的片片暮云,正帶著深深的情誼飄向遠方?!按簶淠涸啤焙髞沓蔀榱?xí)用的成語,意指思念遠方朋友。清代黃生說:“五句寓言己憶彼,六句懸度彼憶己。”所解甚是。